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地处赤道低压带,受西南暖湿气流影响.西南风与海岸线垂直,沿岸暖流经过,高原山地抬升.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2008年1月10日到2月8日,我国南方地区十多个省级行政区经历了四次低温、雨雪以及冰冻天气过程。这次气象灾害在很多地方都为50年一遇,部分地区的灾害甚至为百年一遇。

材料二   截至2009年1月19日,河北、山西、安徽、河南、山东、陕西、甘肃等7省冬小麦区受旱面积达1亿多亩,因旱灾饮水困难人口196万人,大牲畜67万头。

b

(1)粤北和湖南郴州地区(如图)是冰冻雪灾的重灾区,其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有                      (选择填空)。

A.受副热带高压持续控制               B.受西南暖湿气流影响,水汽较充足

C.位于南岭北部,地势较高           D.大气环流稳定,造成持续的低温环境

E.位于平原地区,积雪深厚           F.恰逢春节广州返乡旅客高峰期

(2)据报道,08年上海新茶上市较往年晚得多,并且价格偏贵,试分析原因。

(3)今年春季北方的旱灾与去年冬季北方暖冬少雪有很大关系。根据所学地理知识,谈谈“瑞雪兆丰年”蕴含的地理原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8年1月10日开始,我国南方地区出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罕见的长时间、大范围、高强度的低温、雨雪和冰冻天气。极端低温雨雪天气对湖北、湖南、江西、贵州、安徽等省的交通、电力、农业、供水、通信等造成巨大影响,灾情十分严重。

材料二

(1)受冰冻雨雪影响最突出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这次冰冻雪灾引起输变电线路损坏,造成京广线部分路段因停电而中断,导致广州火车站数十万北上返乡旅客滞留。广州火车站积极采取措施,引导旅客东走广深线转        线,西走广廉(江)线、黎湛线、湘桂线和             线.再选择合适的方式和路线返乡。

(2)粤北和湖南郴州地区(如图)是冰冻雪灾的重灾区,其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有

(选择填空)。

A.受亚洲高压持续控制               B.受西南暖湿气流影响,水汽充足

C.位于南岭北部,地势较高           D.大气环流异常稳定,造成持续的低温环境

E.位于平原地区,积雪深厚           F.恰逢春节广州返乡旅客高峰期

(3)极端低温雨雪天气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但它也有有利的一面。“瑞雪兆丰年”,就是说冬季雨雪多预示着来年农业生产可能会获得大丰收。根据所学地理知识,谈谈其中的科学道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利马(秘鲁首都)是世界著名的“旱城”:街道上没有排水沟渠,房屋也没有雨檐,百货店中也没有雨具出售。但一年之中,约有半年是大雾弥漫季节。浓雾移动时,如霏霏细雨,当地人称这种浓雾为毛毛雨。结合利马及周边区域图,回答问题。

1.利马多大雾天气,主要原因是

A.受沿岸暖流影响,空气湿度大

B.地处低纬地区,空气对流强烈,水汽上升冷凝

C.地处低纬地区,又受沿岸寒流影响,下层空气易冷凝

D.位于沙漠地区和盛行西风的迎风坡,空气中尘粒多,水汽易凝结

2.关于图中甲、乙两处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气候类型不同,甲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乙为热带雨林气候

B.气候类型相同,都是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而形成的热带雨林气候

C.甲处气候是在地形、东南信风与暖流的共同影响下形成的

D.乙处气候是因其位于热带低地,且受东南、东北信风带来的水汽影响而形成的

3.与乙处所在气候区比较,丙处所在气候区的昼夜温差较大,主要是因为丙处

A.白天大气的反射作用弱,晚上大气保温作用弱

B.白天大气的吸收作用强,晚上大气保温作用弱

C.裸地面积广,晚上大气保温作用强

D.蒸发量大,云量多,大气保温作用强

4.丁地位于赤道附近,但年平均气温仅为13~14℃,主要原因是

A.受沿岸寒流影响

B.地势高,气温相对较低

C.地处热带丛林,植被对气候的调节作用明显

D.终年受赤道低压带影响,雨天多,云雾多,太阳有效辐射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利马(秘鲁首都)是世界著名的“旱城”:街道上没有排水沟渠,房屋也没有雨檐,百货店中也没有雨具出售。但一年之中,约有半年是大雾弥漫季节。浓雾移动时,如霏霏细雨,当地人称这种浓雾为毛毛雨。结合利马及周边区域图,回答问题。

【小题1】利马多大雾天气,主要原因是

A.受沿岸暖流影响,空气湿度大
B.地处低纬地区,空气对流强烈,水汽上升冷凝
C.地处低纬地区,又受沿岸寒流影响,下层空气易冷凝
D.位于沙漠地区和盛行西风的迎风坡,空气中尘粒多,水汽易凝结
【小题2】关于图中甲、乙两处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气候类型不同,甲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乙为热带雨林气候
B.气候类型相同,都是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而形成的热带雨林气候
C.甲处气候是在地形、东南信风与暖流的共同影响下形成的
D.乙处气候是因其位于热带低地,且受东南、东北信风带来的水汽影响而形成的
【小题3】与乙处所在气候区比较,丙处所在气候区的昼夜温差较大,主要是因为丙处
A.白天大气的反射作用弱,晚上大气保温作用弱
B.白天大气的吸收作用强,晚上大气保温作用弱
C.裸地面积广,晚上大气保温作用强
D.蒸发量大,云量多,大气保温作用强
【小题4】丁地位于赤道附近,但年平均气温仅为13~14℃,主要原因是
A.受沿岸寒流影响
B.地势高,气温相对较低
C.地处热带丛林,植被对气候的调节作用明显
D.终年受赤道低压带影响,雨天多,云雾多,太阳有效辐射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利马是世界著名的“旱城”:街道上没有排水沟渠,房屋也没有雨檐,百货店中也没有雨具出售。但一年之中,约有半年是大雾弥漫季节。浓雾移动时,如霏霏细雨,当地人称这种浓雾为毛毛雨。

1.利马多大雾天气,主要原因是             

A.受沿岸暖流影响,空气湿度大            

B.低纬地区,空气对流强烈,水汽上升冷凝

C.地处低纬地区,又受沿岸寒流影响,下层空气易冷凝

D.位于沙漠地区和盛行西风的迎风坡,空气中尘粒多,水汽易凝结

2.关于图中甲、乙两处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气候类型不同,甲为亚热带湿润气候,乙为热带雨林气候       

B.气候类型相同,都是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而形成的热带雨林气候

C.甲处气候是在地形、东北信风与暖流的共同影响下形成的       

D.乙处气候是因受赤道低压控制,且受东南信风和东北信风影响下形成的

3.与乙处所在气候区比较,丙处所在气候区的昼夜温差较大,主要是因为丙处

A.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晚上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  

B.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晚上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  

C.裸地面积广,晚上大气保温作用强        

D.靠近赤道,蒸发量大,云量多,大气保温作用强               

4.丁地位于赤道附近,但年平均气温仅为13~14℃,主要原因是

A.受沿岸寒流影响    

B.地势高,气温相对较低

C.地处热带丛林,植被对气候的调节作用明显

D.终年受赤道低压带影响,雨天多,太阳有效辐射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