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虚线方框内是由电阻、电源组成的一个线性网络电路,为了研究它的输出特性,将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按图1的方式连接在它的输出端A、B之间.电键S闭合后,实验中记录6组电流表示数I、电压表示数U后,描点如图13所示.
(1)在图2的坐标纸上画出U-I图线.
(2)若将虚线方框内的电路等效成电动势为E、内电阻为r的电源,从图线上求出电源的电动势E=
1.43
1.43
V,内电阻r=
0.71
0.71
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2?嘉定区一模)如图所示,宽为L的光滑长金属导轨固定在竖直平面内,不计电阻.将两根质量均为m的水平金属杆ab、cd用长h的绝缘轻杆连接在一起,放置在轨道上并与轨道接触良好,ab电阻R,cd电阻2R.虚线上方区域内存在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
(1)闭合电键,释放两杆后能保持静止,则ab杆受的磁场力多大?
(2)断开电键,静止释放金属杆,当cd杆离开磁场的瞬间,ab杆上焦耳热功率为P,则此时两杆速度为多少?
(3)断开电键,静止释放金属杆,若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变化规律为B=kt(k为已知常数),求cd杆离开磁场前,两杆内的感应电流大小.某同学认为:上述情况中磁通量的变化规律与两金属杆静止不动时相同,可以采用△φ=△B?Lh 计算磁通量的改变量…该同学的想法是否正确?若正确,说明理由并求出结果;若不正确,说明理由并给出正确解答.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07?茂名一模)如图左所示,边长为l和L的矩形线框aa′、bb′互相垂直,彼此绝缘,可绕中心轴O1O2转动,将两线框的始端并在一起接到滑环C,末端并在一起接到滑环D,C、D彼此绝缘.通过电刷跟C、D连接.线框处于磁铁和圆柱形铁芯之间的磁场中,磁场边缘中心的张角为45°,如图右所示(图中的圆表示圆柱形铁芯,它使磁铁和铁芯之间的磁场沿半径方向,如图箭头所示).不论线框转到磁场中的什么位置,磁场的方向总是沿着线框平面.磁场中长为l的线框边所在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恒为B,设线框aa′和bb′的电阻都是r,两个线框以角速度ω逆时针匀速转动,电阻R=2r.
(1)求线框aa′转到图右位置时感应电动势的大小;
(2)求转动过程中电阻R上的电压最大值;
(3)从线框aa′进入磁场开始,作出0~T(T是线框转动周期)时间内通过R的电流iR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4)求外力驱动两线框转动一周所做的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已知单缝与双缝间的距离L1=100 mm,双缝与屏的距离L2=700 mm,双缝间距d=0.25 mm.用测量头来测量亮纹中心的距离.测量头由分划板、目镜、手轮等构成,转动手轮,使分划板左右移动,让分划板的中心刻线对准亮纹的中心(如图乙所示),记下此时手轮上的读数,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对准另一条亮纹的中心,记下此时手轮上的读数.

①分划板的中心刻线分别对准第1条和第4条亮纹的中心时,手轮上的读数如图丙所示,则对准第1条时读数x1=________mm、对准第4条时读数x2=________mm
②该光的波长λ=________nm
③某同学按实验装置安装好仪器后,观察光的干涉现象,获得成功,若他在此基础上对仪器的安装做如下改动,仍能使实验成功的是             

A.将遮光筒内的光屏,向靠近双缝的方向移动少许,其他不动
B.将滤光片移至单缝和双缝之间,其他不动
C.将单缝向双缝移动少许,其他不动
D.将单缝与双缝的位置互换,其他不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08海南卷)14、一毫安表头   满偏电流为9.90 mA,内阻约为300 Ω.要求将此毫安表头改装成量程为1 A的电流表,其电路原理如图所示.图中,   是量程为2 A的标准电流表,R0为电阻箱,R为滑动变阻器,S为开关,E为电源.

⑴完善下列实验步骤:

①将虚线框内的实物图按电路原理图连线;

②将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头调至        端(填“a”或“b”),电阻箱R0的阻值调至零;

 ③合上开关;

 ④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头,增大回路中的电流,使标准电流表读数为1 A;

⑤调节电阻箱R0的阻值,使毫安表指针接近满偏,此时标准电流表的读数会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⑥多次重复步骤④⑤,直至标准电流表的读数为        ,同时毫安表指针满偏.

⑵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完成全部实验步骤后,电阻箱使用阻值的读数为3.1 Ω,由此可知毫安表头的内阻为       

②用改装成的电流表测量某一电路中的电流,电流表指针半偏,此时流过电阻箱的电流为            A.

  ⑧对于按照以上步骤改装后的电流表,写出一个可能影响它的准确程度的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

1、B  2、D  3、B  4、ABD  5、B  6、ABD   7、C   8、ACD    9、AD   10、DC

二、实验题(两题共14分)

R

 

12、(4分)

 

 

 

 

 

 

 

(4分)   

三、计算题(四题共46分)

13.解:设篮球从篮板处飞到甲处所用时间为t1,从甲处飞到乙处所用时间为t2,则

 ,      ……………①(4分)

篮球从甲处飞到乙处过程中,有

      …………②(4分)

联立①②解得:       …………③(2分)

14、解:(1)传送带的速度υ的大小为2.0 m/s,方向向右.            (2分)

(2)由速度图象可得,物块在滑动摩擦力的作用下

做匀变速运动的加速度为  a=ㄓυ/ㄓt=2.0 m/s2                     (1分)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 = μMg= Ma                     (2分)

得到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 μ == 0.2                   (1分)

(3)从子弹离开物块到物块与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的过程中,设传送带对物块所做的功为W,由动能定理得:W =ㄓEk =            (2分)

从速度图象可知:   υ1=4.0 m/s    υ2 = υ = 2.0 m/s             (1分)

解得:   W= -12J                                        (1分)

15、解:(1)子弹打木块过程、满足动量守恒,碰后二者的共同速度为V1

            mVo=(M+m)V1   ①        (2分)         

在拉紧瞬间木块失去了沿绳方向的速度,此时绳子与水平面夹角为,设木块离开地面间速度为V

           V=V1sin        ②      (1分)

           sin=          ③     (1分)

由①②③式得V=10m/s    (1分)                            

(2)木块离地以后的运动满足机械能守恒则

                 ④   (3分)

          T+(M+m)g=(M+m)                                                  ⑤   (3分)

由④⑤式可得 T=4N     (1分)                          

 

 

16、解:(1)由动能定理得  (2分)

解得v0=1.0×104m/s (1分)

(2)微粒在偏转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L=v0t,(1分)(1分),(1分)

飞出电场时,速度偏转角的正切为 (2分)

解得  U2=100V (1分)

(3)进入磁场时微粒的速度是    (1分)

轨迹如图,由几何关系得,轨道半径   (1分)

由洛伦兹力充当向心力: (2分)

解得B=0.20T (1分)

所以,为使微粒不会由磁场右边射出,该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至少为0.20T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