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45696  445704  445710  445714  445720  445722  445726  445732  445734  445740  445746  445750  445752  445756  445762  445764  445770  445774  445776  445780  445782  445786  445788  445790  445791  445792  445794  445795  445796  445798  445800  445804  445806  445810  445812  445816  445822  445824  445830  445834  445836  445840  445846  445852  445854  445860  445864  445866  445872  445876  445882  445890  447090 

(08江西省重点中学联考)读“我国某地区土壤中空气月平均分布图”,完成1-2题。

1.该地区最可能是                 (    )

  A.广州       B.石家庄     C.南京      D.哈尔滨

  答案  C

2.该地区6月初土壤中空气较少的原因是       (    )

A.受准静止锋控制          B.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C.受气旋控制            D.处于夏季风背风坡

答案  A

试题详情

14.(08湖北省八校联考)读“某区域等温线图”,图中等值线数值a>b,回答下列

问题。

  (1)图示乙河流域的气候类型是              

  (2)简要说明乙河流量变化的特点及其原因。

  (3)简要说明甲地在我国国庆节至元旦期间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和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答案  (1)地中海气候

  (2)特点:乙河夏季为枯水期,冬季为汛期,径流季节变化较大。原因:该地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的控制,降水少;冬季受西风带的控制,降水较多。

(3)国庆节至12月22日(北半球冬至),甲地正午太阳高度增大,昼长夜短且昼越来越长;12月22日至元旦期间,甲地正午太阳高度减小,昼长夜短且昼越来越短。

题组二

试题详情

13.(08宜昌调研)读“杭州2001年10月23日-2002年1月15日最低气温曲线、气压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读图,说明图中最低气温曲线和气压曲线之间的关系。

(2)判断图示期间降水的主要形式(“降雨”、“降雪”或“冰雹”),并说明判断理由。

(3)图中两次降水过程是由什么天气系统过境造成的?请在下框中画出该天气系统的示意图。

  答案  (1)气温降低,气压升高(负相关)。

  (2)降雨。降水期间,气温基本上在零摄氏度以上。

  (3)由冷锋过境造成。

  绘图:

试题详情

(08河南省示范性高中联考)右图为“我国局部地区某气象灾害年平均出现次数的等值线分布图”。读图完成11-12题。

11.该种气象灾害最有可能是                  (    )

  A.沙尘天气                 B.洪涝 

C.台风                   D.干热风

答案  A

12.下列有关图中甲、乙、丙、丁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四地发生此灾害的次数由多到少依次是甲、乙、丁、丙

B.从图中可以看出越向东南此灾害出现的次数越多

C.甲地受此灾害影响程度较小的原因之一是距海洋较远

D.丙地受此灾害影响程度较大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地表植被稀疏

答案  D

试题详情

(08陕西省质检)读“我国雨带移动示意图”,回答9-10题。

9.通常年份,当雨带位于①、②、③处时,分别是       (    )

  A.4、5月,6月,7、8月           B.5、6月,7月,8、9月

C.3、4月,5、6月,7、8月         D.10月,8、9月,7、8月

答案  A

10.2007年7月我国淮河流域连续普降大到暴雨,局部地区出现大

暴雨,其主要原因是                 (    )

  A.南方来的气流水汽含量较少,而北方来的气流水汽含量较多

B.冬季风较弱,雨带提前北上,并在淮河流域停留时间长

C.副热带高压过强,台风活动频繁,多台风雨

D.锋面雨带在淮河流域滞留时间长,降水强度大

答案  D

试题详情

(08成都检测)下图是“冬至日某经线的气温、气压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6-8题。

6.图中曲线①②③分别代表                                 (    )

  A.气温、正午太阳高度、气压           B.气压、气温、正午太阳高度

C.正午太阳高度、气温、气压           D.气温、气压、正午太阳高度

答案  A

7.该经线可能是                                      (    )

  A.30°E        B.120°E         C.100°W       D.60°W

  答案  B

8.关于图中曲线①②③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曲线①在M处达最小值的原因是受沿岸寒流的影响

B.这一天,曲线②在全球的分布规律是纬度越高值越小

C.曲线③在N处达最大值的主要原因是温度低

D.曲线③的最高值在季节相反的另一半球的相应纬度也存在

答案  C

试题详情

(08湖南省联考)2008年春节前夕,一场几十年一遇的大雪灾影响了全国百姓的生活,暴雪、冻雨使得交通堵塞、飞机停飞、通信设备受损,尤其像湖南、湖北这一带都启动了最高级别警示。据此回答3-5题。

3.下列关于雪灾成因以及同期相关地理事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南下冷空气势力偏强  ②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较常年同期偏强  ③全球变暖大背景下极端灾害发生的频率增加  ④三峡水库的修建  ⑤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海域水温偏低  ⑥我国南方地区气温的距平值为正值(注:距平值为实际与多年平均值的差值)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③⑤⑥      D.③④⑤⑥

  答案  B

4.当空中的雨落到近地面的物体和地面上时,立即凝结成冰,这就是冻雨。以下四幅对流层竖直方向上的温度结构示意图,最能够说明此次灾情中冻雨成因的是                      (    )

答案  D

5.此次雪灾使南北铁路大动脉发生梗阻,南方电、煤严重短缺,右图中哪一港口城市在此次北煤南运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    )

  A.A城市        B.B城市         C.C城市       D.D城市

答案  B

试题详情

(08北京海淀区检测)温度距平是指该年平均气温与多年平均气温的差距。读下图,回答1-2题。

1.下列各时段中,全球平均气温均高于多年平均值的是                     (    )

  A.1880-1900年     B.1900-1940年    C.1940-1980年    D.1980-2000年

  答案  D

2.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                                   (    )

A.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B.山地永久积雪的下界上升

C.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增加           D.高纬地区因降水变少而更加干旱

答案  B

试题详情

2009年各地模拟题另行补加

2008年联考题

题组一

试题详情

18.(07上海63-66)读“中国东部地区梅雨期起讫等日期线图”,回答问题。 

(1)在多年平均情况下,福州梅雨起始日是        ,徐州梅雨终止日是       

(2)在多年平均情况下,杭州梅雨的持续天数约      天,宜昌的梅雨持续天数约     天。

(3)我国东部地区梅雨起始日期的早晚、梅雨天气持续天数长短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自南向北                          

自东向西                          

(4)上海有的年份梅雨季节较常年明显偏长,有的年份梅雨期间雨天很少(这种情况俗称“空梅”),其原因

分别是                                         

答案  (1)5月21日  7月14日 (2)34  17±1

(3)南方起始日期早,持续时间长;北方起始日期晚,持续时间短 

东部起始日期早,持续时间长;西部起始日期晚,持续时间短 

(4)梅雨季节明显偏长的年份是由于夏季风(或副热带高气压)势力偏弱 

梅雨期间雨天很少的年份是由于夏季风(或副热带高气压)势力较强

解析  中国东部某些地区夏季会出现梅雨现象。由于东部降水受夏季风影响明显,因此夏季风的强弱会影响梅雨的长短。其他题目可据图分析回答。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