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现存实证.开平碉楼在明代后期已经产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展成为表现中国华侨历史.社会形态与文化传统的一种独具特色的群体建筑形象.这表明A.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并且存在于现实中B.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C.传统文化都是过时的.落后的文化D.传统文化都是优秀的文化.都是民族文化的精粹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共26分)1-7CACCDBA    8-13DDBACA       

二、 双项选择题(共24分) 14 AC  15 AD  16AB   17BC  18 AC   19CD   20 AC   21AB

三、简答题(共18分)

22、(8分)(1)继承传统、取精去糟,推陈出新、革故鼎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5分)(2)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3分)。

23、(10分)(1)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2分)(2)最大的区别在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2分)原因在于: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作用;我国历史上有规模宏大、存留丰富的史书典籍;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使我国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有利于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6分)

四、辨析题(共10分)

24、(10分)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必须认识到思想道德修养与知识文化修养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片面强调任何一方面都是错误的。这部分同学的观点片面强调知识文化修养的重要性,割裂了两者的关系。因而是错误的。

五、论述题(共22分)

25、(10分)(1)当今世界,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文化是其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自身经济安全不可缺少的精神武器。(5分)(2)我国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5分)

26、(12分)(1)材料一说明了我国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推动了我国居民文化生活的消费,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可喜的变化,文化生产和文化消费在我国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材料二反映了文化市场的盲目性和传媒的商业性,造成了低俗文化等不良文化的大肆传播,引发了许多令人忧虑的现象。(4分)(2)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发展的客观现实迫切要求我们积极改造落后的文化,坚决抵制不良文化和各种错误思想观念对人们的侵蚀,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感召力和创造力,增强社会主义文化在整个社会文化领域的主导性,将越来越多的人们吸引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伟大旗帜下。(4分)(3)①文化发展必须遵循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原则,大力弘扬我国社会主义主流文化,保证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②文化发展要努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③要遏制文化市场违规经营活动滋生蔓延的势头,对于其中存在的违法行为,要加大暴光力度,营造强大的舆论攻势,严格执行文化市场监管的法律法规。(4分)说明:只要建议合理,提出两条可给4分。

    论述题:意思正确酌情给分。

 

 

 

 

 

 

 

 

 

高二政治试卷第8页共8页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