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62061  262069  262075  262079  262085  262087  262091  262097  262099  262105  262111  262115  262117  262121  262127  262129  262135  262139  262141  262145  262147  262151  262153  262155  262156  262157  262159  262160  262161  262163  262165  262169  262171  262175  262177  262181  262187  262189  262195  262199  262201  262205  262211  262217  262219  262225  262229  262231  262237  262241  262247  262255  447090 

42.下图为某城市用地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

地理试题第9页  共12页

(1)阶段Ⅰ,商业用地的布局特点是             ;阶段Ⅱ,商业用地出现的新变化是                      

(2)该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一些工厂迁出了旧城区。工厂外迁的目的主要是为了                    

(3)新的生产用地主要向        (方向)不断延伸,这种布局利于保护城市的大气环境。试简要说明原因                  

试题详情

41.下图甲表示某日昼长状况,乙是某地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7分)

       甲                 乙

  (1)此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2)在甲图中画出再过三个月南北极圈之间的昼长随纬度的变化线。

(3)甲图所示日期,乙河河口海域盐度(1000克海水中所含溶解的盐类物质的总量)接近一年中的最     (高或低)值。

(4)乙图中d处地貌为冲积扇,形成该地貌的地质作用是          

(5)影响乙图ab地区气候类型形成的气压带和风带分别是        

           

(6)与乙图ab地区同纬度大陆东岸平原地区的植被类型是(   )

   A.硬叶林   B.针叶林   C.灌丛   D.阔叶林

试题详情

40.下列行为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的是

A.积极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在我国乡村地区大搞开发区和工业园区

B.参与国际合作,共同治理大气污染

C.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

D.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推进西部大开发和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振兴

地理试题第8页  共12页

第Ⅱ卷(非选择题  40分)

试题详情

39.下列四图是同学们为家乡所作的自然、社会经济方面的资料分析图,其中只适宜用GIS数据库软件制作的是

试题详情

38.该区域地理环境兼有

   A.内流河与外流河    B.湿润地区与干旱、半干旱地区 

C.大型盆地与高原    D.常绿阔叶林与落叶阔叶林

试题详情

37.该区域地理环境特征具有明显的

   A.纬度地带性   B.经度地带性   C.垂直地带性   D.非地带性

试题详情

36.右图为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分布简图,据图分析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区因比乙区纬度高,故热量较乙区少

   B.乙区因比甲区海拔高,故太阳光照比甲区弱

   C.乙区与丙区南部距海远近不同,故以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为两区界线

   D.甲区比丙区北部距海远,降水少,故以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为两区界线

下图是我国某省级行政区略图,读图完成37、38题。

 

地理试题第7页  共12页

试题详情

35.图示信息表明,我国的经济增长

A.与资源国情相适应      

B.消耗的物质资源少,环境成本低

C.是一种可持续的增长模式  

D.必须切实转变主要依靠物质资源的高消耗来获取GDP增长的方式

试题详情

34.去年秋,某业务员通过互联网联系采购了山东烟台的一批优质苹果,用汽车运到浙江杭州销售,至元旦售完。该业务员活动涉及的地域联系方式共有

   A.通信、商业贸易     B.交通运输、商业贸易

   C.通信、交通运输     D.通信、交通运输、商业贸易

试题详情

下图为鞍山市部分工业企业分布图,读图完成31-33题。

      

31.20世纪50年代鞍山已成为我国重要的钢铁基地,其形成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A.高科技力量雄厚    B.水陆交通便利

C.水资源丰富      D.矿产资源丰富

32.图中各企业高度集聚的主要原因是

A.企业间存在投入--产出的生产联系

B.交通便利,便于集聚

C.共用劳动力

  D.集中治理工业污染

地理试题第6页  共12页

33.关于鞍钢未来发展方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引进技术,改造传统企业     B.重点发展轻型的高新技术产业

    C.治理污染,美化环境       D.发展科技,繁荣经济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