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杨?力求上进的一组是( ) ①风神如许.它日不在我下. ②事亟矣.?请行. ③夜以青布藉地.乘生马以跃. ④?又散之宾客.酣歌不顾. ⑤于是谢绝宾客.治进士业.A.①②④ B.③④ C.③⑤ D.①②⑤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一.(18分,每小题3分)
1.B  A项读音分别为duō.duò.duō.duó;B项读音分别为kuī.kuì.kuí.guǐ;C项读音分别为wǔ.wǔ. wù.wú;D项读音分别为bì.bì.bèi.bó。

2.D  A中应为“披沙拣金”,B中应为“流水账”,C中应为“哈密瓜”

3. A  机制:泛指一个工作系统的组织或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此处“上海交大校办企业”用“机制”恰当。体制: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等的组织机构。昭示:明白地表示或宣布。揭示:使人看见原来不容易看出的事物。拜谒:瞻仰(陵墓.碑碣)。参观:实地观察。“拜谒”更合语境。

4.A  立地书橱:比喻学识渊博的人。心劳日拙:费尽心机,不但没有得到好处,反而处境越来越糟。不肖子孙:指不能继承先辈事业和遗志的没有出息的子孙,不能理解为“不孝子孙”。捧着金饭碗要饭:有极好的条件不知利用却向别人伸手。

5.C  A项“关于”应为“对于”,B项“保障”后缺宾语,D项在“成为”前加上“使晋国”。

6.D  A项表示大概的数连用不用加顿号。B项是陈述句,不必用问号。C项所引的内容作“把”的宾语,引号内的句号应去掉。

 

二.(12分,每小题3分)

7.D  信息整合最全,且合乎定义的要求。

8.B  不属于“医学走向未来”的内容,答非所问。

9.A  见第二段,不能省略“有助于”。

10.B  见第三段中乔•哈伊纳尔教授的一句话,可知此说法太绝对化。

 

三.(12分,每小题3分)

11.C  动色:变了脸色

12.D  前“数”是数量词“几个”的意思;后“数”是副词“多次”的意思。第一个“用”是介词,相当于“因为”,第二个“用”是动词,相当于“采用”。第一个“乃”是连词,相当于“于是”,第二个“乃”是副词,相当于“竟”。两个“以”都是介词,相当于“因为”

13.C  ①句是杜杲称赞扬?的话,②句是杨?勇敢接受任务,④句是杨?豪爽结交客人。

14.C  C项“庆贺时孟珙竟傲慢地坐着接受杨?拜见”不合文意,这里是接受立功大将的拜见)

参考译文:

杨?字纯父,是抚州临川县人。青年时能写词赋,乡里有个姓陈的人家请他住在客舍里教儿子,过了几个月他拂衣离去。后来因为老朋友推荐,他出任驻淮地将帅杜杲的幕僚,杜杲说:“杨?有如此的风度神采,将来不会在我之下。”从此政治方法征战计谋多向杨?咨询。过了一年,安丰被敌兵包围,杨?激动地说:“情况很紧急了,我请求前去。”他于是用奇策解了围,杜杲上奏朝廷任命他为七品官员。杨?考虑自己身处军队中,骑马射箭是应当擅长的。晚上他把青布垫放在地上,骑着不熟悉的马跳跃,起初跳过三尺高,接着跳过五尺至一丈高,多次闪失跌倒他也不顾。制置使孟珙征召他到幕府,曾采用他的计策,称他为“小子房”(汉代的张良,字子房),孟珙和他喝茶下棋,周济他财物。杨?把自己掌管的财务钱几万耗用了,总管财务的贾似道核实数目责令偿还,孟珙把六百两银子给杨?让他偿还,杨?又把这些钱分给了宾客,饮酒欢歌不顾念偿还钱财之事。贾似道想要杀他,杨?说:“汉高祖把万斤黄金交给陈平,不过问钱的出入,您竟顾念这区区的钱财,却不用这钱财结交豪杰的心吗?”贾似道这才赦免了他。孟珙曾宴请宾客,有个手下军官出言不逊,孟珙命令斩他,杨?从容地说:“斩了他确实对,但是现在正会集宾客多方征集计谋建议,斩他不是这个时候也不是这个地方。”孟珙很信服他的话。不久,有个大将立了功,孟珙坐着接受那个大将拜见,杨?为此脸色有了变化,于是感叹道:“大将立了功,却要到官长庭前低头行拜见之礼,实在是头盔(指代军人)不如毛笔(指代文官)啊。”于是他谢绝了宾客,研究进士学业,于是考中进士,调任麻城县尉。向士壁驻守黄州,用公文召他入幕府,不久他因战功升为三品官员。赵葵做京湖制置使,杨?与他一起前去,王登在沙市迎接,杨?和王登畅谈到半夜,杨?回来说:“王景宗(王登,字景宗)浑身是胆,可惜不够沉稳细致,如果我帮助他,什么事情不能办成呢?只是恐怕他因勇敢而失败。”后来王登死了,人们认为杨?的话是知人之言。过了一段时间,向士壁驻守峡州,招他前去,杨?生病没有成行而去世。

 

四.(20分)

15.(1)情况很紧急了,我请求前去。[亟:紧急(1分);请:请求(1分)。]

(2)于是他谢绝了宾客,研究进士学业,于是考中进士。[ 治:研究(1分);登第:考中进士(1分); 是一个顺承复句,要翻译出这种句式的特点(1分)。]

(3)但是现在正会集宾客多方征集计谋建议,斩他不是这个时候也不是这个地方。[第:但(1分);方:正(1分);句意(1分)。]

16.答题要点:(1)重阳节(1分) 王维(1分)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1分)

(2)江诗:从诗的第三句中“篱下菊”的用典(1分)可知,诗人在表达对故乡的怀想和思旧之情的同时,流露出了归隐田园(1分)的情怀。岑诗:该诗是在长安沦陷时所作,故第三句有“遥怜”(1分)二字, 表现了诗人面对故乡长安遭受战乱时的痛苦之情及收复失地(1分)的渴望。文字通顺给1分。

17.(4分)①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②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③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④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五.(18分)

18.伟大:①树的生命比人的生命更长久。(1分)

②在某种意义上,它们就是历史,它们就是帝王。(1分)

高贵:①贡献全部,从未索取。(1分)

②姿态优美,出神入化。 (1分)

智慧:①有灵有智,虽不语不行,心里面却比谁都清楚。(1分)

②处理复杂关系的大师。(1分)

19.①清楚它在天地间的位置

②清楚它与大自然的关系

③清楚它的一生应该如何度过。(每点1分,全答对4分)
20.梧桐树王:战胜条件的艰苦,以顽强的生命力尽显王者风范。(2分)

无花果王:尽己所能做出最大贡献。(2分)

21.(1)理解:① “大树”的形象在文中具有特殊含义,大树的生存状态实际上就是作者心目中理想的人的生存状态,表面上说的是“树”,实质却时时刻刻在说“人”。(1分)

②大树给人很多启示和教益,是人的亲人老师。(1分)

(2)启示:①人应该像大树那样,站稳脚跟,拥抱世界,“尽得天地风云之气”;

②人应该少说话多思考;

③人应该学会多奉献,少索取;

④人要活得高贵,有骨气;

⑤人要善于处理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⑥人的一生会遇到各种大大小小的灾难,但若能经历考验,那就会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从以上任意选取两点,每点1分,共2分。)

 

六.(10分)

22.52413(2分)

23.树立品牌意识,办好特色学校。(共4分。答对一个方面给2分。)

24.如果我处在这样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我也一定会感到非常孤独。但抱怨肯定不能解决问题。所以我会主动和同学交往。也许很快我就会拥有更多的谈的来的朋友。[共4分。体现出自己明白同学说这番话的原因是感到孤独(2分),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2分)。]

 

七.(略)。

按2006年江苏省高考语文作文评分标准。建议平均分控制在42分。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