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语文 > 题目详情

9、《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学习周报 语文 高考版 山东专用 2009-2010学年 第14期 总170期 题型:022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学习周报 语文 高考版 广东专用 2009-2010学年 第14期 总170期 题型:022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河南省卫辉市第一中学2012届高三3月考试语文试题 题型:022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江西省上饶市2012届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题型:022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2012-2013学年吉林省高三第二次摸底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对《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词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英雄无觅孙仲谋处”“人道寄奴曾住”写了两个人,这两个人的共同点是都是能够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而且他们的事业都是从京口起步的。此处借孙权和刘裕两个历史上英雄人物事迹隐约讽刺南宋政权的无能,表达自己抗敌救国的热情。

B.写孙权和刘裕一略一详,是因为刘裕出身贫贱,却能建功立业,表现了“事在人为”的道理;更表现出词人对英雄的仰慕。在当时韩侂胄急于北伐的现实中,辛弃疾对刘裕的歌颂不仅是向往他的英雄业绩,还含有“如果碰到刘裕这样的国君,他的正确战略意图就能被采用”的意思。

C.辛弃疾引用宋文帝北伐惨败的故事的目的是借鉴历史,说明伐金必须作好准备,不能草率从事,暗指韩侂胄急于北伐可能重蹈覆辙。

D.“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说的是四十三年前自己正在战火弥漫的扬州以北地区参加抗金斗争。后来渡淮南归,如今自己已成老年,壮志依然难酬,追思往事,不胜身世之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

对《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词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英雄无觅孙仲谋处”“人道寄奴曾住”写了两个人,这两个人的共同点是都是能够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而且他们的事业都是从京口起步的。此处借孙权和刘裕两个历史上英雄人物事迹隐约讽刺南宋政权的无能,表达自己抗敌救国的热情。

B.写孙权和刘裕一略一详,是因为刘裕出身贫贱,却能建功立业,表现了“事在人为”的道理;更表现出词人对英雄的仰慕。在当时韩侂胄急于北伐的现实中,辛弃疾对刘裕的歌颂不仅是向往他的英雄业绩,还含有“如果碰到刘裕这样的国君,他的正确战略意图就能被采用”的意思。

C.辛弃疾引用宋文帝北伐惨败的故事的目的是借鉴历史,说明伐金必须作好准备,不能草率从事,暗指韩侂胄急于北伐可能重蹈覆辙。

D.“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说的是四十三年前自己正在战火弥漫的扬州以北地区参加抗金斗争。后来渡淮南归,如今自己已成老年,壮志依然难酬,追思往事,不胜身世之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对《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词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英雄无觅孙仲谋处”“人道寄奴曾住”写了两个人,这两个人的共同点是都是能够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而且他们的事业都是从京口起步的。此处借孙权和刘裕两个历史上英雄人物事迹隐约讽刺南宋政权的无能,表达自己抗敌救国的热情。
B.写孙权和刘裕一略一详,是因为刘裕出身贫贱,却能建功立业,表现了“事在人为”的道理;更表现出词人对英雄的仰慕。在当时韩侂胄急于北伐的现实中,辛弃疾对刘裕的歌颂不仅是向往他的英雄业绩,还含有“如果碰到刘裕这样的国君,他的正确战略意图就能被采用”的意思。
C.辛弃疾引用宋文帝北伐惨败的故事的目的是借鉴历史,说明伐金必须作好准备,不能草率从事,暗指韩侂胄急于北伐可能重蹈覆辙。
D.“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说的是四十三年前自己正在战火弥漫的扬州以北地区参加抗金斗争。后来渡淮南归,如今自己已成老年,壮志依然难酬,追思往事,不胜身世之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对《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词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1. A.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人道寄奴曾住”写了两个人,这两个人的共同点是都是能够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而且他们的事业都是从京口起步的。此处借孙权和刘裕两个历史上英雄人物事迹隐约讽刺南宋政权的无能,表达自己抗敌救国的热情。
  2. B.
    写孙权和刘裕一略一详,是因为刘裕出身贫贱,却能建功立业,表现了“事在人为”的道理;更表现出词人对英雄的仰慕。在当时韩侂胄急于北伐的现实中,辛弃疾对刘裕的歌颂不仅是向往他的英雄业绩,还含有“如果碰到刘裕这样的国君,他的正确战略意图就能被采用”的意思。
  3. C.
    辛弃疾引用宋文帝北伐惨败的故事的目的是借鉴历史,说明伐金必须作好准备,不能草率从事,暗指韩侂胄急于北伐可能重蹈覆辙。
  4. D.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说的是四十三年前自己正在战火弥漫的扬州以北地区参加抗金斗争。后来渡淮南归,如今自己已成老年,壮志依然难酬,追思往事,不胜身世之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