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38386  438394  438400  438404  438410  438412  438416  438422  438424  438430  438436  438440  438442  438446  438452  438454  438460  438464  438466  438470  438472  438476  438478  438480  438481  438482  438484  438485  438486  438488  438490  438494  438496  438500  438502  438506  438512  438514  438520  438524  438526  438530  438536  438542  438544  438550  438554  438556  438562  438566  438572  438580  447090 

7.图3是利用透明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像的大小与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有关

B.蜡烛远离玻璃板过程中,蜡烛的像始终与蜡烛等大

C.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像所在的位置,像会成在光屏上

D.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能在玻璃板后成一实像

试题详情

6.红外线与可见光

A.频率相等          B.波长相等

C.都是电磁波        D.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不等

试题详情

5.密闭的房间里打开香水瓶的盖子,一会儿整个房间都能闻到香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越高,香味扩散得越慢

B.若温度低于0℃,这个现象就消失

C.这个现象能说明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

D.这个现象能说明分子运动是无规则的

试题详情

4.如图2,把一根包有绝缘层的导线绕在铁钉上,把导线两端的绝缘层刮去,接上干电池后,铁钉

A.有磁性            B.会熔化

C.有电流流过        D.两端对小磁针北极都有吸引力

试题详情

3.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属于防止噪声产生的是

A.关闭房间的门窗                   B.会场内把手机调到无声状态

C.高速公路旁的房屋装隔音窗        D.机场跑道工作人员使用防噪声耳罩

试题详情

2.原子的中心是原子核,周围有电子绕核运动,图1是四种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由图中信息可知

A.质子、电子所带的电荷不等

B.所有原子的中子数都与质子数相等

C.中性原子的电子数与质子数相等

D.所有原子都由电子、质子、中子组成

试题详情

每道选择题有四个选项,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下表是国家标准鞋码与脚长对照表,表中“光脚长度”的单位是

鞋的尺码
36
37
38
39
40
光脚长度
230
235
240
245
250

A.m       B.cm         C.nm         D.mm

试题详情

模仿类比是解答信息题的有效手段之一。但是,许多学生因抓不住要害,常犯机械类比的毛病或拘泥于类比的原形而不会作灵活的变通,或任意类推胡编乱造而不注意规律的适用范围。

例4  Fe3O4 可以写成FeO·Fe2O3,若看成一种盐时,又可以写成Fe[FeO2]2,根据化合价规律和这种书写方法,若将Pb3O4用上述氧化物形式表示,其化学式可写成 _____,看成盐时可写成________ ,等物质的量的Fe3O4 和Pb3O4 分别在一定条件下和浓盐酸反应时,消耗的盐酸量相同,写出Fe3O4、Pb3O4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

解析:如果简单机械模仿,则会将Pb3O4 类比Fe3O4 ,错写为PbO·Pb2O3、Pb[PbO2]2。

正确领会题干信息必须遵守化合价规则和Fe3O4书写方法,因Fe3O4中Fe有+2、+3价,而Pb3O4 中Pb为+2、+4价,故Pb3O4 中有一个+4价的铅原子和两个+2价的铅原子。不难得出:Pb3O4 氧化物形式为2PbO·PbO2 ,写成盐时为Pb2[PbO4] 。

同理,两者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3O4+8HCl====FeCl2+2FeCl3+4H2O

Pb3O4+8HCl====3PbCl2+Cl2↑+4H2O

试题详情

信息题中的背景材料有较强的可读性,相当多的学生只注意其中某些新鲜文字,纠缠细节,而不能对信息作变通处理,结果事倍功半。

例3 将氯气用导管通入较浓的NaOH和H2O2的混和液中,在导管口与混和液的接触处有闪烁的红光出现,这是因为通气后混和液中产生的ClOˉ被H2O2还原,发生激烈反应,产生能量较高的氧分子,将多余的能量以红光放出,装置见右图。(1)实验时,广口瓶中除观察到红光外还有___现象。(2)广口瓶中ClOˉ与H2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情景新,陌生度较高,自学能力稍差的学生往往会被纷纷的现象和诸多叙述所困扰,坠入云雾之中,有的认为反应放热,会出现白雾或沸腾等现象,这就没有抓住本质信息,被放热这一表面现象所迷惑。如果能对题给信息作变通处理,缩写成ClOˉ被H2O2还原,产生O2(平时加强训练作次归纳并不难),这样一来,就能果断地得出答案:

因发生的反应为ClOˉ+H2O2 ===O2↑+Clˉ+H2O,故还可看到冒气泡的现象。

试题详情

   化学信息题,特别是有机信息题,常常要从特殊推出一般性的结论,才能抓住信息的实质,进而正确解答后续问题,很多学生不了解这一点,往往在获取信息的阶段就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例1 卤代烃在氢氧化钠存在的条件下水解,这是一个典型的取代反应,其实质是带负电的原子团(例如OH离子)取代了卤代烃中的卤原子。例如:

CH3CH2CH2Br+OHˉ---->CH3CH2CH2OH+Brˉ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溴乙烷跟NaHS 反应;(2)碘甲烷跟CH3COONa反应。

解析:不少学生获得的信息“实质”是:卤代烃的取代反应必须有OHˉ 参与才行,于是想到了NaHS的水解,写成:NaHS+H2O -> NaOH+H2S 。这种囿于反应式的表象得出的推论,是一个以偏概全的结论,影响了问题的解答。

事实上,卤代烃发生取代反应的实质是带负电的原子团取代了卤代烃中的卤原子,即:

R-X+Na-Y -> R-Y+NaX

本题中R分别为C2H5-、CH3-,X分别为Brˉ、Iˉ, Y分别为HSˉ、CH3COOˉ, 代入上述“公式”得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CH3CH2Br+NaHS -> CH3CH2SH+NaBr

CH3I+CH3COONa  -> CH3COOCH3+NaI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