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5月13日.四川汶川地震发生的第二天.财政部宣布中央财政紧急下拨地震救灾资金8.6亿元.其中.7亿元用于四川地震灾区的综合财力补助和自然灾害生活补助应急.另外的1.6亿元拨向甘肃.陕西.云南.重庆等地的地震灾区.截至5月22日14时.各级政府财政先后下拨地震救灾资金总额139.75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102.95亿元.地方财政投入36.8亿元.另外.5月2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作出决定.中央财政今年安排700亿元.建立灾后恢复重建基金.明后年继续作相应安排.(1) 结合材料一.分析全国财政部门先后下拨抗震救灾专项资金体现了财政的哪些作用? 材料二 2008年5月22日.吴邦国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委员长会议上强调.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力支持抗震救灾工作.一是.决定将听取审议国务院关于抗震救灾工作情况的报告.列入6月下旬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议程.二是.坚决落实党中央的决定.支持国务院集中财力投入抗震救灾的安排.对今年预算支出结构做出相应调整.以抗震救灾.保障灾区人民生活为根本.一切从抗震救灾工作实际情况出发.需要多少给多少.经全国人大批准的2008年中央预算中安排了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根据特事特办的原则.同时又要保证正常预算执行.同意从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中调用一部分乃至大部分.作为建立灾后恢复重建基金的主要来源.按基金实际收支情况列入和调整年度预决算.以后再依法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查和批准.(2) 材料二体现了政治常识的哪些道理? 材料三 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第一时间发出了全国动员令.提出“举全国之力抗震救灾 .“人民群众的生命高于一切 .中国人民解放军及武装警察部队十万余人立即奔赴灾区.各省.市立即派出了救援团.成千上万志愿者从各个方向进入抗震救灾第一线.社会各界捐款捐物支援灾区.共同谱写了一曲“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的光辉乐谱.唱响了一首“万众一心.不屈不挠.友爱互助.自强不息 的雄伟赞歌. 材料四 2008年6月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第526号国务院令.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条例规定震后恢复重建应坚持以人为本.科学规划.统筹兼顾.分步实施.自力更生.国家支持.社会帮扶的方针和相关原则.对政府在灾后恢复重建中的具体职责作了明确规定.(3)结合材料三和材料四.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谈谈取得抗震救灾斗争胜利的哲学启示.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第I卷(选择题)

1.C    2.B    3.D    4.B    5.D    6.D    7.B    8.B    9.B   10.C

11.C  12.D   13.D   14.D   15.A   16.A   17.C   18.A   19.B   20.C

21.D  22.D   23.A   24.A   25.B   26.D   27.A   28.C   29.A   30.B

31.C  32.B   33.D   34.B   35.C

第Ⅱ卷(非选择题)

36.(1)②(2分)

  (2)甲图中50。N地区冬季(较乙相应地区)更加温暖湿润(2分)

    原因是:甲区域地处西风带(2分)西部沿海有强大的北大西洋暖流流经(2分),地形以平原为主,山地分布在南北,有利于暖湿的海洋气流深入内陆(2分),使甲区域较乙区域受海洋影响大,所以冬季温暖湿润。

  (3)西北段(西部沿海)南北走向(与海岸线平行,或向高纬弯曲),受海洋(洋流)影响(4分);

    西南段(中部地区)西北一东南走向(向南弯曲),受地形(山地)影响(4分);

    东段(东部地区)为东西走向(与纬线平行),受纬度(太阳辐射)影响(4分)。

  (4)我国人均能耗更低,(2分)单位GDP能耗更高。(2分)

    原因:我国的生产生活水平低,人均能耗低;(2分)我国的能源利用技术低,能源利用率低,单位GDP能耗高。(2分)

  (5)广阔的欧洲市场(欧洲的城市化水平很高);发达的交通运输;冷藏、保鲜技术先进(6分)

37.(1)摆脱1927年危机的措施:八七会议批判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制定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方针;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为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创建村农革命根据地揭开序幕。(4分)创立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形成工农武装割据局面。(2分)摆脱1934年危机的措施:长征及遵义会议,在组织和军事上纠正博古等人“左”倾错误,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为首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独立自主解决党内问题;胜利完成战略转移,保存了党和红军的精华。(4分)领导抗日民主运动;瓦窑堡会议制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形成国共合作抗战局面。(2分)原因:①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解决中国革命的道路、方针政策和党内分歧问题。②以人民和民族利益为重,继承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发扬坚定革命信念的井岗山精神,保证革命事业的胜利。(4分,各2分。言之有理即给相应的分)

  (2)从群众自发到中央肯定、推动;从试点到推广;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体制改革到政治体制改革。(4分)

  (3)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解放了思想。为改革开放奠定了思想基础;邓小平“南方谈话”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把改革开放推向新阶段。(4分)

  (4)经济迅速增长;综合国力大幅提高;人民生活明显改善;民主政治恢复并逐步制度化、法律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8分,答出四点即可给满分)

38.(1)①国家通过财政可以有效调节资源配置。中央财政下拨地震救灾资金,使国家财力支持在特定时期向灾区倾斜,体现了国家运用财政手段来调节和配置资源。(3分)

      ②国家通过财政可以促进经济发展。中央财政下拨地震救灾资金用于四川等地震灾区的综合财力补助,继而安排700亿元,建立灾后恢复重建基金,体现了财政支持经济建设、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3分)

      ③财政有利于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央财政下拨地震救灾资金用于四川等地震灾区的自然灾害生活补助应急,帮助灾区人民稳定和改善生活、重建家园,说明了财政可以保障人民生活。(3分)

    (2)①作为全国人大执行机关的国务院,要对全国人大负责,受全国人大监督。全国人大常委会听取审议国务院的报告,体现了这一点。(3分)

      ②我国国家机构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力支持抗震救灾工作”,“保障灾区人民生活”.体现了这一点。(3分)

      ③我国国家机构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全国人大常委会“听取审议国务院关于抗震救灾工作报告”,体现了这一点。(3分)

      ④全国人大拥有决定权和监督权。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对今年预算支出结构做出相应调整”,“听取审议国务院关于抗震救灾工作报告”,体现了这一点。(3分)

      ⑤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全国人大要接受党的领导。全国人大常委会要“坚决落实党中央的决定”体现了这一点。(2分)

    (3)①正确的价值观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正是党中央、国务院坚持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号召团结一致,才夺取了抗震救灾的胜利。

      ②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正是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投入到抗震救灾活动中,才夺取了抗震救灾的胜利。

      ③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个人活动的总和构成社会的整体运动和发展。正是社会各界同舟共济、团结协作,才取得了这场战斗的伟大胜利。(若考生从个人与社会的辩证统一关系回答亦可)

      ④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科学的社会意识有助于推动社会发展。正是在救灾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才取得了抗震救灾的胜利。

(每点3分,考生答出以上三点即可给满分。)

39.(60分)

    (1)方式:用国家命令的办法调整产品生产和分配的方式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2分)

      变化:放弃直接过渡的设想和实践,采取经过国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逐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方式。(2分)

      主要原因:实践证明直接过渡的方式不符合苏俄当时的国情。(2分)

    (2)背景:遭到1929年以来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经济萧条,社会矛盾尖锐,法西斯势力兴风作浪。(6分)

      特点: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2分)

  (3)“濒于崩溃”的主要原因: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决策;“文革”动乱的破坏。(2分)

    “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党和国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工作重心,坚持改革开放。(2分)认识:国家的制度、政策是经济发展或衰退的关键。国家制定政策应该从实际出发,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促使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展相适应。(2分)

    (4)沙特阿拉伯为人口迁入国(2分),因为该国为石油生产国(2分),有较多的就业机会和较高的收入(2分);

       巴西为人口迁出国(2分),经济因素(与发达国家相比经济发展水平低)(2分)。

    (5)日本首都东京位于沿海地区(邻近优良港湾)(2分),地形平坦(2分)气候温暖湿润(2分);

      墨西哥气候炎热(2分),首都墨西哥城位于高原地区,气候比较凉爽(2分)。

    (6)①这是生产社会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资本国际化使这场金融危机已从局部发展到全球,任何国家要想独善其身都是不可能的,各国应该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为稳定本国和国际金融市场稳定创造必要条件。(4分)

      ②这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市场经济的开放性,使世界成为一个统一的国际大市场,各国必须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实施有利于本国和世界经济金融稳定和发展的宏观经济政策。(4分)

      ③这是各国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的需要。各国调整宏观经济政策,积极促进经济增长,不但有利于增强本国的经济实力,也为避免发生全球性经济衰退做出了自己的贡献。(4分)

    (7)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为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不利影响,采取灵活审慎的政策,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体现。

      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国家通过扩大内需等政策,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发挥意识能动的反作用的体现。

      ③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这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我们根据目前国际国内的实际情况制定各项政策,充分体现了用联系观点看问题。

      ④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当前金融领域出现的特殊情况,国家及时出台了相应的、更加有力的扩大内需的措施,做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⑤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因此我们要重视内因。面对当前的国际国内情况,要解决我国的经济问题,主要应该靠我们自己,所以制定扩大内需的政策。

        (每点2分,考生答出四点即可给满分)

 

www.ks5u.com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