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点在椭圆的长轴上.点是椭圆上任意一点. 当的模最小时.点恰好落在椭圆的右顶点.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本题满分12分)设椭圆C的中心在坐标原点O,焦点在x轴上,短轴长为,左焦点到左准线的距离为

(Ⅰ)求椭圆C的方程;

(Ⅱ)设椭圆C上有不同两点PQ,且OPOQ,过PQ的直线为l,求点O到直线l的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本题满分12分)设椭圆C的中心在坐标原点O,焦点在x轴上,短轴长为,左焦点到左准线的距离为

(Ⅰ)求椭圆C的方程;

(Ⅱ)设椭圆C上有不同两点PQ,且OPOQ,过PQ的直线为l,求点O到直线l的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本题满分12分)设椭圆C的中心在坐标原点O,焦点在x轴上,短轴长为,左焦点到左准线的距离为

(Ⅰ)求椭圆C的方程;

(Ⅱ)设椭圆C上有不同两点PQ,且OPOQ,过PQ的直线为l,求点O到直线l的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本题满分12分)

已知椭圆的焦点在轴上,中心在原点,离心率,直线和以原点为圆心,椭圆的短半轴为半径的圆相切.

(Ⅰ)求椭圆的方程;

(Ⅱ)设椭圆的左、右顶点分别为,点是椭圆上异于的任意一点,设直线的斜率分别为,证明为定值;

(Ⅲ)设椭圆方程为长轴两个端点, 为椭圆上异于的点, 分别为直线的斜率,利用上面(Ⅱ)的结论得(        )(只需直接写出结果即可,不必写出推理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本小题满分12分)

有一幅椭圆型彗星轨道图,长4cm,高,如下图,

已知O为椭圆中心,A1,A2是长轴两端点,

 
太阳位于椭圆的左焦点F处.

   (Ⅰ)建立适当的坐标系,写出椭圆方程,

并求出当彗星运行到太阳正上方时二者在图上的距离;

   (Ⅱ)直线l垂直于A1A2的延长线于D点,|OD|=4,

设P是l上异于D点的任意一点,直线A1P,A2P分别

交椭圆于M、N(不同于A1,A2)两点,问点A2能否

在以MN为直径的圆上?试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一、填空题:(5’×11=55’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0

2

题号

7

8

9

10

11

 

答案

4

8.3

②、③

 

二、选择题:(4’×4=16’

题号

12

13

14

15

答案

A

C

B

B

三、解答题:(12’14’15’16’22’79’

16.(理)解:设为椭圆上的动点,由于椭圆方程为,故

因为,所以

    推出

依题意可知,当时,取得最小值.而

故有,解得

又点在椭圆的长轴上,即. 故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2

 

 

…6

 

 

…8

 

 

 

…10

 

…12

16.(文)解:由条件,可得,故左焦点的坐标为.

为椭圆上的动点,由于椭圆方程为,故

因为,所以

         ,

由二次函数性质可知,当时,取得最小值4.

所以,的模的最小值为2,此时点坐标为.

 

 

…2

 

 

 

 

…6

 

 

…8

 

 

…10

 

…12

17. 解:(1)当时,

时,

时,;(不单独分析时的情况不扣分)

时,.

(2) 由(1)知:当时,集合中的元素的个数无限;

时,集合中的元素的个数有限,此时集合为有限集.

因为,当且仅当时取等号,

所以当时,集合的元素个数最少.

此时,故集合.

 

…2

 

…4

 

 

…6

 

…8

 

 

 

…12

 

…14

18.(理) (本题满分15分,1小题7分,第2小题8

解:(1)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不妨设.

依题意,可得点的坐标.

    于是,.

 由,则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大小为.

 

(2)解:连结.  由的中点,得;

,得.

,因此

由直三棱柱的体积为.可得.

所以,四棱锥的体积为

.

 

 

 

 

 

…3

 

 

 

 

 

…7

 

 

 

…9

 

 

 

 

…11

 

 

…13

 

 

 

 

…15

18. (文)(本题满分15分,1小题6分,第2小题9

解:

 

 

 

 (2)解:如图所示. 由,则.所以,四棱锥的体积为.

 

 

 

 

 

 

…3

 

 

 

 

 

…6

 

 

 

 

 

 

 

…10

 

…15

19.解:(1)根据三条规律,可知该函数为周期函数,且周期为12.

由此可得,

由规律②可知,

又当时,

所以,,由条件是正整数,故取.

 综上可得,符合条件.

(2) 解法一:由条件,,可得

.

因为,所以当时,

,即一年中的7,8,9,10四个月是该地区的旅游“旺季”.

解法二:列表,用计算器可算得

月份

6

7

8

9

10

11

人数

383

463

499

482

416

319

故一年中的7,8,9,10四个月是该地区的旅游“旺季”.

 

 

…3

 

 

…6

 

 

 

…9

 

…10

 

 

 

 

 

…12

 

 

 

 

 

…14

 

 

 

 

…16

 

 

 

…15

 

 

…16

20.解:(1)依条件得: 则无穷等比数列各项的和为:

    

  (2)解法一:设此子数列的首项为,公比为,由条件得:

,即    

 则 .

所以,满足条件的无穷等比子数列存在且唯一,它的首项、公比均为

其通项公式为.

解法二:由条件,可设此子数列的首项为,公比为.

………… ①

又若,则对每一都有………… ②

从①、②得

因而满足条件的无穷等比子数列存在且唯一,此子数列是首项、公比均为无穷等比子数列,通项公式为.

 

 

 

 

…4

 

 

 

 

…7

 

…9

 

 

 

 

…10

 

 

 

 

 

 

 

 

 

 

 

…7

 

 

 

…9

 

 

 

…10

(3)以下给出若干解答供参考,评分方法参考本小题阅卷说明:

问题一:是否存在数列的两个不同的无穷等比子数列,使得它们各项的和互为倒数?若存在,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子数列;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解:假设存在原数列的两个不同的无穷等比子数列,使它们的各项和之积为1。设这两个子数列的首项、公比分别为,其中,则

因为等式左边或为偶数,或为一个分数,而等式右边为两个奇数的乘积,还是一个奇数。故等式不可能成立。所以这样的两个子数列不存在。

【以上解答属于层级3,可得设计分4分,解答分6分】

问题二:是否存在数列的两个不同的无穷等比子数列,使得它们各项的和相等?若存在,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子数列;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解:假设存在原数列的两个不同的无穷等比子数列,使它们的各项和相等。设这两个子数列的首项、公比分别为,其中,则

………… ①

,则①,矛盾;若,则①

,矛盾;故必有,不妨设,则

………… ②

1时,②,等式左边是偶数,右边是奇数,矛盾;

2时,②

  

两个等式的左、右端的奇偶性均矛盾;

综合可得,不存在原数列的两个不同的无穷等比子数列,使得它们的各项和相等。

【以上解答属于层级4,可得设计分5分,解答分7分】

问题三:是否存在原数列的两个不同的无穷等比子数列,使得其中一个数列的各项和等于另一个数列的各项和的倍?若存在,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子数列;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解:假设存在满足条件的原数列的两个不同的无穷等比子数列。设这两个子数列的首项、公比分别为,其中,则

显然当时,上述等式成立。例如取得:

第一个子数列:,各项和;第二个子数列:

各项和,有,因而存在原数列的两个不同的无穷等比子数列,使得其中一个数列的各项和等于另一个数列的各项和的倍。

【以上解答属层级3,可得设计分4分,解答分6分.若进一步分析完备性,可提高一个层级评分】

问题四:是否存在原数列的两个不同的无穷等比子数列,使得其中一个数列的各项和等于另一个数列的各项和的倍?并说明理由. 解(略):存在。

问题五:是否存在原数列的两个不同的无穷等比子数列,使得其中一个数列的各项和等于另一个数列的各项和的倍?并说明理由. 解(略):不存在.

【以上问题四、问题五等都属于层级4的问题设计,可得设计分5分。解答分最高7分】

 

 

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上海市普陀区高三年级质量调研数学试卷(文科)2008.12

说明: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套试卷另附答题纸,每道题的解答必须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本卷上任何解答都不作评分依据

 

一、填空题(本大题满分55分)本大题共有11小题,要求直接将结果填写在答题纸对应的空格中.每个空格填对得5分,填错或不填在正确的位置一律得零分.

1. 已知集合,集合,则            .

2. 抛物线的焦点坐标为              .

3. 已知函数,则          .

4. 设定义在上的函数满足,若,则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