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1.不得抄袭或套作.2.自选角度.自拟题目.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4.不少于800字.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C(A削xuē足适履          B狙jū击  窠kē臼    D愤懑mèn   引咎辞职)

2.D 罪不容诛:罪大恶极,处死都不能抵偿。

(A.“传承”意为“传授和维承”,不合语境。此处应为“传达”或“传递”。C.花团锦簇:花成团,锦成簇。形容色彩缤纷,绚丽多彩的景象。这里当用“花枝招展”。D.并:连接词、词组或分句,表示递进关系,相当于“而且”,这里当用“与”或“和”。表示并列关系。)

3.D(A项“演好戏”歧义。B项不合逻辑,递进关系错了。C项“群情”“都”重复。)

4.C(A总忘不了黄宪虹说的“何物羡人,二月杏花八月桂;有谁催我;三更灯火五更鸡”的联句。B“生存,还是毁灭?”莎士比亚的这句名言揭示出一个最基本的哲学命题,那就是人的生存价值是什么。D只占全班十分之二三;)

5.C(原文的:“大行其道”才能对应其“扩张”)

6.B(原文是“由松变紧”)

7.A(B只会累积危机,不会避免危机;C只能表明危机由谁承受;D危机已经发生)

8.B(危:跌倒,与“颠”同义。)

9.A(A反问语气;B.表目的;表原因 C.取独;提宾标志 D.顺承连词;递进连词)

10.B(①②为“盲者盍尝盲”的表现)

11.A(“观察世界应该举一反三,学会推理”并非盲者说这句话的目的。)

12.①您不替自己悲哀却为我悲哀,不安慰自己却安慰我!(3分)

②因此我记下他的话,希望使看到的人能感到心有所愧。(3分)

13.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4分,3个一分)

译文:子夏的学生向子张寻问怎样结交朋友。子张说:“子夏是怎么说的?”答道:“子夏说:‘可以相交的就和他交朋友,不可以相交的就拒绝他。’”子张说:“我所听到的和这些不一样,君子既尊重贤人,又能容纳众人;能够赞美善人,又能同情能力不够的人。如果我是十分贤良的人,那我对别人有什么不能容纳的呢?我如果不贤良,那人家就会拒绝我,又怎么能的拒绝人家呢?”

14.(1)答:这首曲子的一、二句中用了“来”“去”二字,好在既写出了山的动态,又写出了山色变化,更表现了云山的浑然一体。(3分)

(2)答:从这首曲子勾画的山中行乐图中可以看到诗人相机而退,隐居山野的恬淡自适心情,以及静穆自守,自由自在,轻舒飘逸的气度。(3分)

15.(1)渺沧海之一粟  赤壁赋(2)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3)悟言―室之内  放浪形骸之外(5分,每空1分) 

16.B (A马连良是向茹莱卿等学艺;而为谭鑫培等配戏;C因果关系不成立,“新鲜、动听”的原因是“每个字安排得都很得当”;D给人们一种特有的艺术享受的是马连良的韵白。)

17.(3分)不能。两个例子分别从不同角度说明吐字运腔要从人物出发。(1分)第一例,强调体会人物的不同心境(1分),第二例,强调注意人物的不同身份。(1分){亦可先分后总)

18.(6分)①多方学习(或:多师,兼收并蓄)。他曾向茹莱卿、叶春善,王月芳等学艺。②大胆改革。他在《借东风》中前饰鲁肃,后饰孔明,使这出戏后来成了“马派”的代表作。或:他突破了传统句法,把每个字安排得都很得当,唱腔有“味儿”。③练基本功。他掌握了戏曲表演艺术唱、念、做、打等各种手段,具备了无比宽广的舞行表现力,使之得以表现

 

类型繁多的舞台人物。④形成特色。马连良在舞台上做功很“帅”。或:马连良的唱腔有“味儿”。或:马连良的舞台念白很有特色。(答出一点2分,观点1分,材料1分,答出两点4分,答出三点即可满分。)

19.为作品定下了悲剧的基调,预示了作品情节的扑朔迷离,也为师傅雨中送伞埋下了伏笔。(3分)

20.①真的没有学到家。只学到了用刀之法,却没有学到为人之道;不懂学艺先学做人的道理,更不懂得“力法乃精、气、神所致”的武术真谛;②担心。因为徒儿重艺轻德,这样不仅不能修得真功夫;甚至会成为武林祸害;因而师傅已在心中决定要惩治徒儿,这样说,为把伞变成武器作准备。小说也正是以此引出“削伞”的情节,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引出悲剧结局的。(3分)

21.①伞,凝结了师徒之情;②伞,又终结了师徒之义;③一把普通的伞,在师傅手中,能轻易化作一招毙命的利器,体现了师傅所谈的“刀法乃精、气、神所致”变化随心的刀法真谛。④结尾处的这场较量,其实已是人格武品的较量,通过师徒对伞的处理,高下已分。⑤以伞为线索。⑥以小见大,深化主题。(每一小点1分,共6分;意思答对即可。)

22.①学艺要先学做人。徒儿成功,便要过河拆桥,算计师傅,岂料师父更有一手,将徒儿击毙,这就是高低之分。一个徒儿,只学武功,无人格可言,此人必败。学武功,首先要学会做人。历史上功成身败的例子还少吗?现代社会只重技能,不重人品,亦难立足社会。②教徒应先教做人。老师傅功深德高,但教徒不力,使徒儿学了武艺却没有修得武德,也没有领会刀法真谛,被迫要亲手将爱徒击毙,这是为师的失败。现代教育同样要警惕只教书不育人的错误倾向。③哲学人格大于武功。中国武术博大精深,处处闪烁着中国文化的芬芳。中国武术既能强身健体,又能击敌和自卫,更含深深的哲理和人生哲学。学中国武术岂能只学眼花缭乱的刀光剑影,只有哲理和武功结合学武功和学做人并重,才能学到真功夫,才能达到高境界。④人不能失其本心。饮水思源,知恩图报这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忘恩负义,没有“感恩”之心的人,往往会失其本心,疯狂追名逐利,结果没有几个不身败名裂的。(4分)

23.参考答案:不同思想文化间的交流碰撞与融合(答“新思想文化的传播”、“外来思想文化的引进”等可得2分)

24.(1)知道梅艳芳的越来越多了,知道梅兰芳的越来越少了(1分)(类似均可)

(2)这反映了传统、经典文化遭冷遇而流行、时尚文化受青睐的社会文化现象,这是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人们的文化价值观逐渐失衡造成的,我们应大力提倡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3分)

25.参看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文言文译文:

乡里有个盲人少年,从事占卜职业,(他)善于弹琴。邻居某人,招呼并安慰他道:“您年龄多少啊?”(回答)说:“年纪十五岁。”“从什么时候失明的啊?”(回答)说:“三岁。”“那么您这失明就十二年啦!昏昏然行走;黑忽忽朝前赶。不知道天地的大、日月的光、山高水流、容貌美丑、宫殿的宏伟壮丽,岂不是非常可悲的吗?我因为这才安慰你啊。”

盲人笑着说:“如您所言,这是只知盲人的盲,却不知不瞎的人全都是瞎子啊。盲人何尝就有啊?我眼睛虽看不见,四肢和身体各个部位都(行动)自如啊,因为眼睛不乱动啊。对于人来说,听他的声音就知道他的姓氏;琢磨他的话知道他的对与错。(我)行走(时),判断道路的平陡来决定走时快慢,也没有掉跤的忧患。进入自己所精通的职业,不让自己精神在不急的事务中疲劳,不在没有益处的事上使用自己的力气,出外就推销自己的技能用来养饱自己的肚子。如此这般久了就成习惯了,我对眼睛看不见并不感到烦恼。当今(这)世上的人,喜欢作不合礼教的装扮,喜欢做无用的观看。事情来临了却看不见,看见了又无法远离(它);

贤明蠢笨的品质不能辨别;邪恶端正在面前不能分辨;利害(冲突)来了不能审时度势;治理和动乱的缘故不能识别;诗书摆在面前,(现实)事物跟着(身)后,终日看到它们却不得其要领;倒行逆施,(昏昏然)无所适从地绊倒跌倒却不知道觉悟,最终跳进罗网、跌入陷阱的人比比皆是。老天已经够偏爱人的了,给予人们运动认识的器官,而人们却失去了老天爷给那些本能给人们的本意。动不动就用这些本能来陷自身于被动的;难道只是眼睛吗!我要说昏昏然行走,黑忽忽朝前赶(的人),天下谁不瞎啊?瞎的人只有我吗?我正轻蔑地顾盼,说你等不够资格有辱我(的眼睛)看上一眼的。您不替自己悲哀却为我悲哀,不安慰自己却安慰我!我正转而为您悲要安慰您啊。”

(邻居)某人没有(言辞)来作答。他闲暇时来拜访我,讲了盲者的那段话。我听了之后感到惊异,说;“古代由盲人担任的乐官和太史负责讽谏教化;少师进献箴言,盲人乐师朗诵诗歌;像晋国的师旷和郑国的师慧就是这种人。这个盲者,难道不是那一类人吗?”因此我记下他的话,希望使看到的人能感到心有所愧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