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87646  187654  187660  187664  187670  187672  187676  187682  187684  187690  187696  187700  187702  187706  187712  187714  187720  187724  187726  187730  187732  187736  187738  187740  187741  187742  187744  187745  187746  187748  187750  187754  187756  187760  187762  187766  187772  187774  187780  187784  187786  187790  187796  187802  187804  187810  187814  187816  187822  187826  187832  187840  447090 

15.下列4种现象中,不适宜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规律进行合理分析的是

A.虎等大型肉食动物容易成为濒危物种     B.蓝藻易在富营养化水体中爆发

C.饲养牛、羊等动物,成本低、产量高     D.巨大的蓝鲸以微小的浮游动物为食

试题详情

14.蛋白质工程中,要对蛋白质结构进行设计改造,必须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来合成来完成,而不直接改造蛋白质的原因是

A.缺乏改造蛋白质所必需的工具酶

B.改造基因易于操作且改造后能够遗传

C.人类对大多数蛋白质高级结构知之甚少

D.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操作难度大

试题详情

1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对种群数量特征描述的是

A.我国的人口将逐渐步入老龄化阶段

B.2003年,广东省人口的出生率为1.329%

C.橡树种子散布能力差,常在母株附近形成集群

D.由于微甘菊入侵,松树种群死亡率较高

试题详情

12.据了解,野生扬子鳄种群的雌雄比例一般稳定在5:1左右,这样的性别比与孵化时的温度有关;繁殖季节雄性扬子鳄发出“轰”、“轰”的声音,雌性扬子鳄根据声音大小选择巢穴位置,当声音大时,雌鳄选择将巢穴筑于山凹浓荫潮湿温度较低处,能产生较多的雌鳄。以上事实说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

A.能够调节生物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B.影响生物种群的繁衍,维持种群数量的稳定

C.维持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调节生物体内环境的稳态

D.对生物进行自然选择,促进生物进化

试题详情

11.在下列选项中,没有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是

A.利用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

B.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得到多倍体植株

C.抗虫棉的培育

D.人工大量生产人参皂甙干粉

试题详情

10.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是

A.心猿意马       B.飞蛾扑火       C.花香引蝶       D.老马识途

试题详情

9.有关“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动态变化”的实验,正确的叙述是

A.改变培养液的pH值不影响K值(环境容纳量)大小

B.用样方法调查玻璃容器中酵母菌数量的变化

C.取适量培养液滴于普通载玻片后对酵母菌准确计数

D.营养条件并非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唯一因素

试题详情

8.植物体细胞杂交与动物细胞工程中所用技术与原理不相符的是

A.纤维素酶、果胶酶处理和胰蛋白酶处理--酶的专一性

B.植物组织培养和动物细胞培养--细胞的全能性

C.原生质体融合和动物细胞融合--生物膜的流动性

D.紫草细胞培养和杂交瘤细胞的培养--细胞分裂

试题详情

7.当一条蛇捕食了一只青蛙后,从生态学角度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完成了物质循环                   B.蛇破坏了生态平衡

C.青蛙不能适应环境                D.青蛙的能量流向了蛇

试题详情

6.某科技小组在调查一块方圆为2hm2的草场中灰苍鼠的数量时,放置了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50只,将捕获的灰苍鼠做好标记后在原地放生。5天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捕获了42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13只。则该草场中灰苍鼠的种群数量最接近

A.50只          B.42只          C.92只         D.160只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