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曲线①在M处达最小值是因为位于高纬度且位于极昼与非极昼区的分界线处.在极昼区.由于阳光普照.随着纬度增大.气温还会升高.冬至日这一天.南回归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度.比迟到附近的正午太阳高度还大.曲线③的最高值在季节相反的另一半球的相应纬度为低气压. 读下图我国两个地区全年水分盈亏图.回答7―8题.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下面是冬至日某经线的气温、气压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题。

. 图中曲线①②③分别代表              (   )

A. 气温、正午太阳高度、气压            B. 气压、气温、正午太阳高度

C. 下午太阳高度、气温、气压            D. 气温、气压、正午太阳高度

. 该经线可能是             (   )

  A. 30°E             B. 120°E             C. 100°W              D. 60°W

. 关于图中曲线①②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曲线①在M处达最小值的原因是受沿岸寒流的影响

B. 这一天,曲线②在全球的分布规律是纬度越高值越小

C. 曲线③在N处达最小值的主要原因是温度低

D. 曲线③的最高值在季节相反的另一半球的相应纬度也存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下图是冬至日某经线的气温、气压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

图中①、②、③曲线分别代表

A.气温、正午太阳高度、气压  B.气压、气温、正午太阳高度

C.正午太阳高度、气温、气压  D.气温、气压、正午太阳高度

该经线可能是

A.30°E  B.120 °E  C.100°W  D.60°W

关于图中①、②、③曲线说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曲线①在M处达最小值的原因是受沿岸寒流的影响

B.这一天,曲线②在全球的分布规律是纬度越高值越小

C.曲线③在N处达最大值的主要原因是温度低

D.曲线③的最高值在季节相反的另一半球的相应纬度也存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图3是冬至日时某经线的气温、气压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下面试题。

正午太阳高度气温(℃)气压(hPa)

图3中①、②、③曲线分别代表       (    )

A.气温、气压、正午太阳高度 B.气压、气温、正午太阳高度

C.正午太阳高度、气温、气压 D.气温、正午太阳高度、气压

该经线最可能穿过下列哪个地区       (    )

A.非洲东部 B.巴西高原 C.阿拉斯加 D.内蒙古高原

关于图中①、②、③曲线说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曲线①在M处达最小值的原因是受沿岸寒潮的影响

B.曲线①和曲线②在北半球中纬度呈正相关关系

C.这一天,曲线②在北半球达到最高值

D.曲线③在N处达最大值的主要原因是海拔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下图是冬至日某经线的气温、气压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①、②、③曲线分别代表                         

A.气温、正午太阳高度、气压 B.气压、气温、正午太阳高度

C.正午太阳高度、气温、气压 D.气温、气压、正午太阳高度

2.该经线可能是

A.30ºE B.120 ºE    C.100ºW     D.60 ºW

3.关于图中①、②、③曲线说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曲线①在M处达最小值的原因是受沿岸寒流的影响

B.这一天,曲线②在全球的分布规律是纬度越高值越小

C.曲线③在N处达最大值的主要原因是温度低

D.曲线③的最高值在季节相反的另一半球的相应纬度也存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该图是冬至日某经线的气温、气压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曲线分别代表  (   )

A.气压、气温、正午太阳高度
B.气温、正午太阳高度、气压
C.正午太阳高度、气温、气压
D.气温、气压、正午太阳高度
【小题2】关于图中①、②、③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曲线①在M处达最小值的原因是因为该地气温很低。
B.这一天,曲线②在全球的分布规律是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C.曲线②的最高值由该经线的经度决定
D.曲线③在N处达最大值的主要原因是温度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