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A.中国人口众多.易出人才.英雄豪杰代代不断.这是我们的骄傲,不幸的是还有另一面:出现的坏人好多也是“出类拔萃 的.B.在海边他写浪花.写礁石,在山顶他写青松.写老藤,在田野他写春光.写秋月:真可谓“远山近水皆有情 .C.古堡上写着一行硕大的字:“我们期待死亡尤胜于你们渴望生存. ――这句话仿佛把我们带回到伊斯兰教最初的传播时期.D.叶赫那拉氏曾在这里搞所谓“垂帘听政 (这是她直接掌管政权的一种形式).指使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革命.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 B(A项依次读yíng,yíng,xíng,yíng,yíng;B项都读rú;C项依次读fěi,fēi,fěi,

fēi,fěi;D项依次读huì,huì,kuài,huì,huì。)

2. C(A 勿――务,B 泄――泻,D 棉――绵。)

3. B(掩耳盗铃,比喻蠢人自己欺骗自己。)

4. C(破折号是多余的。)

5. D (A 删“正当或”。B “东西互动的”和“现代化建设的”次序互换。C “清晰的思路”和“感染”不搭配。)

6. D(A.三聚氰胺是一种以尿素为原料生产的化合物,不是“生产尿素时的副生品”。B.不能提高饲料和食品中的蛋白质含量。C.这4000多起宠物死亡事件并不都是由三聚氰胺引起的。)

7.A (不能说“到目前为止,中国和美国……”即使这样,也不能成为“还远未解开”的理由。)

8. C (A 说“生产工艺简单”,无据。B 原文是说美国食物药品管理局最早发现在小麦蛋白粉和大米蛋白粉中有三聚氰胺。D 说“不会在成人的泌尿系统中形成结石”,无据。)

9. B(形成结石的途径不止一个。)

10.D (寓,隐藏。)

11.A(第(1)句原文已说“未足深畏”,第(3)句讲的是郑仲辨个人情况,且只是“几至于甚病”。)

12.A(说“他并不在意”,不合文意。)

13.参看译文。

14.(1)这首元曲表现了闺中少妇(少女)在丈夫(恋人)道是春归人未归时,对丈夫(恋人)的期盼、思念之情。(2)这首元曲的末句“则见双燕斗衔泥”起到了反衬作用。一对春燕比翼双飞,为筑爱巢而忙碌着,比赛着衔泥,这令孤居独处、落落寡欢的少妇(少女)无比羡慕,更增添了她对丈夫(恋人)的期盼、思念之情。

15.(1)《巴黎圣母院》   (2)茅盾  

(3)唯见江心秋月白  杨柳岸晓风残月   徘徊于斗牛之间   波心荡,冷月无声

16.(1)逃离者想象中的生活具有“美的形态”,“仿佛那里到处闪耀着快乐、自由、幸福、梦想的诱惑之花”。接触了生活实际后又觉得生活“琐碎”,是“锋芒般锐利”,“发现自己是在地狱里”。

(2)因为逃离者对生活缺乏正确的认识,这样,即使到了风景地也不能消除心中的寂寞,也找不到心灵的归宿,所以他们归来时有“失落”感,觉得那里“没有我们逗留的理由”。(用原文中“心寂寞……寂寥落寞”作答亦可。)

17.逃离者后来认识到,王维《竹里馆》所描写的生活表面上是“静美”、“自由”的,但背后却有着无尽的孤独和烦恼。因为诗人虽然能逃离现实生活的喧嚣,却逃不过那漫无边际的寂寞命运。

18.含意是:生活中有烦恼,有痛苦,但这只是生活的表象,只要我们勇于面对生活,承受生活,就会发现,痛苦之后便是欢乐和幸福。

19.这棵树象征着这样一种人:他们不虚幻,不浮躁,而是脚踏实地,直面人生,勇敢地承受生活中的痛苦,因而演绎了万种风情。他们不仅自己享受了生活,而且醉了别人。

20.甲段文章表现了林冲安分守法,处事谨慎,对自己的命运抱有幻想。乙段文章表现了葛朗台嗜财如命的守财奴性格。

21.建成于1891年的颐和园德和园戏楼与建成于1755年的承德避暑山庄清音阁戏楼、建成于1772年的故宫畅音阁戏楼合称为清宫三大戏楼。(将德和园戏楼放在最后亦可)

22.敢于用你那还比较稚嫩的眼光去观察纷繁的社会现象,敢于用你那还不太成熟的头脑去思考种种的生活难题。

 

《指喻》译文

    浦阳县的郑仲辨先生,他身体强壮,面色红润,精力充沛,从来没有生过病。一天,他左手的大拇指长了一个疹子,鼓起来像粟米一般大。郑先生对它有些疑惧,把疹子给别人看,看的人哈哈大笑,认为不值得担忧。过了三天,疹子肿得像铜钱那般大。他更为担忧,又给别人看,看的人仍像先前一样笑他。又过了三天,拇指肿得满满一把才握得了,靠近拇指的食指都被它牵扯得疼痛起来,好像刀割针刺一般,四肢、心脏及脊梁骨没有不痛的。郑先生担惊受怕,就去请教医生,医生看了,吃惊地说:“这是奇特难治的病,虽然病在指头上,其实是影响全身的病痛,不赶快治疗,将会丧失生命。可是刚开始发病的时候,一天就可治好;发病三天以后,要十多天才能治好;现在这疹子快要成熟了,没有三个月是不能治好的。一天治得好的时候治疗,用点燃的艾草熏熏就可以了;要十多天才治得好的时候治疗,用药物仍可治好;到它长成熟了,严重时会蔓延到肝脏、横膈膜,轻点的话,也将使这只手臂残废。不设法从内部治疗,病势不会停止发展;不设法从外部治疗,疾病就不容易治好。”郑先生听从他的话,每天内服汤药,又外敷良药,果然到两个月后才好,三个月后精神脸色才复原。

    我因此想到:天下的事故,通常发生在极细微之处,但最后酿成巨大的灾难;最初认为不值得处理,可最后会发展到无法处理的地步。当它容易处理时,人们往往吝惜些微的精力,轻视它而不去管它;等到祸患形成了,花费时间,耗尽精力,才仅仅把这祸患处理掉,天下的事,像这拇指似的,真是太多了。平常人看得清将会发生的事,平常人也能处理掉,在情势上看来即使很危急,但并不值得很惧怕。只有萌芽在让人不会担心之处,又隐藏在让人看不到的苗头之中,平常人却以开玩笑的态度去轻视它的那些事,才是君子们所深深惧怕的。

    从前的天下,有像郑先生那样强壮无病痛的吗?爱天下的人,有像郑先生那样爱惜自己身体的吗?但足以成为天下祸患的,何止于像长在郑先生手上的疮疹呢?郑先生对拇指上的疮疹不曾轻视它,仅仅因为没有及时看医生,而几乎酿成大病。再说,本来人们就总是以非常疏忽的态度来对待祸患,再加上民生凋敝之后,官吏们仍在残害剥削百姓而加速了祸患的到来,这种情况是很严重的;侥幸于问题没有发生,就认为不必忧虑,不知畏惧,这真能算得上是聪明的做法吗?

    我才能低下,不敢筹谋治国大计,而郑先生思虑周密,行事果决,不会是长久处于平民地位的人。《左传》不是这样说吗:“多次折断手臂就会成为治疗折臂的良医。”郑先生以后如果做官的话,就应该以大拇指长疹子的事作为“谋国”的借鉴。

    洪武辛酉九月二十六日写。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