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臣读各国史.至法国革命之际.君民争祸之剧.未尝不掩卷而流涕也.流血遍全国.巴黎百日而伏尸百二十九万.变革三次.君主再复.而绵祸八十年. 上述言论出自 A.陈独秀 B.李大钊 C.孙中山 D.康有为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第I卷

一、选择题

1―5 BDCBA    6―10 BACDB    11―15 AACBC    16―20 BADBA 

21―25 DCAAB  26―30CBDBB   31―35 CBDCA

第II卷

二、非选择题

36.(1)答:大致与海岸线平行,主要是受夏季风的影响;A、B两地分别处于南岭、武夷山地,海拔较高,气温较低。(8分)

   (2)答:丘陵山地为主的地形,湿润的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河网稠密,水量大,汛期长,广布常绿阔叶林和红壤。(8分)

   (3)答:受夏秋台风,洪涝的影响大。(2分)

   (4)答: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工业。(2分)

   (内部条件)劳动力价格低廉,房租、地价相对低廉;工业原料丰富(资源较丰富);(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了投资环境)政策优惠等。(外部条件)珠江三角洲因产业升级,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外转移。(8分)

    资源、能源的过量消耗。耕地锐减,土壤肥力下降;(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日趋严重)。“三废”污染。产业的技术升级和自主创新。(8分)

37.(1)答:作用:缓和阶级矛盾,稳定资本主义统治秩序;推动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抵制各种社会主义思潮的传播。(6分)

    特点:国家政府承担社会保障,覆盖面广。(2分)

   (2)答:措施:以工代赈。(2分)

    作用:提供了就业机会,刺激了消费和生产;有利于国家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维护美国民主政治制度;为以后克服经济危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任答三点,给6分)

    特点:国家干预经济。(2分)

   (3)答:措施:通过“就业法”,政府在法律上承担维持就业,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的责任。(2分) 

    意义: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实现战时经济向和平时期经济的转变调整;为美国战后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奠定了基础。.(6分)

   (4)答:原因:技术的进步;经济危机;战后军队复员和军事经济的结束。(4分)

    认识:这些措施关注民生,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社会秩序;积极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等等。(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2分)   

38.答:反映出我国消费贡献率低,与发连国家相比差距较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需要大力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扩大消费。(3分)

    ①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适度合理的消费水平与结构能拉动生产的发展。新的消费热点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有利于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体现了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要求。(4分)

②投资、消费和出口是拉动经弃发展的三大动力。在当前出口受阻,投资信心不足,经济发展下滑的条件下,坚持把扩大内需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根奉连径,扩大国内需求,有利于拉动经济持续发展,增加居民收入,扩大就业,保持社会稳定,改善民生,降低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利影响。(4分)

   (2)答:根据农民的消费水平、农村的消费状况,国家出台“家电下乡”政策,并对家电产品限价给予财政补贴,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4分)

    这一活动的开展首先选择三省进行试点,取得经验后在全国推开,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的原理和抓典型、以点带面的工作方法。(4分)

    这一活动的开展刺激农民消费从而带动整个社会的消费需求,体现了整体和部分是相互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处理好整体和部分的关系。(4分)

   (1)答:①国家履行经济职能,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消费水平;(3分)

    ②国家履行文化职能,提高全民族的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全民树立正确消费观,形成合理的消费结构;(3分)

    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3分)

39.(1)垂直   洋流

   (2)塞内加尔属热带草原气候,热季时,正午太阳高度大,植被稀少,地面辐射强,气温高;(4分)凉季时,正午太阳高度较低,同时受沿岸加那利寒流影响气温偏低。(4分)

   (3)热带种植园农业(2分)

答:①加强内部经济合作,实现经济互补(南南合作)。②实行对外开放,吸引资金和技术。③加强南北时话,争取国际支援。④利用优势资源发展民族工业,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⑤发展热带特色旅游业。⑥加强教育发展,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保护环境。(答对3点即可得6分,每点2分)

   (4)答:目的:建立天朝礼制体系,实现共享太平之福。(2分)

    根源:儒家天下观,天子受天命治国,覆载之内不论近远,人民一律平等;主张德治、仁爱、诚信、和谐、太同等儒家思想;天朝上国的思想观念。(6分)   

   (5)答:影响:建立了中国与亚非国家间的和平关系,使很多国家跟明朝建立了通好、通贡的关系;增进了对亚非国家地理和国情等方面的了解,促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提高了明代中国国际地位;所倡导的不欺寡、不凌弱、共享太平的原则对亚非国家之间的交往产生了深远影响。(8分)

    借鉴:对外开放;友好往来;合作交流;和平共处;互相学习等。(4分)(言之有理均可得分)

   (6)答:①发展中非友好合作关系要坚持平等互利的原则,(2分)贸易协定和合同要通过友好协商和谈判来签订,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要符合对等的原则;(2分)②加强对非洲国家的援助,改善非洲国家人民的生活水平,推动非洲经济和社会等各项事业的发展;(2分)③利用中非各自的相对优势和经济上的互补性,开展多种形式的经贸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2分)

   (7)答:①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上享有独立、平等、自卫、管辖等基本权利,同时应履行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外交等国际义务。(2分)

    ②中国作为主权国家,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外交政策的宗旨,(2分)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2分)   

    ③中国向非洲国家提供的援助是真诚的、无私的,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合作是建立在传统友谊和互惠互利基础上,(2分)中国与非洲国家发展关系,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有利于实现共赢。(2分)

    ④有利于加强第三世界的团结与合作,实现各国共同繁荣,推动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的建立。认为中国在非洲推行新的殖民政策是错误的。(2分)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