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61939  161947  161953  161957  161963  161965  161969  161975  161977  161983  161989  161993  161995  161999  162005  162007  162013  162017  162019  162023  162025  162029  162031  162033  162034  162035  162037  162038  162039  162041  162043  162047  162049  162053  162055  162059  162065  162067  162073  162077  162079  162083  162089  162095  162097  162103  162107  162109  162115  162119  162125  162133  447090 

24.默写填空(9分)

  (1)陈王昔时宴平乐,                       ,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将进酒》

  (2)其文约,                    ,举类迩而见义远。

                             《屈原列传》

试题详情

23.把下面文中划线部分的文字改写成对偶句(4分)

   这座小村庄,面临着碧波荡漾的大海,背靠着高山,高山上林木苍翠。

   这座小村庄,                         

试题详情

22.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3分)

   A.这篇散文选择一个全新的视角,对早已深入华夏子孙的心坎里的知音的传说进行评说,表达了作者对知音的独特看法。

   B.全文以“神往和渴求知音”为线索,以叙述和描写俞伯牙遇知音和艰辛学琴的经历为主要内容,揭示知音难觅但又可求的主题。

   C.“我似乎瞧见他……滚滚流淌”一句,生动地描写出伯牙学琴成功后激动与喜悦的心情,也融入了作者学艺的切身体会。

   D.最后一段以“获得更多更多的知音”收尾,既与第一段神往与渴求知音的意思相呼应,又进一步阐释了第一段的内容。

   E.第一段中“有时发出细微的声响,……催促人们赶快付诸行动”,形象地表达了知音的传说带给人们的美感和鞭策作用。

试题详情

21.俞伯牙失去知音而不再鼓琴的故事已成为千古佳话,但作者为什么还要“唐突地劝慰他”?根据文意,分两点简要回答。(6分)

答:(1)

    (2)

试题详情

20.知音的传说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根据文意,分两点对此概括说明。(6分)

答:(1)

(2)

试题详情

19.俞伯牙遇到钟子期这个知音,为什么会“万分的兴奋和感激”?(3分)

答:

试题详情

17.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直接写辛公义勤政爱民的一组是                  (   )

    ①以勤苦著称                  ②公义患之,欲变其俗

    ③所得秩俸,尽用市药              ④其家无亲属,因留养之

    ⑤因露坐牢侧,亲自验问             ⑥罪人闻之,咸自款服

    A.①②④       B.③④⑤        C.④⑤⑥        D.①②③

第二卷(共99分)

试题详情

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暑月疫时,病人至数百          左右欲引相如去

    B.前汝弃之,所以死耳            所以不报谢者,以为小礼无所用

    C.分遣官人巡检部内            宾客至相如门谢罪

    D.尚令百姓系囹圄             而功不至百姓者

试题详情

1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被嗟异                    数:多次

    B.以功岷州刺史                  除:授予官职

    C.尽用药                    市:买

    D.讼者多让而止                 两:再次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