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是母亲节.请你制作一个贺卡.表达对母亲的感恩之情.要 求:仿照下面画线句子写两句话.做到内容谐和.句式大致相同. 妈妈.您是我疲惫中的一杯香茗.当我昏昏欲睡时.浓郁的馨香使我神清气爽,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一、(15分)   

  1.B (B三对读音分别为“piao/biao,ji/qi,di/ti”,A两个“挑”同读“tiao”,

     C“锃”与“赠”同读“zeng”,D“诿”与“萎”同读“wei”)  

  2. D (A像-相,B拌-绊,C遨-翱)

  3. C (A顿号都改为逗号,“发掘”后逗号改为分号;B分号应改为句号;D括号应在“知县”前)。

  4. A(B“缓和”意为局势、气氛等和缓。C“当仁不让”意为遇到应该做的事,积极主动去做,不退让,应用“当之无愧”。D“匠心独运”意为在文学、艺术等方面独创造性地运用巧妙的心思,与语境不合。)

  5. B (啊“山东、江苏部分地区”有歧义;C句式杂糅;D成分残缺,应在“损害”后加“的行为”等一类的中心语。)

二、(9分)

6.D(A“水资源供需关系、经济利益关系的矛盾难以调和”不是水资源“悲剧”,B、C理解片面)

  7.B(“没有水利设施,主要靠天吃饭”是资源型缺水)

8.A(B逻辑推理错误;C原文为“比较可行”,与“最易推广”意思不同;D“消除了缺水带来的危害”错误,原文为“把缺水带来的危害降到很低的程度”)

   三、(12分) 

  9.B(“旋”,应为回转,撤退)   

10. D(“所”相同,都用于所字结构;A前一个“以”是介词“凭,用”,后一个连词“来”B前一个“虽”是“虽然”,后一个“即使”;C前一个“与”是介词“跟、同”,后一个是连词“和”)

11. C (①体现的是他的刚直,③是桑显和的劝降之言,⑤是屈突通对唐高祖所说的话) 

12. B (“将领皆降”,“只有屈突通凭自己超人的谋略与胆识苦苦支撑”与原文意“诸将多覆”‘不符)   

四、(24分)

13. (1)为官刚劲正直,有犯法的,即使是自己的亲属也不包庇纵容。(“莅官”

“虽”“回纵”各1分)

    (2)敌人并未察觉这个情况,率兵南进,距屈突通军七十里扎营,分散兵力占领

阵地。(“未之觉”1分,“引”1分,“舍”1分,“徇”1分)

  (3)但是过去陛下您释放了我这个俘虏,给我恩惠与礼遇,使我获得了新生。

(“俘累”“加”“蒙”各1分)

    (不合语意,语句不通顺,酌情扣分)    、    .

    14.(1)写出了诗人不愿打破宁静的环境,俯身悄悄观水的情态。(2分)表现诗

人对绿水的喜爱与怜惜。(2分,答出“喜爱”即可得1分) 

    (2)由叙及情,揭示主旨。(2分,答出“揭示主旨”即可)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景

色的喜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珍惜(2分)。(意思对即可)

    15.(1)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猿猱欲度愁攀援

    (2)舞幽壑之潜蛟  银瓶乍破水浆进

    (3)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恐美人之遐暮

(4)富贵不能淫八  百里分麾下炙    

五、(12分)   

    16.⑤③①⑥④②(3分)  

    17.示例:你是我低迷时的曲清音,当我意懒神迷时,优雅的旋律使我心旷神怡;

你是我迷茫中的一盏明灯,当我徘徊歧路时,璀璨的光芒让我豁然开朗。

    18.(1)示例:画面左边一中年人,仅挑一只桶,桶上写着“物质生活”;右下方

有一只写着“文化生活”的桶,似乎在向中年人说着什么。(内容全面2分,表达方式

正确1分)  

    (2)示例:①勿忘我。②我也很重要啊。③只挑它你走不远的。(只要紧扣画面内

容,想象合理即可)(2分)  

    六、(18分)  

    (一)19.(1)对书信的热切期待。 (2)真实的情感和事件经历过程。(4分。每

点2分)  

  20.①具有真正意义上的生命与精神的收藏价值,(1分)让读者感到幸福,充实

而富足。(1分)②具有非同寻常的认识价值。(1分)③具备语言和书写的艺术。(1

分)   

  21.①使文章含蓄,典雅,更有韵味。(2分)②问句形式更能表达作者对书信传

统逐渐丧失的叹惋以及对书信文化回归的渴盼。(2分)

  22.①是对书信品质的具体表现,再次体现了书信的价值。(2分)②是对文章主

题的形象表达,有利于引发现代人对书信传统的重新思考。(2分)③余韵悠长,耐人

寻味。(2分)

    (二)19.①内容上:表现林则徐对自己禁烟之举的正确评判,突出其刚直不屈的性格。②结构上:为下文写林则徐以“戴罪”之身为国出力作铺垫,紧扣文题,与首尾相呼应。

    (共4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20.①建议屯田固边,协助垦荒;②捐出私银,承修河渠;③推广内地的水利、种

值技术;④发现、研究了“坎儿井”,并大力推广。

    (每点1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

    21.①表现林则徐遭遇的人生困境与心灵折磨。②反衬出林则徐为国为民不计个人

得失的高贵品质和创建的丰功伟绩。    ’’

    (共4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

    22.选材组材:从“以罪臣之名”,“行忠臣之事”两个角度。(2分,每点1分,

答“罪臣”“功臣”亦可)   

    写作特色:①抓住传主的业绩和品格,选择丰富典型的史料,通过叙述、描写、评

议揭示其特有的精神风貌。②在客观公正评价的同时,融入作者浓郁的情感,使传主的

精神更好地感染读者。(共4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七、(60分)

    23.评分标准参见2008年高考山东评分标准。基准为43分,适度拉开档次。无题

目或改动题目扣2分;每有一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不计,最多扣5分。

    参考译文:

    屈突通担任隋的虎贲郎将。隋文帝扬坚命他审察陇西牧群记录,查出两万多匹隐藏

的马。文帝大怒,收押了太仆卿慕容悉达和监牧官一千五百人,将要全部处斩。屈突通

对文帝说:“人的生命最重要,死了就不能再生。陛下凭一颗最仁慈的心来治理天下,

又怎会因牲畜一天所生殖的数量来杀死一千五百人呢?”文帝呵叱他,屈突通走上前磕

头说:“臣愿意自己接受死罪,来抵众人的死罪。”文帝醒悟,说:“朕不明事理,竟到

了这一地步。现在就全都赦免幕荣悉达等人,来表彰你的善言。”于是就减轻了对他们

的处罚。后屈突通被提拨为左武卫将军。他为官刚劲正直,有犯法的,即使是自己的亲

属也不会包庇纵容。他的兄弟屈突盖担长安令,也因方正严厉而显名。当时有这样的一

首民谣:“宁食三斗艾,不见屈突盖;宁食三斗葱,不逢屈突通。”

    秦、陇两地叛乱纷起,屈突通被封为关内讨捕大使。安定人刘迦论造反,率众十余

万占据雕阴。屈突通调集关中兵攻打,驻扎在安定,一开始并不与敌交战,军中都以为

屈突通胆怯。屈突通佯言要撤兵,却又派兵偷偷潜入上郡。敌人并未察觉这个情况,率

兵南进,距屈突通军70里扎营。分散兵力占领阵地。屈突通等他们毫无防备,便连夜

挑选精兵突袭打败了他们。后来隋的政治更加混乱,各地叛乱纷纷,朝廷的军队丧失斗

志,将领多被杀死。屈突通每战都非常慎重,所以虽然没有大捷,但是从没战败过。

    高祖(唐高祖李渊)起兵,代王派屈突通守河东,唐兵久战不能攻下,高祖便留兵围攻,渡过了黄河,在饮马泉打破了屈突通的部将桑显和。这时,犀突通的情势十分窘迫,有人劝他投降,他说:“吾蒙受国家厚遇之恩,曾侍奉两个君主,怎能在此危难之际逃走?只有以死相报罢了!”他常常自己摸着脖子说:“应当为了国家来换别人一刀!”不久。屈突通听说长安已被攻破,家属也都被李渊所俘,便命桑显和镇守潼关,自率主力要去洛阳。屈突通刚走,桑显和便投降了唐军。刘文静派副将窦琮、段志玄等率精锐骑兵追赶屈突通到了稠桑(今河南灵宝北黄河南岸)。屈突通就摆阵抵御。窦琮派屈突通的儿子屈突寿去劝降,屈突通大喊道:“过去咱们是父子,现在就是仇人了。”命令手下士卒射杀他。桑显和对屈突通的部众说:“京城已被攻陷,各位的家都在关西,为什么又要到东边去呢?”众人皆扔掉兵器(投降)。屈突通知失败已不能避免了,就下马向东南方向(指扬州)跪拜了两次,号哭道:“臣力尽兵败,没有对不起陛下。”于是被擒,押送长安。(与高祖李渊见面后)皇帝安慰道:“咱们两个怎会相见如此之晚呢?”屈突通哭道:“屈突通不能竭尽巨子的节义,因此到了这一地步,成为本朝的

羞辱呵。”皇帝说:“你是个忠臣呵。”释放了他,‘并授他兵部尚书,封蒋国公,让他任秦王李世民行军元帅长史。

     后来随军出战平定薛仁杲,当时薛仁杲的珍宝堆积如山,诸将皆争相抢夺,唯独屈突通一点也不掠取。唐高祖闻知此事后,说:“屈突通对朝廷如此清正,他的名声一定不是虚传的呵。”后来屈突通兼任陕东道行台仆射(判:以高官兼任较低职位的官),跟从李世民讨伐王世充。当时屈突通的两个儿子们都在洛阳,皇帝说:“现在把向东征讨的重任交给你,你的两个儿子该如何安排呢?”屈突通说:“臣老了,不足以担当如此乏重任了。但是过去陛下您释放了我这个俘虏,给我恩惠与礼遇,来使我获得了新生,这个时候,我就应当发誓以死报效国家。现在出征,我正应该担当先导,而我两个儿子的生死自有他们自己的命运,我终不会因一己之私来损害公义的。”皇帝叹息道:“忠烈之人以死殉节(的情况),我今天见到了!”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