对图示地区影响最显著的大气环境问题是A.臭氧层破坏 B.全球变暖 C.酸雨 D.沙尘暴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读图,做题。

对图示地区影响最显著的大气环境问题是                                       (    )

       A.臭氧层破坏        B.全球变暖            C.酸雨                   D.沙尘暴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下图示意第四纪中国重大环境演变事件关系,回答2~4题。

2.图中Ⅰ、Ⅱ、Ⅲ代表的地理事件正确排序的是(   )

A.海进与海退、青藏高原大幅度隆起、区域干旱化趋向

B.海进与海退、区域干旱化趋向、青藏高原大幅度隆起

C.青藏高原大幅度隆起、海进与海退、区域干旱化趋向

D.区域干旱化趋向、海进与海退、青藏高原大幅度隆起

3.气候冷暖交替对我国地理事物变化的影响为(   )

A.气候暖湿有利于黄土堆积

B.气候冷干有利于黄土侵蚀

C.最暖时期海平面显著上升

D.最冷时期温度带显著北移

4.青藏高原是否隆起与地理环境变化不吻合的是(   )

A.青藏高原隆起导致内部出现寒旱化

B.青藏高原隆起加剧西北地区干旱化

C.若青藏高原移走,东亚季风将增强

D.青藏高原隆起,与黄土高原堆积无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下图示意第四纪中国重大环境演变事件关系,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Ⅰ、Ⅱ、Ⅲ代表的地理事件排序正确的是
[     ]
A、海进与海退、青藏高原大幅度隆起、区域干旱化趋向
B、海进与海退、区域干旱化趋向、青藏高原大幅度隆起
C、青藏高原大幅度隆起、海进与海退、区域干旱化趋向
D、区域干旱化趋向、海进与海退、青藏高原大幅度隆起
2、气候冷暖交替对我国地理事物变化的影响是
[     ]
A、气候暖湿有利于黄土堆积
B、气候冷干有利于黄土侵蚀
C、最暖时期海平面显著上升
D、最冷时期温度带显著北移
3、青藏高原是否隆起与地理环境变化不吻合的是
[     ]
A、青藏高原隆起导致其内部出现寒旱化
B、青藏高原隆起加剧西北地区干旱化
C、若青藏高原移走,东亚季风将减弱
D、青藏高原隆起,与黄土高原堆积无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洼地是指陆地上高程在海平面以下的地区(不包括人工开掘的和大河腹地的低洼地)。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A地有世界上最深的洼地,其位于_______裂谷带的北部,为阻止其水位下降和改善当地生态环境,
需要引________(海域)的水。
(2)E高原地势比青藏高原平坦,主要是因为其形成时间较早,长期受到________作用的影响。B、D两地自然带有明显的不同,体现了自然带________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
(3)1月份,A、C两地的多年平均气温均在0°C以上,但降水却有明显的差别,试分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地成为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请从自然条件方面分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简述图示区域的总体地形特征,并分析其对河流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我国四大工程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1)四大工程中,沿线气候变化最显著的是       工程, 对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有积极影响的工程是                   。它们对上海有哪些积极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
(2)进一步开发西部天然气,对西部地区开发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3)为什么西南地区水力资源十分丰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高     三     地      理

第Ⅰ卷 (选择题   共45分)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C

D

C

D

B

C

B

C

B

A

D

A

A

B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

C

D

B

B

D

B

D

B

C

A

D

C

B

D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55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5分)

31.(15分),答题要点为:

(1)消亡(1分)  使该板块的面积逐渐缩小;(1分)边界地区地壳不稳定(1分)

(2)巴拿马运河(1分)  地理意义:是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捷径(1分);是北美洲与南美洲之间的分界线(1分);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1分)。

(3)红  ②  ⑤(各1分)。

(4)北海(1分)   温带地区、大陆架地区、寒暖流交汇、河流径流汇入(每答出一点得一分)

 32.(14分)答题要点为:

(1)夏季(7月)普遍高温(都在20℃以上,温差小于10℃);冬季(1月)南北温差大(达30℃);自南向北气温年较差逐渐增大;自南向北气温逐渐降低(答出其中3点即可得3分)

(2)C(1分 )

(3)降水特征:年降水量多(在1600毫米左右),(1分)集中在夏季(1600毫米左右)。(1分)

形成原因:(广州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夏季受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1分)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影响,(1分)雨季长;台风活动较频繁。(1分)

(4) 寒潮,(1分)冬半年;(1分)   洪涝灾害,(1分)夏季。(1分) 

33.(12分)答题要点为:

(1)东段:自东北流向西南;(1分)西段:自东流向西(1分)

(2)河流、地形。(各1分)

(3)B(1分)  化工厂是有水污染的工厂(1分),应该建在居民区河流的下游地区;(1分)化工厂是有大气污染的工厂,(1分)应布局在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1分)

(4)D(1分)  卫生防护绿化带一般建在居民区与有污染工厂之间,(1分)D地位于居民区与化工厂之间,适宜建卫生防护绿化带(1分)

34.(14分),答题要点为:

(1)海陆间(大);(1分)促进全球水平衡;(1分)使陆地淡水资源不断更新;(1分)促进了海陆间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不断塑造地表形态(1分)(后两点中答出其中一点即可得1分)

(2)承压(1分)   向斜(1分)

(3)热带沙漠(1分)    位于回归线附近,(1分)受副热带高压和信风带控制;(1分);位于大陆西岸,沿岸寒流的影响。(1分)

(4)降水少,气候干旱(1分) 

应对措施:跨流域调水(东水西调);采用喷灌、滴灌等先进的灌溉技术;培育耐旱的农作物;调整麦田、放牧地、休耕地的比例(调整农业用地结构)等。(答出其中3条即可得3分)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