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植物细胞内和大棚内CO2浓度变化有关的细胞器是: . (2)一昼夜中CO2浓度最高和最低的时间点分别是a 时和b 时.这两个时间点的含义是在此时的光照强度下. . (3)植物叶片干重最大的时间点是 . (4)在植株正常生长的情况下.图中的A 点应 D 点(填“小于 .“等于 .“大于 ). (5)该大棚采用无土栽培技术.无土栽培的营养液主要是大量矿质元素的离子和水.但营养液的浓度不能太高.为什么? . II.在1937 年植物生理学家希尔发现.将叶绿体分离后置于试管中.在试管中加入适当的野氢受体冶.如二氯酚吲哚酚.那么照光后便会使水分解并放出氧气.这个反应被称为“希尔反应 .反应的过程如下(注:DCPIP 是一种可以接受氢的化合物.在氧化态时是蓝色.在还原态时是无色.) 光能叶绿体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1分)图1为某植物所在密闭大棚内一昼夜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图2表示该植物在温度为A时光照强度分别为abcd时单位时间内气体的变化情况。图325时,ab两种植物CO2吸收量随光照强度的变化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乙丙段植物叶肉细胞中合成ATP的场所有____________,甲、乙、丙、丁中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的是___________,对应图2中的__________(用abcd表示)点。光照强度为d时,植物光合作用需要从外界吸收__________个单位CO2

2)图3中,对于b植物,假如白天和黑夜各12小时,平均光照强度在___________klx以上植物才能生长。对于a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最适温度为2530。若使温度提高到30(其他条件不变),图中PM点移动方向为:P__________?? M_____________

3)要测得植物在温度为A、光照强度分别为d时的真正光合作用速率,至少需要设计两组实验:一组将植物置于________条件下,测得呼吸作用速率,可在装置中放置NaOH溶液,导致装置压强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另一组将同种生长状况相同的植物置于光照强度为d的密闭环境中,可在装置中放置NaHCO3溶液或CO2缓冲溶液,所测得数值为________

4)该植物细胞吸收18O2,放射性元素__________(能或不能)出现在植物呼吸作用产生的CO2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下图表示某植物叶肉细胞内发生的生理过程,其中A至H代表物质,据图回答:

(1)D是__________。用___________方法,可以研究B的去向。__________(字母代号)直接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场所Ⅱ是____________________。多种化学反应能够互不干扰地在场所Ⅰ、Ⅱ、Ⅲ内进行,是由于____________(结构)的分隔作用。

(3)为了探究光照强度和CO2浓度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某校同学们进行了下列有关实验探究。以下是两组同学用相同方法、相同装置对A、B两种植物进行探究得到的实验结果。

乙组:B植物在不同条件下单位时间内O2释放量(mL)

CO2

浓度

灯泡的功率(单位:W)

20

50

75

100

200

300

0.1%

2.6

9.1

19.2

55.7

75.6

102.6

0.03%

1.8

8.4

18.9

54.2

75.2

101.8

甲组:A植物在不同条件下单位时间内O2释放量(mL)

CO2

浓度

灯泡的功率(单位:W)

20

50

75

100

200

300

0.1%

3.4

16.0

28.2

40.5

56.5

56.5

0.03%

2.3

11.2

19.8

27.6

27.5

27.6

分析上述实验结果,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阳光不充足的地区,大棚种植A、B两种植物时,光照将最可能成为限制     植物正常生长的主要因素。

②分析上表数据可以看出,当A植物在灯泡功率为200W、CO2浓度为0.03%时,采取

              措施能显著提高光合作用强度。

③A植物在CO2浓度为0.1%时,若将灯泡功率逐渐增大至400W,请预测O2释放量的变化趋势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科研组对密闭大棚内番茄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进行了研究。绘出了单株番茄光合作用强度与种植密度的关系图(甲)和M点对应情况下的大棚内一天中的CO2含量的变化图(乙)。用红外测量仪在恒温不同光照下测得右表数据(实际光合量用葡萄糖表示)和植株呼吸作用释放CO2为0.6umol/h。请回答:

外界CO2

浓度(umol/h)

实际光合量

(umol/h)

1.2

2.4

3.6

4.8

光照强度

1klx

0.1

0.1

0.1

0.1

2klx

0.27

0.44

0.61

0.78

(1)若给大棚中的番茄植株一定量的H218O,则在适宜光照下,一段时间后可在番茄植株叶片细胞中的___________等有机物中检测到18O。

(2)在甲图中,与M点相比,N点限制单株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外界因素是            。研究中还发现,不仅单株番茄光合作用强度与种植密度呈负相关关系,番茄植株的生长也与种植密度呈负相关,番茄生长的调节方式是           ,与番茄果实发育最密切的激素是            

(3)在图乙中DE段时,植株叶肉细胞中产生[H]和ATP的场所是__________,该段曲线形成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光照强度为1klx时,番茄植株的实际光合量都为0.1umol/h,这与图乙中__________点对应的光合作用情况类似。

(5)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植物对CO2的转换率(单位时间内植物吸收的CO2与外界CO2浓度的比)为定值。光照强度为2klx实际光合量为0.27umol/h时,植物对CO2的转换率为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11分)某科研组对密闭大棚内番茄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进行了研究。绘出了单株番茄光合作用强度与种植密度的关系图(甲)和M点对应情况下的大棚内一天中的CO2含量的变化图(乙)。用红外测量仪在恒温不同光照下测得右表数据(实际光合量用葡萄糖表示)和植株呼吸作用释放CO2为0.6umol/h。请回答:

外界CO2浓度(umol/h)
实际光合量(umol/h)
1.2
2.4
3.6
4.8
光照强度
1klx
0.1
0.1
0.1
0.1
2klx
0.27
0.44
0.61
0.78
(1)若给大棚中的番茄植株一定量的H218O,则在适宜光照下,一段时间后可在番茄植株叶片细胞中的___________等有机物中检测到18O。
(2)在甲图中,与M点相比,N点限制单株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外界因素是           。研究中还发现,不仅单株番茄光合作用强度与种植密度呈负相关关系,番茄植株的生长也与种植密度呈负相关,番茄生长的调节方式是    ,与番茄果实发育最密切的激素是   
(3)在图乙中DE段时,植株叶肉细胞中产生[H]和ATP的场所是_________           
(4)当光照强度为1klx时,番茄植株的实际光合量都为0.1umol/h,这与图乙中_____点对应的光合作用情况类似。
(5)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植物对CO2的转换率(单位时间内植物吸收的CO2与外界CO2浓度的比)为定值。光照强度为2klx实际光合量为0.27umol/h时,植物对CO2的转换率为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科研组对密闭大棚内番茄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进行了研究。绘出了单株番茄光合作用强度与种植密度的关系图(甲)和M点对应情况下的大棚内一天中的CO2含量的变化图(乙)。用红外测量仪在恒温不同光照下测得右表数据(实际光合量用葡萄糖表示)和植株呼吸作用释放CO2为0.6umol/h。请回答:

外界CO2
浓度(umol/h)
实际光合量
(umol/h)
1.2
2.4
3.6
4.8
光照强度
1klx
0.1
0.1
0.1
0.1
2klx
0.27
0.44
0.61
0.78
 

(1)若给大棚中的番茄植株一定量的H218O,则在适宜光照下,一段时间后可在番茄植株叶片细胞中的___________等有机物中检测到18O。
(2)在甲图中,与M点相比,N点限制单株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外界因素是           。研究中还发现,不仅单株番茄光合作用强度与种植密度呈负相关关系,番茄植株的生长也与种植密度呈负相关,番茄生长的调节方式是          ,与番茄果实发育最密切的激素是            
(3)在图乙中DE段时,植株叶肉细胞中产生[H]和ATP的场所是__________,该段曲线形成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光照强度为1klx时,番茄植株的实际光合量都为0.1umol/h,这与图乙中__________点对应的光合作用情况类似。
(5)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植物对CO2的转换率(单位时间内植物吸收的CO2与外界CO2浓度的比)为定值。光照强度为2klx实际光合量为0.27umol/h时,植物对CO2的转换率为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6 分)

1―5ACDCB  6―10DABAD  11―13BDA

二、选择题(本大题包括8 个小题,每小题6 分,共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有的小题有多个正确选项,全部选对的得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 分)

14.B   15.C   16.AD   17.BD   18.B   19.D   20.D   21.D

三、非选择题

22.(a)(6 分)不是; s 与t 不呈线性关系; 减小长木板的倾角. (每空2 分)

   (b)(12 分)(1)R3. R2. E. (4 分,少一个扣1 分)

   (2)13.3Ω. (4 分)

   (3)滑动变阻器断路; R2断路或R3短路. (4 分,少一种情况扣1 分)

23.(16 分)(1)小球通过P 物体的平均时间:

t =(0.019 + 0.020 + 0.021 + 0.021 + 0.019)/5 = 0.020s 2 分

由已知可知小球刚到达P 的顶端的速度: V1 = h/t = 1.2/0.020 = 60m/s 2 分

则楼顶距P 物体顶端的距离:  4 分

   (2)由(1)可知,设小球到达物体P 顶端速度为v2,则:  3 分

设下抛初速度为v0,则: 3 分

由以上两式可得: 2 分

24.(18 分)(1)要使滑块A 能以与B 碰前瞬间相同的速度与C 碰撞,必须使小球B 受A 撞击后在竖直平面内完成一个完整的圆周运动后从左方撞击A,使A 继续向右运动。

设A 从距水平面高为H 的地方释放,与B 碰前的速度为v0

对A,由机械能守恒得:  ①2 分

向心力 2 分

设小球B 通过最高点的速度为vB,则它通过最高点的条件是:2 分

小球B 从最低点到最高点机械能守恒:   ③2 分

联立①②③得H

评价说明:如果于式中的“≤”、④式中的“≤”写成“=”,又没有用文字表明是极值的,该式为零分

   (2)从这个高度下滑的A 与C碰撞前瞬间速度   ⑤2 分

设A 与C 碰后瞬间的共同速度为v,由动量守恒:  ⑥ 2 分

20090401

   ⑦   3分

       由⑤、⑥、⑦式得:…………1分

25.(20 分)设粒子质量、电荷量、入射速度分别为m、q 和v0,则电场的场强E和磁感强度B必须满足下述条件: qE = qBv0    ①   1 分

          ②    1分

       在只有电场时,入射粒子以与电场方向相同的加速度a=qE/m ③

做类平抛运动,运动到x = R0 的平面所用时间:  ④

到达x = R0 的平面时速度在竖直方向的分量v1= at    ⑤

由以上各式可得vy = v0     ⑥  3 分

此时粒子的速度   ⑦

速度方向与x 轴的夹角为    ⑧  2 分

粒子与x 轴的距离为   ⑨  3分

   (2)撤去电场加磁场后,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设运动半径为R,则:

        ⑩

       由②⑦⑩可得:   2分

运动轨迹如图,其中C 为圆心,由几何知识可得C 点坐标为:

   4分

   (能画出轨迹图的给2分)

       过C作轴的垂线,垂足为D,在中,

      

   3分

M点的横坐标为

   1分

26.(16 分,每空2 分)

   (1)石墨碳―子在层内以共价键形成平面网状结构,而层间仅以范德华力结合

 

   (3)三角锥型

 

   (4)将褪色后的溶液加热,若恢复红色,则通入的为SO2,若不恢复红色,则为Cl2

   (5)NH3 + 3Cl2 = NCl3 + 3HCl    

27.(12分)(1)Fe2O3 (2 分)

   (2)先有白色沉淀,迅速转变成灰绿色,最后转变成红褐色沉淀(2 分)

   (3)10KOH + 3Cl2 + 2Fe(OH)3 = 2K2FeO4 + 6KCl + 8H2O (3 分)

   (4)1(1 分)3 (1 分)

   (5)2Fe3+ + SO2 + 2H2O = 2Fe2+ + 4H+ + SO42- (3 分)

28.(14 分)

   (1)①AlN +NaOH +H2O=NaAlO2+NH3↑(3 分)

       ②0.615 (3 分)③c (2 分)④丙(2 分)

   (2)1.92 (4 分)

解析:n(O2)=0.09mol,混合气体的Mr = 30,则混合气体中一定含CO,而不含氧气,即为CO 和CO2 的混合物:设CO 为x mol,CO2 为y mol

      

      

29.(18 分)

 

   (4)

 

   (5)                (2分)  氧化反应(1分)

30.(20 分)

       I(10 分,每空2 分)

   (1)叶绿体和线粒体   (2)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  (3)b    (4)大于

   (5)如果培养液浓度高于作物根细胞液浓度,根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失水而使植物萎蔫。

       II(10 分)

   (1)方法步骤:第三步:①向3 支试管各加入1% DCPIP 溶液0.5mL (只要适量即可给分);1 号试管中加入叶绿体悬浮液5mL,照光处理;

②2 号试管中加入叶绿体悬浮液5mL,用锡箔纸包紧试管遮光处理;

③3 号试管中加入0.5mol/L 蔗糖溶液5ml (加蒸馏水该步不给分),照光照处理(每支试管的处理给2 分,共6 分)。

   (2)结果及结论:1 号试管中的上清液无色,2 号、3 号试管中的上清液蓝色;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光能和叶绿体。(2 分)

   (3)排除叶绿体颜色的干扰(2 分)。

31.(22 分)I(每个2 分,共10 分)

   (1)A D   (2)aaXBY   II-8    (3)1/3

       II(每空2 分,共12 分)(1)bbTt 非等位基因的分离

   (2)9:3:4

   (3)相同

   (4)25%   Bbtt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