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两列波将发生干涉现象.x=12.5m处的质点振动始终加强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选做题(请从A、B和C三小题中选定两小题作答,并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字母后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都作答,则按A、B两小题评分.)

A.(选修模块3-3)(12分)

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液体表面层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液体表面存在张力

B.扩散运动就是布朗运动

C.蔗糖受潮后会粘在一起,没有确定的几何形状,它是非晶体

D.对任何一类与热现象有关的宏观自然过程进行方向的说明,都可以作为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

⑵将1ml的纯油酸加到500ml的酒精中,待均匀溶解后,用滴管取1ml油酸酒精溶液,让其自然滴出,共200滴.现在让其中一滴落到盛水的浅盘内,待油膜充分展开后,测得油膜的面积为200cm2,则估算油酸分子的大小是  ▲  m(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⑶如图所示,一直立的汽缸用一质量为m的活塞封闭一定量的理想气体,活塞横截面积为S,汽缸内壁光滑且缸壁是导热的,开始活塞被固定,打开固定螺栓K,活塞下落,经过足够长时间后,活塞停在B点,已知AB=h,大气压强为p0,重力加速度为g

①求活塞停在B点时缸内封闭气体的压强;

②设周围环境温度保持不变,求整个过程中通过缸壁传递的热量Q(一定量理想气体的内能仅由温度决定).

B.(选修3-4试题)

⑴(4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泊松亮斑有力地支持了光的微粒说,杨氏干涉实验有力地支持了光的波动说。

B.从接收到的高频信号中还原出所携带的声音或图像信号的过程称为解调

C.当波源或者接受者相对于介质运动时,接受者往往会发现波的频率发生了变化,这种现象叫多普勒效应。

D.考虑相对论效应,一条沿自身长度方向运动的杆,其长度总比杆静止时的长度小

⑵如图所示,真空中有一顶角为75o,折射率为n =的三棱镜.欲使光线从棱镜的侧面AB进入,再直接从侧面AC射出,求入射角θ的取值范围为   ▲  

 

 

⑶(4分) 一列向右传播的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波速大小为0.6m/sP质点的横坐标x = 96cm。求:

①波源O点刚开始振动时的振动方向和波的周期;

②从图中状态为开始时刻,质点P第一次达到波峰时间。

C.(选修模块3-5)(12分)

⑴.氦原子被电离一个核外电子,形成类氢结构的氦离子。已知基态的氦离子能量为E1 =-54.4eV,氦离子能级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在具有下列能量的光子中,不能被基态氦离子吸收的是   ▲ 

A.60.3eV          B. 51.0 eV

C.43.2eV          D.54.4 eV

⑵一个静止的,放出一个速度为2.22×107m/s的粒子,同时产生一个新核,并释放出频率为ν=3×1019Hz的γ光子。写出这种核反应方程式   ▲   ;这个核反应中产生的新核的速度为  ▲  ;因γ辐射而引起的质量亏损为  ▲  。(已知普朗克常量h=6.63×10-34J·s)

⑶如图,滑块AB的质量分别为m1m2m1m2,置于光滑水平面上,由轻质弹簧相连接,用一轻绳把两滑块拉至最近,弹簧处于最大压缩状态后绑紧,接着使两滑块一起以恒定的速度v0向右滑动.运动中某时刻轻绳突然断开,当弹簧恢复到其自然长度时,滑块A的速度正好为零。则:

①弹簧第一次恢复到自然长度时,滑块B的速度大小为   ▲

②从轻绳断开到弹簧第一次恢复到自然长度的过程中,弹簧释放的弹性势能Ep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选做题(请从A、B和C三小题中选定两小题作答,并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字母后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都作答,则按A、B两小题评分.)

A.(选修模块3-3)(12分)

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液体表面层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液体表面存在张力

B.扩散运动就是布朗运动

C.蔗糖受潮后会粘在一起,没有确定的几何形状,它是非晶体

D.对任何一类与热现象有关的宏观自然过程进行方向的说明,都可以作为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

⑵将1ml的纯油酸加到500ml的酒精中,待均匀溶解后,用滴管取1ml油酸酒精溶液,让其自然滴出,共200滴.现在让其中一滴落到盛水的浅盘内,待油膜充分展开后,测得油膜的面积为200cm2,则估算油酸分子的大小是  ▲  m(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⑶如图所示,一直立的汽缸用一质量为m的活塞封闭一定量的理想气体,活塞横截面积为S,汽缸内壁光滑且缸壁是导热的,开始活塞被固定,打开固定螺栓K,活塞下落,经过足够长时间后,活塞停在B点,已知AB=h,大气压强为p0,重力加速度为g

①求活塞停在B点时缸内封闭气体的压强;

②设周围环境温度保持不变,求整个过程中通过缸壁传递的热量Q(一定量理想气体的内能仅由温度决定).

B.(选修3-4试题)

⑴(4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泊松亮斑有力地支持了光的微粒说,杨氏干涉实验有力地支持了光的波动说。

B.从接收到的高频信号中还原出所携带的声音或图像信号的过程称为解调

C.当波源或者接受者相对于介质运动时,接受者往往会发现波的频率发生了变化,这种现象叫多普勒效应。

D.考虑相对论效应,一条沿自身长度方向运动的杆,其长度总比杆静止时的长度小

⑵如图所示,真空中有一顶角为75o,折射率为n =的三棱镜.欲使光线从棱镜的侧面AB进入,再直接从侧面AC射出,求入射角θ的取值范围为   ▲  

 

 

⑶(4分) 一列向右传播的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波速大小为0.6m/sP质点的横坐标x = 96cm。求:

①波源O点刚开始振动时的振动方向和波的周期;

②从图中状态为开始时刻,质点P第一次达到波峰时间。

C.(选修模块3-5)(12分)

⑴.氦原子被电离一个核外电子,形成类氢结构的氦离子。已知基态的氦离子能量为E1 =-54.4 eV,氦离子能级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在具有下列能量的光子中,不能被基态氦离子吸收的是   ▲ 

A.60.3 eV          B. 51.0 eV

C.43.2 eV          D.54.4 eV

⑵一个静止的,放出一个速度为2.22×107m/s的粒子,同时产生一个新核,并释放出频率为ν=3×1019Hz的γ光子。写出这种核反应方程式    ▲   ;这个核反应中产生的新核的速度为  ▲  ;因γ辐射而引起的质量亏损为  ▲  。(已知普朗克常量h=6.63×10-34J·s)

⑶如图,滑块AB的质量分别为m1m2m1m2,置于光滑水平面上,由轻质弹簧相连接,用一轻绳把两滑块拉至最近,弹簧处于最大压缩状态后绑紧,接着使两滑块一起以恒定的速度v0向右滑动.运动中某时刻轻绳突然断开,当弹簧恢复到其自然长度时,滑块A的速度正好为零。则:

①弹簧第一次恢复到自然长度时,滑块B的速度大小为   ▲

②从轻绳断开到弹簧第一次恢复到自然长度的过程中,弹簧释放的弹性势能Ep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选做题(请从A、B和C三小题中选定两小题作答,并在答题纸上把所选题目对应字母后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都作答则按A、B两小题评分)

A.(选修模块3—3)  (12分)

⑴有以下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在两分子间距离增大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减小

B.布朗运动反映了花粉小颗粒内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C.晶体一定具有规则形状,且有各向异性的特征

D.温度、压力、电磁作用等可以改变液晶的光学性质

⑵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p1V1)开始做等压膨胀变化到

状态B(p1V2),状态变化如图中实线所示.此过程中气体对外做的功为  ▲ ,气体分

子的平均动能  ▲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气体(选填“吸收”或“放出”)

热量.

⑶已知地球的半径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大气压强p0,空气的平均摩尔质量为M

阿伏加德罗常数NA.请结合所提供的物理量估算出地球周围大气层空气的分子数.

B.(选修模块3—4) (12分)

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泊松亮斑有力地支持了光的微粒说,杨氏干涉实验有力地支持了光的波动说。

B.从接收到的高频信号中还原出所携带的声音或图像信号的过程称为解调

C.当波源或者接受者相对于介质运动时,接受者会发现波的频率发生了变化,这种现象叫多普勒效应。

D.考虑相对论效应,一条沿自身长度方向运动的杆,其长度总比杆

  静止时的长度小

⑵如图所示,为黄光、蓝光分别通过同一干涉装置形成的干涉条纹中心部

分。则图甲为  ▲  产生的干涉条纹(选填“黄光”或“蓝光”).若将两

种颜色的光以同样的入射角入射到两种物质的介面上,图甲对应的色

光发生了全反射,则图乙对应的色光  ▲ (选填“一定”、“可能”或“不

可能”)发生全反射.

⑶图中实线和虚线分别是x轴上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t=0和t=0.3s时刻的波形图,x=1.2m处的质点在t=0.3s时刻向y轴正方向运动。

求:

①波的传播方向和周期;

②波的传播波速

C. (选修3-5试题) (12分)

⑴(4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核内部某个中子转变为质子和电子,产生的电子从原子核中发射出来,这就是β衰变

B.比结合能小的原子核结合成或分解成比结合能大的原子核时一定吸收核能

C.根据玻尔理论可知,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氢原子的电势能增大,核外电子的运动速度减小。

D.德布罗意在爱因斯坦光子说的基础上提出物质波的概念,认为一切物体都具有波粒二象性。

⑵(4分))现用下列几种能量的光子的光照射处于

  基态的氢原子,A:10.25eV、B:12.09eV、C:

12.45eV,则能被氢原子吸收的光子是  ▲ (填

序号),氢原子吸收该光子后可能产生 ▲ 

频率的光子.氢原子能级图为:

⑶ (4分) 如图(a)所示,在水平光滑轨道上停着甲、乙两辆实验小车,甲车系一穿过打点

计时器的纸带,当甲车受到水平向右的瞬时冲量时,随即启动打点计时器,甲车运动一

段距离后,与静止的乙车发生正碰并粘在一起运动,纸带记录下碰撞前甲车和碰撞后两

车运动情况如图(b)所示,电源频率为50Hz,求:甲、乙两车的质量比mm

 

 

 

 

 

 

 

 

 

 

查看答案和解析>>

 选做题(请从A、B和C三小题中选定两小题作答,并在答题纸上把所选题目对应字母后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都作答则按A、B两小题评分)

A.(选修模块3—3)  (12分)

⑴有以下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在两分子间距离增大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减小

B.布朗运动反映了花粉小颗粒内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C.晶体一定具有规则形状,且有各向异性的特征

D.温度、压力、电磁作用等可以改变液晶的光学性质

⑵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p1V1)开始做等压膨胀变化到

状态B(p1V2),状态变化如图中实线所示.此过程中气体对外做的功为  ▲ ,气体分

子的平均动能  ▲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气体(选填“吸收”或“放出”)

热量.

⑶已知地球的半径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大气压强p0,空气的平均摩尔质量为M

阿伏加德罗常数NA.请结合所提供的物理量估算出地球周围大气层空气的分子数.

B.(选修模块3—4) (12分)

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泊松亮斑有力地支持了光的微粒说,杨氏干涉实验有力地支持了光的波动说。

B.从接收到的高频信号中还原出所携带的声音或图像信号的过程称为解调

C.当波源或者接受者相对于介质运动时,接受者会发现波的频率发生了变化,这种现象叫多普勒效应。

D.考虑相对论效应,一条沿自身长度方向运动的杆,其长度总比杆

   静止时的长度小

⑵如图所示,为黄光、蓝光分别通过同一干涉装置形成的干涉条纹中心部

分。则图甲为  ▲  产生的干涉条纹(选填“黄光”或“蓝光”).若将两

种颜色的光以同样的入射角入射到两种物质的介面上,图甲对应的色

光发生了全反射,则图乙对应的色光  ▲ (选填“一定”、“可能”或“不

可能”)发生全反射.

⑶图中实线和虚线分别是x轴上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t=0和t=0.3s时刻的波形图,x=1.2m处的质点在t=0.3s时刻向y轴正方向运动。

求:

①波的传播方向和周期;

②波的传播波速

C. (选修3-5试题) (12分)

⑴(4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核内部某个中子转变为质子和电子,产生的电子从原子核中发射出来,这就是β衰变

B.比结合能小的原子核结合成或分解成比结合能大的原子核时一定吸收核能

C.根据玻尔理论可知,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氢原子的电势能增大,核外电子的运动速度减小。

D.德布罗意在爱因斯坦光子说的基础上提出物质波的概念,认为一切物体都具有波粒二象性。

⑵(4分))现用下列几种能量的光子的光照射处于

  基态的氢原子,A:10.25eV、B:12.09eV、C:

12.45eV,则能被氢原子吸收的光子是  ▲ (填

序号),氢原子吸收该光子后可能产生 ▲ 

频率的光子.氢原子能级图为:

⑶ (4分) 如图(a)所示,在水平光滑轨道上停着甲、乙两辆实验小车,甲车系一穿过打点

计时器的纸带,当甲车受到水平向右的瞬时冲量时,随即启动打点计时器,甲车运动一

段距离后,与静止的乙车发生正碰并粘在一起运动,纸带记录下碰撞前甲车和碰撞后两

车运动情况如图(b)所示,电源频率为50Hz,求:甲、乙两车的质量比mm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

1、B  2、D  3、B  4、ABD  5、B  6、ABD   7、C   8、ACD    9、AD   10、DC

二、实验题(两题共14分)

R

 

12、(4分)

 

 

 

 

 

 

 

(4分)   

三、计算题(四题共46分)

13.解:设篮球从篮板处飞到甲处所用时间为t1,从甲处飞到乙处所用时间为t2,则

 ,      ……………①(4分)

篮球从甲处飞到乙处过程中,有

      …………②(4分)

联立①②解得:       …………③(2分)

14、解:(1)传送带的速度υ的大小为2.0 m/s,方向向右.            (2分)

(2)由速度图象可得,物块在滑动摩擦力的作用下

做匀变速运动的加速度为  a=ㄓυ/ㄓt=2.0 m/s2                     (1分)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 = μMg= Ma                     (2分)

得到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 μ == 0.2                   (1分)

(3)从子弹离开物块到物块与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的过程中,设传送带对物块所做的功为W,由动能定理得:W =ㄓEk =            (2分)

从速度图象可知:   υ1=4.0 m/s    υ2 = υ = 2.0 m/s             (1分)

解得:   W= -12J                                        (1分)

15、解:(1)子弹打木块过程、满足动量守恒,碰后二者的共同速度为V1

            mVo=(M+m)V1   ①        (2分)         

在拉紧瞬间木块失去了沿绳方向的速度,此时绳子与水平面夹角为,设木块离开地面间速度为V

           V=V1sin        ②      (1分)

           sin=          ③     (1分)

由①②③式得V=10m/s    (1分)                            

(2)木块离地以后的运动满足机械能守恒则

                 ④   (3分)

          T+(M+m)g=(M+m)                                                  ⑤   (3分)

由④⑤式可得 T=4N     (1分)                          

 

 

16、解:(1)由动能定理得  (2分)

解得v0=1.0×104m/s (1分)

(2)微粒在偏转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L=v0t,(1分)(1分),(1分)

飞出电场时,速度偏转角的正切为 (2分)

解得  U2=100V (1分)

(3)进入磁场时微粒的速度是    (1分)

轨迹如图,由几何关系得,轨道半径   (1分)

由洛伦兹力充当向心力: (2分)

解得B=0.20T (1分)

所以,为使微粒不会由磁场右边射出,该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至少为0.20T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