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坐在里边竟写不出东西来 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D

B

C

D

A

A

C

B

C

D

D

A

 

13.(1)阴阳协调,不仅仅使某一类生物生长;甘露和及时雨,不仅仅偏爱某一生物。(得分点:“长”,使……生长;“时雨”,应时/按时节而下的雨;“私”,偏爱,偏私。)(2)以前我用尽心力与智慧,还不能知道可以把国家托付给谁。(得分点:“臣”,谦称,我;尽、竭:形容词用作动词,用尽;“之”,指代可以担任丞相的人选。)(3)管仲恭敬地答应了,说:“您打算让谁担任丞相呢?”(得分点:“敬诺”,恭敬地答应;“谁欲相”,宾语前置;“相”,使动用法,让……担任丞相。)

14.“治理天下要以公为贵”(以公心为贵)或“治理天下要出于公心”。(3分,只答“贵公”给1分)

15.答案要点:①借景抒情,以风雨暗寓(象征)现实处境,含蓄地表达出诗人被诬遭贬的怨愤;②通过“横笛斜吹”的动作描写,勾勒出诗人的狂放不羁之态,表现出对现实无言的反抗;③“横”“斜”二字,精练传神,不平之气,跃然纸上;④一个“醉”字,看似描写醉态,实则表现出诗人旷达外表下隐藏着的无尽悲愤;⑤“簪花倒冠”,借用典故,刻画诗人的佯狂之态,酣畅淋漓地表现出对自身遭遇的愤慨。(答对一点记1分)

16.(1)盘飧市远无兼味  樽酒家贫只旧醅(2)①输来其间 鼎铛玉石 金块珠砾 弃掷逦迤  ②侣鱼虾而友麋鹿  驾一叶之扁舟  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

17.①在舒适的环境里,容易产生享受生活的强烈欲望,使心灵松弛。(2分)②写作时的状态应该与世隔绝,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漫游,写作应是精神孤独者的文字放纵。(2分)

18. ⑴照应文题中的“花木深”;(1分) ⑵说明大自然有着自在又松弛的美,能平息写作时心灵的风暴;(1分) ⑶为后文的议论作铺垫(张本),(1分)引出作者对木屋意义的认识以及奇妙的感受。(1分)

19. (1)作者的生活环境;(2)不完美、不理想的现实生活。

20.(思想上)“我们”往往都是理想主义者;(1分)(行为上)“我们”总是用理想来要求现实,切入现实;(2分)“我们”即或被现实击倒但仍然不放弃写作,不放弃对理想的追求。(2分)

21.鉴赏提示:(1)①先抑后扬,跌宕生姿。作者先写搭建木屋,布置木屋,放弃木屋是抑;后写木屋中植物自由生长,在木屋中享受自在松弛之美,赞扬木屋,是扬。先抑后扬,情感波澜顿生。②双线交织,形散神聚。文章对木屋的叙写为明线,对木屋的情感变化为暗线。明暗交错,形散神聚,主旨突出。③首尾呼应,结构完整。文章以忽发奇想在阳台上搭木屋发端,以坐在木屋中抒情作结,首尾呼应,结构完整。

(2)①上下结合,动静结合,点面结合,多角度描写小屋中的景象。②运用摹形、绘色、拟声等手段,描绘多种感觉形象。③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借代等,描写小屋中的景象,语言极富表现力。

(3)①用语生动传神,如“蹿”“撕”“斜”“挽”等;②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拟人、比喻、借代等)。

22.参见2007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及2008年《高考大纲》的有关要求。

附参考译文:

从前,古代贤明的君王治理天下,一定会把公正摆在首位,只要公正了,天下就太平了。天下太平产生于大公无私。看看上古的记载,得到天下的人很多,他们都是因为公正而得到天下,而他们失去天下一定是因为偏私。大凡君得以做君,都缘于公心。所以《尚书?鸿范》篇里说:“不偏私,不结私党,君王之道平坦广阔;没有偏颇,一切遵照君王的旨意;没有私人爱好,遵守君王的法度;不做坏事,按照君王指的路走。”

天下并不是一个人的天下,而是天下人的天下。阴阳的协调,不仅仅使某一类生物生长;甘露和及时雨,不仅仅偏爱某一生物;万民的君主,不偏私某一个人。伯禽被封为鲁国国君,将要去封地时,向周公请教治理鲁国的方法,周公说:“为民谋利而不要为自己谋利。”楚国有个人遗失了弓箭,却不肯去寻找,他说:“楚国人遗失了弓箭,一定是楚国人得到它,又何必找它呢 ?”孔子听到这话,说:“去掉‘荆’字就好了。”老聃听到孔子的话,说:“去掉‘人’字就好了。”所以老聃就是最大公无私的。天地是伟大的,使万物生长却不把它们视为自己的子女,哺育万物却不把它作为私有。万物都蒙受天地的恩泽,享受天地的好处,却不知道这些是从哪里来的,这就是三皇五帝的德政。

管仲得了重病,齐桓公前去慰问,说:“仲父您的病,更加沉重了,国内百姓都已经无法避讳这件事,(如果一旦发生不幸)我将把国家托付给谁呢?”管仲回答说:“以前我用尽心力与智慧,还不能知道可以把国家托付给谁。如今重病,命在旦夕,我怎么能说得出呢?”齐桓公说:“这是国家大事,希望仲父您教导我啊。”管仲恭敬地答应了,说:“您打算让谁担任丞相呢?”齐桓公说:“鲍叔牙可以吗?”管仲回答说:“不可以。我和鲍叔牙交情很好,鲍叔牙的为人清正廉洁,刚直不阿,看到不像自己(那样正直)的人,便不去亲近人家;一旦听到别人的过错,就终生不忘。”齐桓公说:“不得已的话,那么隰朋可以吗?”管仲回答说:“隰朋的为人,对胜过自己的贤人追慕不已,对赶不上自己的人则劝勉不息,(常常)以自己赶不上黄帝为羞愧,对赶不上自己的人表示同情。他对于国家,细枝末节不去过问;对于事物,份外的不去了解;对于人,不刻意去找小毛病。实在万不得已,就用隰朋。”一国的丞相,可是个大官。处于大官的位置,不要只看小事,不要耍小聪明。所以说高明的工匠不亲自砍削,高明的厨师不亲自陈列餐具,大勇的人不去私斗,正义的军队不进行劫掠。齐桓公厉行公正,摒弃个人爱憎,重用(同自己有仇的)管仲,终成五霸之首。徇私偏袒自己喜欢的人,任用竖刁而使自己的尸体生蛆,爬满屋子。

人年少的时候无知,长大就聪明了。所以如果聪明却出于私心,不如愚笨却出于公心。每天都醉醺醺的却要修饰衣服,谋求私利却要求树立公正,贪婪暴戾却要做天下的君主,即使舜也无法做到。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