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36230  436238  436244  436248  436254  436256  436260  436266  436268  436274  436280  436284  436286  436290  436296  436298  436304  436308  436310  436314  436316  436320  436322  436324  436325  436326  436328  436329  436330  436332  436334  436338  436340  436344  436346  436350  436356  436358  436364  436368  436370  436374  436380  436386  436388  436394  436398  436400  436406  436410  436416  436424  447090 

30.(09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高三摸底)《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和“奋起救亡,勇于变革”的史实是                                                              (   )

A.《马关条约》和公车上书                B.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

C.《辛丑条约》和戊戌变法                D.《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

答案  D

试题详情

29.(09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高三月考)在某个条约的签字仪式上,一个自称“中国通”的帝国主义分子写了一幅上联:“琵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其他帝国主义分子听后连声叫绝,并发出阵阵狂笑。一个中方官员站起来,义正辞严,对了一幅下联:“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请问此条约是               (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  D

试题详情

28.(09福建省福州三中高三月考)曾以清光绪帝名义发布的《罪己诏》称:“今兹议约,不侵我主权,不割我土地,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文中的“议约”是指            (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  D

试题详情

27.(09福建省福州三中高三月考)中国古代以干支纪年,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甲午战争发生于1894年,八国联军侵华的1900年应是                                                                    (   )

A.己亥年              B.庚子年        C.辛丑年           D.壬寅年

答案  B

试题详情

26.(09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三月考)康有为奏章中往往采取在“中体”中借用西学的“移花接木”之法,给光绪帝讲“心当变法”的道理,顽固派指责他“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康有为这样做的目的是   (   )

A.在儒学的基础上吸收西方政治学说

B.为变法披上传统文化价值的理论

C.将西方的政治理论和实践中国化

D.用儒家经典解释西方政治学说

答案  B

试题详情

25.(09辽宁省光明中学高三月考)康有为说“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托之先王,既不惊人,又可避祸。”这句话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

A.康有为认为改制代表平民利益                  B.康有为认为改制是惊人的大事

C.托古改制最稳妥,不担风险                D.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

答案  D

试题详情

24.(09辽宁省光明中学高三月考)郭嵩焘在英国写信给李鸿章说:“……我们必须风俗敦厚,人民家给户足,作为基石,然后才可以谈到富强。……船坚炮利是最末微的小事,政治制度才是立国的根本。”由此可见,郭松焘的言论更接近于                                                           (   )

A.鸦片战争时期的抵抗派                B.洋务运动中的洋务派

C.改良运动中的维新派                 D.民主革命时代的革命派

答案  C

试题详情

23.(09辽宁省光明中学高三月考)“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该思想的主要特点是                       (   )

A.照搬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

B.把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同儒家思想相结合

C.从西方基督教教义中受到启发

D.以儒学作为变法的指导思想

答案  B

试题详情

22.(09安徽省合肥一中高三质检)戊戌变法时期,有人作诗曰:“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裁作短衣装,脚跟形

势先融化,说道莲钩六寸长。”此诗反映的社会本质问题是                              (   )

A.倡导女权运动                          B.生活全盘西化    

C.革除生活陋习                          D.工业文明冲击

答案  D

试题详情

21.(09黑龙江省哈尔滨五中高三月考)对郑观应主张“商战”的含义,最准确的解释是          (   )

A.发展民族工商业,抵制外国商品输入

B.利用本国经济力量同外国资本主义竞争

C.断绝与西方国家的贸易往来

D.同列强进行一场争夺商品市场的战争

答案  A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