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工业企业外迁的最大影响在于 A.减轻市区环境压力 B. 缓解市区交通紧张 C.降低城市经济实力 D.强化城市聚落功能 读我国某地农产品产值百分比构成图.回答18-20题.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读某城市交通道路分布图,回答下面试题

若①处出现的不是商业区,反而是古文物区,其主要原因是

A.地租高低的影响       B.历史因素的影响

C.政治因素的影响       D.居民收入高低的影响

下列城市的地理事物,与上题选项的成因相同的是

①美国的唐人街       ②欧洲的黑人社区

③北京的天安门广场   ④开封市中心附近的大相国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③④

该市中心区的某工业企业要搬迁,在①②③④四地中最适合迁往的地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工业区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是出于如下哪种考虑   (    )

①为了寻找交通方便的条件     ②为了加强城市经济实力,拓宽城市地域范围

③为了降低生产成本           ④为了保护城市生态环境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图“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和外贸额所占全国比重的变化图”,回答问题

1.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2001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额占全国的比重首次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

B.长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不断上升,并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

C.珠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从1993年起一直呈下降趋势

D.图中所示的变化与外商投资区位选择的变化有关

2.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比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具有的优势条件是

A.产业基础良好

B.毗邻港澳和东南亚地区 

C.腹地范围广阔

D.技术水平高

3.影响珠江三角洲地区国内腹地范围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地形的阻隔                      B.水源不足

C.夏季气温高温多雨                D.河流航运里程较短

4.以下工业中,最有可能在20世纪60~90年代初从日本迁移到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是

A.服装制造业      B.钢铁工业    C.生物制药工业    D.化学工业

5.该种产业部门的迁移,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的影响是

A.促进珠江三角洲地区技术密集型工业的发展

B.有利于发挥珠江三角洲能源丰富的优势

C.有利于发挥珠江三角洲自然资源丰富的优势

D.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发展提供契机

6.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

A.外来投资                         B.个体私营企业发展

C.乡镇企业发展                     D.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建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图“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和外贸额所占全国比重的变化图”,回答问题:

1.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2001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额占全国的比重首次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

B.长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不断上升,并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

C.珠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从1993年起一直呈下降趋势

D.图中所示的变化与外商投资区位选择的变化有关

2.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比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具有的优势条件是

A.产业基础良好  B.毗邻港澳和东南亚地区

C.腹地范围广阔  D.技术水平高

3.影响珠江三角洲地区国内腹地范围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地形的阻隔   B.水源不足   C.夏季气温高温多雨  D.河流航运里程较短

4.以下工业中,最有可能在20世纪60~90年代初从日本迁移到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是

A.服装制造业    B.钢铁工业   C.生物制药工业    D.化学工业

5.该种产业部门的迁移,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的影响是

A.促进珠江三角洲地区技术密集型工业的发展

B.有利于发挥珠江三角洲能源丰富的优势

C.有利于发挥珠江三角洲资源丰富的优势

D.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发展提供契机

6.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

A.外来投资      B.个体私营企业发展

C.乡镇企业发展  D.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建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图“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和外贸额所占全国比重的变化图”,回答问题:

【小题1】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2001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额占全国的比重首次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
B.长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不断上升,并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
C.珠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从1993年起一直呈下降趋势
D.图中所示的变化与外商投资区位选择的变化有关
【小题2】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比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具有的优势条件是
A.产业基础良好B.毗邻港澳和东南亚地区
C.腹地范围广阔D.技术水平高
【小题3】影响珠江三角洲地区国内腹地范围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地形的阻隔B.水源不足C.夏季气温高温多雨D.河流航运里程较短
【小题4】以下工业中,最有可能在20世纪60~90年代初从日本迁移到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是
A.服装制造业  B.钢铁工业C.生物制药工业D.化学工业
【小题5】该种产业部门的迁移,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的影响是
A.促进珠江三角洲地区技术密集型工业的发展
B.有利于发挥珠江三角洲能源丰富的优势
C.有利于发挥珠江三角洲资源丰富的优势
D.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发展提供契机
【小题6】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
A.外来投资B.个体私营企业发展
C.乡镇企业发展D.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建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明代学者王象晋在《木棉谱序》中记载:“北土广树艺(指棉花)而昧于织,南土精织而寡于艺。故棉则方舟鬻于南,布则方舟鬻于北”,即形成“北棉南运,南布北运”的局面。新中国成立后,河北纺织工业迅猛发展,至1990年石家庄市共有县以上棉纺织企业22个。2007年底该市最大的五大棉纺厂决定搬迁至常山纺织工业园(见下图)。据此完成28-29题。

【小题1】明初形成棉花产业布局南北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除了自然条件外,还有(      )

A.生产技术B.劳动力C.交通D.市场
【小题2】与五大棉纺厂决定集体搬迁至常山纺织工业园无关的是(    )
A.土地成本B.劳动力成本C.政府的产业政策D.城市规划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