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36226  436234  436240  436244  436250  436252  436256  436262  436264  436270  436276  436280  436282  436286  436292  436294  436300  436304  436306  436310  436312  436316  436318  436320  436321  436322  436324  436325  436326  436328  436330  436334  436336  436340  436342  436346  436352  436354  436360  436364  436366  436370  436376  436382  436384  436390  436394  436396  436402  436406  436412  436420  447090 

19、(2010.江苏省江阴市青阳中学期中考试)图表《1870-1910年中国一些进口贷物占总进口值的百分比》

年份
棉布
金属和矿物
机械
1870
28.0
5.8
--
1880
24.9
5.5
--
1890
20.2
5.7
0.3
1900
21.5
4.7
0.7
1910
14.7
4.3
1.5

该表反映出 

A.中国对工业产品需求量减少  B.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初步发展

C、西方列强对华商品输出扩大   D、中国的传统手工业衰败没落

答案B

试题详情

18. (2010.江苏省丹阳高级中学期中考试)右图是近代某企业的宣传广告,从中能提取到的历史信息有①民族资本家重视产品宣传 ②广告图案设计具有浓厚本土文化色彩 ③揭示了民族资本家见利忘义的本性 ④民族企业如朝日般持续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A

试题详情

17. (2010.江苏省丹阳高级中学期中考试)近代以来,许多人士投资近代企业。从下表中无法获取的信息是

1840到1894年间投资民族企业的人数比例表

投资者
所占比例(%)
官僚、地主  
30.86
一般商人
18.52
手工作坊主
7.41
华侨商人
7.41

A.部分官僚、地主转化为民族资本家    B.民族资本来源多样化

C.部分投资者来自国外          D.民族工业发展迅速

答案D

试题详情

16.(2010.河北正定中学高三月考)“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在前进道路上的两个交替的历史阶段。革命与改良历史地位的变化,反映了辛亥革命对戊戌变法既否定又发展的历史辩证关系。”辛亥革命对戊戌变法的否定主要表现在

A.促使西方民主自由思想的传播    B.兴民权,建立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C.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D. 推翻清政府,独立发展资本主义

答案D

试题详情

15.(2010.河北正定中学高三月考)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那才是民族致命伤。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这次发生在“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对中国近代化的推动表现在

A.实现了中国政治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B.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

C.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D. 促使西方民主自由思想的传播

答案B

试题详情

14.(2010.河北正定中学高三月考)1904--1907年中国兴起了一个兴办实业的新浪潮,有人描述当时的情景说:“相信能认购一股就等于收回一份权利,于是争相认购股份,引起了全国到处创办股份、合伙或独资经营的新企业。”以上材料说明这次兴办实业的浪潮(  )

A.与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机相联系,带有爱国的性质

B.直接推动力是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C.欧洲列强放宽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是主要原因

D.是民国政府发展实业政策的结果

答案A

试题详情

13.(2010.河北正定中学高三月考)鸦片战争后,中国陆续出现各种类型的近代工业,下列归类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洋务军用企业--江南制造总局、上海发昌机器厂、安庆内军械所、福州船政局 B. 洋务民用企业--上海轮船招商局、天津开平煤矿、湖北织布局、上海洪盛碾米厂    C. 民族工业--上海发昌机器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广东继昌隆缫丝厂、大生纱厂   D. 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中国棉业公司(宋子文建)、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上海耶松船厂

答案C

试题详情

12.(2010.河北正定中学高三月考)洋务派认为,中国的科学技术、武器装备远远落后于西方,为了富国强兵,应该向西方学习;西方各国不但有自己的政教制度,而且国富兵强,已不是什么“蛮野夷狄”。顽固派则认为,学习西方就是“用夷变夏”,破坏了“夷夏之大防”,“违反了祖宗成法”和“立国之道”,对各种洋务活动坚决抵制。对以上材料中洋务派和顽固派论战的焦点评述不正确的是 A.要不要学习西方的近代科技,制船造炮,以资“求强” B.西方国家是不知礼仪的“蛮夷”,还是科学技术进步、政教昌明的国家 C.要不要改变中国的国体和政体 D.两派争论的实质是统治集团内部开明与守旧的不同政见之争。

答案C

试题详情

11.(2010.河北正定中学高三月考)1861年,李秀成发给金匮县黄兴和的商凭说:“一切货物,务须公平交易,既不得奇货自居,亦不得抬高市价,如敢垄断渔利有害民生者,准尔铺户指明禀究。”这说明太平天国 A.重视商业的发展           B.《资政新篇》在某些地区得到贯彻执行

C.已蜕变为封建政权          D.重视发展对外贸易

答案A

试题详情

10.(2010.河北正定中学高三月考)鸦片战争后,清朝被迫设立“五口通商大臣”,专门办理对外交涉事宜,初由两广总督兼职。1861年,清朝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它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常设外交机构。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规定: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对以上清政府对外政策解读正确的有哪些 ①清政府迫于国内外环境不得不改变观念 ②改变的目的是为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 ③无论屈辱外交还是主动外交都是建立在不平等的基础上的 ④变化反映了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过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