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为解决长江三角洲地区能源紧张的状况.国家采取的措施有 ①发展核电 ②西气东输 ③西电东送 ④南水北调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为解决长江三角洲地区能源紧张的状况,国家采取的措施有(  )

①发展核电  ②西气东输  ③西电东送  ④南水北调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

根据农业生产地域类型分类,两个地区的农业均属于________,多数地区的农业虽然机械化程度较低,但集约化程度高,________产量高。

(2)

基塘农业是珠江三角洲的农业特色,其形成主要是充分利用了当地

[  ]

A.

肥沃的土壤

B.

低洼的地势

C.

发达的科技

D.

便捷的交通

(3)

20世纪80年代,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A.

当地雄厚的工业基础

B.

当地丰富的矿产资源

C.

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

D.

外来资金、技术、设备和管理

(4)

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已从商品粮基地变为粮食调入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粮食的商品率也大幅度下降,试分析其原因。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5)

两个地区目前突出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整治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

(6)

20多年来,国家是采取了哪些措施来解决两地区能源供应紧张的?试对这些措施的生态效应略作评价。

措施:________。

生态效应评价: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下图分别是我国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示意图,读后回答问题。

   (1)简析两经济区发展经济共同的区位优势。

                                                                           

   (2)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的城市化水平较高,是我国重要的两大城市群。(以下答题中如果是填城市的话填图中代号,省市填简称。)

a.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形成以                  两个特大城市为龙头,以一批大中城市为骨干,以小城市和小城镇为依托,布局合理、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城镇体系,并加强与香港、         两个特区的协调,打造一个大珠三角洲经济区。

b.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以        、                为核心,地跨        三省市,龙头城市上海市定位为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该城市群目前特大城市有      ,不久这里将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大都市圈”。

   (3)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经济成为全国经济增长最快、人民生活最富裕、外商投资的热点地区,试分析其区位优势。

                                                                           

   (4)两个区在发展的过程中都面临能源紧张的状况,国家采取哪些措施来解决?

                                                                           

查看答案和解析>>

(12分)图甲、图乙分别是“我国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示意图”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简析两经济区发展经济共同的区位优势:
(2)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的城市化水平较高,是我国重要的两大城市群。
(以下答题中如果是填城市填图中代号,省市填简称。)
a.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形成以______和_________两个特大城市为龙头,以一批大中城市为骨干,以小城市和小城镇为依托,布局合理、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城镇体系,并加强与香港、_______两个特区的协调,打造一个大珠江三角洲经济区。
b.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核心,地跨__________三省市,龙头城市上海市定位为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该城市群目前特大城市有_______,不久这里将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大都市圈”。
(3)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经济成为全国经济增长最快、人民生活最富裕、外商投资的热点地区,试分析其区位优势。
(4)两个区在发展的过程中都面临能源紧张的状况,国家采取哪些措施来解决?

查看答案和解析>>

(12分)图甲、图乙分别是“我国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示意图”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简析两经济区发展经济共同的区位优势:

(2)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的城市化水平较高,是我国重要的两大城市群。

(以下答题中如果是填城市填图中代号,省市填简称。)

a.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形成以______和_________两个特大城市为龙头,以一批大中城市为骨干,以小城市和小城镇为依托,布局合理、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城镇体系,并加强与香港、_______两个特区的协调,打造一个大珠江三角洲经济区。

b.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核心,地跨__________三省市,龙头城市上海市定位为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该城市群目前特大城市有_______,不久这里将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大都市圈”。

(3)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经济成为全国经济增长最快、人民生活最富裕、外商投资的热点地区,试分析其区位优势。

(4)两个区在发展的过程中都面临能源紧张的状况,国家采取哪些措施来解决?

 

查看答案和解析>>

选择题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D

B

A

B

D

C

B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C

D

A

A

B

C

D

B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D

A

B

A

B

A

C

D

B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D

C

B

A

C

D

C

A

C

B

 

41.(1)大气环流条件:受到东南信风影响,(1分)A地风从陆地吹向海洋,降水稀少;

    B地风从海洋吹向陆地,降水丰富。(1分)

    下垫面状况:A地有西澳大利亚寒流经过,使降水减少;(1分)B地西侧有南北

    走向的山脉,在迎风坡地带形成丰富的地形雨,(1分)同时,沿岸有东澳大利亚

    暖流经过,使降水增多。(1分)

    (2)合理利用墨累―达令河等河流的水源;(1分)大力开发大自流盆地丰富的地下水

    资源;(1分)将大分水岭东部丰富的水资源调入墨累―达令盆地。(1分)

    (3)混合农业。(1分)

    形成良性发展的农业生态系统;(1分)可以有效地利用时间安排农业活动;(1分)

    农业生产具有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1分)

    (4)主要分布在城市附近。(1分)

    市场,(1分)饲料供应。(1分)

42.(1)附近有丰富的铁矿资源;(1分)接近煤炭、天然气等能源基地;(1分)有铁路

    线,交通便利;(1分)靠近黄河,水源较丰富;(1分)市场广大。(1分)

    (2)表现:土地荒漠化,(1分)次生盐碱化。(1分)

    措施:保护植被,禁止乱垦滥挖;(1分)合理排灌,提倡喷灌、滴灌;(1分)发

    展节水农业,种植耐旱作物。(1分)

43.(1)类型:组团式。(1分)

    成因:重庆地处长江和嘉陵江交汇处,(1分)地形以丘陵山区为主,崎岖不平。

    (1分)

    (2)有利条件:临近河流,水源丰富,(1分)靠近交通主干道,交通便利。(1分)

      不利条件:位于城区,(1分)城区河流上游,(1分)冬季风的上风向。(1分)

    (3)成因:

      自然原因:位于四川盆地,不利于污染物扩散,(1分)气候多雨多雾,空气湿度

      大。(1分)

      人为原因:大量使用煤炭、石油等矿物性燃料,(1分)产生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

      等酸性气体。(1分)

      危害:

      使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繁殖,乃至大量死亡;使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和农作

      物生长;危害人体健康;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答出其中三点即可,每点1分,

      共3分)

44.(1)270~280千米之间即可(1分)

    (2)由东南向西北移动。(1分)  遥感技术、(1分)GPS技术。(1分)

    (3)17小时20分钟(2分)

    (4)

 

 

 

 

 

地质地貌景观

生物景观

风土民情

 

    (每格1分)

    (5)旅游资源质量较高:火山地貌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热带海洋景观有较高的美学价

    值等。(1分)

    旅游景点集群性好,彼此间距离较近。(1分)

    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好:旅游资源多样性,自然景观类型丰富,兼有火山,热带海

    洋和森林的等多样组合;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如风土民情等。(1分)

45.(1)23°26′N,20°E(答全得2分)

    (2) ①<④<②<③(2分)  ①②③(2分)(答对2个给1分,答对3个给2分)

    (3)C(2分)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