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广东设立石化.化工园区,实行炼化一体化的主要目的有A.从集聚到分散.减轻环境污染 B.共享基础设施和追求集聚效应C.石油资源丰富.原料充足 D.减少运费.降低成本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广东将设立石化、化工园区,实行炼化一体化,并在沿海地区集中布局建设5个石化基地。其主要目的是

A.提高资源利用率,追求集聚效应

B.开展工业旅游,增加收入

C.便于污染物集中控制

D.降低产品销售费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广东将设立石化、化工园区,实行炼化一体化,并在沿海地区集中布局建设5个石化基地。其主要目的是

A.提高资源利用率,追求集聚效应

B.开展工业旅游,增加收入

C.便于污染物集中控制

D.降低产品销售费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05~2010年广东省投资1800亿元,重点新建、扩建5个炼油项目,5个乙烯项目,并在沿海地区集中布局建设5个石化基地,进军亚洲石化生产中心。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广东大力发展石化产业的主要优势条件有
①市场广阔     ②资源丰富         
③海运便利     ④技术先进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小题2】广东设立石化、化工园区,实行炼化一体化的主要目的有
①从集聚到分散,减轻环境污染       
②共享基础设施和追求集聚效应
③石油资源丰富,原料充足           
④减少运费,降低成本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05~2010年广东省投资1800亿元,重点新建、扩建5个炼油项目,5个乙烯项目,并在沿海地区集中布局建设5个石化基地,进军亚洲石化生产中心。据此回答问题。

1.广东大力发展石化产业的主要优势条件有

①市场广阔      ②资源丰富         

③海运便利      ④技术先进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广东设立石化、化工园区,实行炼化一体化的主要目的有

①从集聚到分散,减轻环境污染       

②共享基础设施和追求集聚效应

③石油资源丰富,原料充足           

④减少运费,降低成本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05~2010年广东省投资1800亿元,重点新建、扩建5个炼油项目,5个乙烯项目,并在沿海地区集中布局建设5个石化基地,进军亚洲石化生产中心。据此回答问题。


1.广东大力发展石化产业的主要优势条件有
①市场广阔     ②资源丰富         
③海运便利     ④技术先进


  1. A.
    ①②
  2. B.
    ③④
  3. C.
    ①③
  4. D.
    ②④

2.广东设立石化、化工园区,实行炼化一体化的主要目的有
①从集聚到分散,减轻环境污染       
②共享基础设施和追求集聚效应
③石油资源丰富,原料充足           
④减少运费,降低成本


  1. A.
    ①②
  2. B.
    ③④
  3. C.
    ①③
  4.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说明:1.试题分选择题和综合题两类题型,请按参考答案及评价标准评分。在综合题中考生的答案与参考答案相近的,可酌情评分,但不得超过本题所分配的分数。

2.考生答案中,中国地名出现错别字一般不给分,以拼音表达,可给分;外国地名应以地图出版社的世界地图集为依据评分,若出现同音字可酌情给分。

一、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6分。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 案

A

B

C

C

A

D

B

D

A

题 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 案

C

D

B

D

B

C

D

C

B

(二)双项选择题:全选对者得3分,只选一项且选对者得1分,共24分。

题 号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答 案

AC

ABD

BC

CD

BC

CD

AC

BD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有8题,其中第27~30题为必做题,第31~34题为选做题,请在4道选做题中任意选做两道题。共60分。

27.共8分

题号

分值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1)

2分

西南(1分)  甲(1分)

(2)

2分

157.5°W向东至180°(1分) 昼长于夜,且昼最长夜最短(1分)

(3)

4分

①(1分)  ③ (1分)  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2分)

28.共10分

题号

分值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1)

3分

海水较浅,不利于大型船舶进出(1分)  海水较深;地处避风港湾;地形平坦有利于筑港;有铁路相连,可实现海陆联运(任答两点给2分)

(2)

3分

B(1分)    B线沿等高线延伸,路面平坦,易于施工,且利于汽车安全行驶;新修线路短,投资少;联系乙城市(答对两点给2分)

(3)

4分

工业区(1分)   工业区分布在城市外围,沿铁路线分布(1分)   商业区 (1分)  位于城市中心,交通便利(1分)

29.共12分

题号

分值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1)

2分

小麦收割(1分)   在牧场放牧(1分)  

(2)

4分

从北、东、南三面沿海向中西部递减(或北、东、南三面沿海多,中西部少)(2分)常年受副热带高压带和信风带控制;沿岸受西澳大利亚寒流影响(2分)

(3)

2分

墨累河干支流上游属于夏雨区,下游属于冬雨区(2分)

(4)

4分

混合农业(1分)   农场形成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农民便于合理、有效地安排农业生产活动,做到忙闲错开;农场主可根据政策和市场需求,决定种植与放牧的规模,收入稳定(3分)

水稻种植业    单位面积产量高;缓解人多地少的矛盾;充分利用水热资源”

 

 

 

30.共10分

题号

分值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1)

2分

1996年2月6日(1分)    大(1分)

(2)

4分

热量充足、无霜期长、生长期长;柑橘生长受冻害较少(2分)   四川盆地北部有高大的山脉,阻挡冬季寒潮入侵;盆地地形使热量不易散失(2分)

(3)

2分

洞庭湖(1分)   湖水补给长江水(1分)

(4)

2分

围湖造田;山区植被破坏引起水土流失,导致泥沙淤积。(2分)

31.共10分

题号

分值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1)

3分

Ⅰ(1分) 降水量少;地势较高,风力较大,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土壤多呈碱性,空气中碱性尘埃对酸性气体有中和作用(任答两点得2分)

(2)

3分

应该建设(1分)   理由是: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煤制油”的原料充足;我国石油紧张,进口量大;核心技术已经突破;可形成新的产业链,效益高(任答两点得2分)  

不应该建设(1分)   理由是:“煤制油”转化率不高会导致能源浪费;投资大、成本高;煤制油消耗大量水资源;导致煤炭开采量加大,加速煤炭资源枯竭(任答两点得2分)

(3)

4分

开源方面:开发新能源(1分);节流方面:加强技术革新,降低能耗;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耗能少的产业(2分);区际协调:将耗能大户转移至能源丰富的地区,拓展新的能源输入通道(1分)

32.共10分

题号

分值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1)

2分

亚欧(1分)   美洲(1分)

(2)

2分

北海道渔场(1分)   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在此交汇(1分)

(3)

4分

低(1分)   纬度渐高,海水受到太阳辐射渐少(1分)  低(1分)   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口,大量径流对海水稀释作用强(1分)

(4)

2分

北冰洋自然资源丰富,特别是石油资源丰富;占有北冰洋领土可以拓展生存的空间,缓解陆地环境的压力;北冰洋是联系三大洲的捷径,战略地位突出;北冰洋可作为战略缓冲地带,利于加强国防安全等(任答两点给2分)

33.共10分

题号

分值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1)

3分

b (1分)  c d  (全部答对得2分,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2)

3分

增加交通通达度,可进入性增强;扩大旅游的客源市场;增加新的人文景观,增加吸引力;加强区域之间的旅游合作(任答3点得3分)

(3)

4分

旅游业投入少,是无烟工业;有利于加快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增加就业机会;可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旅游资源丰富等。(任答4点给4分)

34.共10分

题号

分值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1)

2分

⑦ (1分)     ⑤(1分)

(2)

4分

节约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因地制宜发展城郊农业;建立观光生态农业园区(4分)

(3)

4分

A:原工业区土地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恶化(必答得2分);X区地价较低,企业生产成本将下降;土地面积较大,利于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效益;环境较好,空气质量较高;有公路干线,交通便利(任答两点得2分)。

B:原工业区工业基础较好,搬迁费用高,协作关系较好(必答得2分);X区离商业中心较远;离铁路较远,原料、产品运输加大了生产成本;新区基础设施不配套,员工生活不方便;集聚效益较低(任答两点得2分)

 

 

 

第20题,答案ABD均正确;

第29题(4)题中的“图21”改为“图17”,如果有学生将答案写为“图21”的答案并且特点回答相吻合,可以算分。其答案补充如下:“水稻种植业    单位面积产量高;缓解人多地少的矛盾;充分利用水热资源”

第30题(1)题中的第二空的答案改为“大”。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