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语文 > 题目详情

20、范仲淹《岳阳楼记》一文中赞美滕子京政绩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政通人和  百废具兴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

范仲淹《岳阳楼记》一文中赞美滕子京政绩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101网校同步练习 初三语文 北师大(新课标) 北师大版 题型:048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1)

对文中加粗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A.

胜状:胜景,好景色。

B.

横无际涯:宽阔无边。

C.

南极潇湘:潇水和湘水的南边极远。

D.

骚人:战国时屈原作《离骚》,因此后世称诗人为骚人。

(2)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中的“之”意为“的”,下面句中加粗的“之”字不是“的”的意思的一项是(  )

[  ]

A.

属予作文以记

B.

此则岳阳楼大观也

C.

前人述备矣

D.

予尝求古仁人

(3)

对第一段文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A.

这段文字简要记述了滕子京重修岳阳楼以及作者写作本文的缘由。

B.

“越明年”的意思是“到了第二年”。

C.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写滕子京虽为“谪守”亦政绩显著。

D.

“属予作文以记之”中的“予”即范仲淹的朋友滕子京。

(4)

对第二段文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A.

这段文字详细描写了洞庭湖及其周围的景色。

B.

“前人之述备矣”是对“岳阳楼之大观”的小结,简洁不繁。

C.

“然则”轻轻-转,引出“迁客骚人”可能有的不同的情怀。

D.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句反问,引出下文的写景抒情。

(5)

赞美滕子京政绩的文字是________,表明作者写作缘由的句子是________,“前人之述”指的是________,从空间上写洞庭湖胜境的语句是________,从时间上写洞庭湖气象万千的语句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

古诗文积累(12分)

1.采菊东篱下,            。山气日夕佳,                   (陶渊明《饮酒》)

2.              ,风正一帆悬。            ,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3.杨花落尽子规啼,               。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                                           ,国恒亡。(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雪”是历代文人墨客喜欢咏吟的对象。请写出两句上下连续的含“雪”字的诗句:                       ,                  。                 

6.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赞美滕子京政绩的话是: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1-2012学年福建省永安市九年级学业质量检测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名句名篇

古诗文积累(12分)

1.采菊东篱下,             。山气日夕佳,                    (陶渊明《饮酒》)

2.               ,风正一帆悬。             ,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3.杨花落尽子规啼,                。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                                            ,国恒亡。(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雪”是历代文人墨客喜欢咏吟的对象。请写出两句上下连续的含“雪”字的诗句:                       ,                   。                 

6.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赞美滕子京政绩的话是: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默写题

古诗文积累(12分)
小题1:采菊东篱下,            。山气日夕佳,                   (陶渊明《饮酒》)
小题2:              ,风正一帆悬。            ,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小题3:杨花落尽子规啼,               。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小题4:                                          ,国恒亡。(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小题5:“雪”是历代文人墨客喜欢咏吟的对象。请写出两句上下连续的含“雪”字的诗句:                       ,                  。                 
小题6: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赞美滕子京政绩的话是: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2届福建省永安市九年级学业质量检测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题型:默写

古诗文积累(12分)
【小题1】采菊东篱下,            。山气日夕佳,                   (陶渊明《饮酒》)
【小题2】              ,风正一帆悬。            ,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小题3】杨花落尽子规啼,               。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小题4】                                          ,国恒亡。(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小题5】“雪”是历代文人墨客喜欢咏吟的对象。请写出两句上下连续的含“雪”字的诗句:                       ,                  。                 
【小题6】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赞美滕子京政绩的话是: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领着孙儿登名楼》一文,完成18-22题。(16分)

①周末,孙子外孙,两个小调皮蛋,破门而入,匆匆而来。孙子拉着我的手嚷,外孙抱着我的头吵,要去岳阳楼玩玩。生性不爱动,总是不愿跑的我,在嚷嚷不平、吵吵不休的情形下,领着这对活宝登上了千古岳阳楼。

②从瞻岳门出发,登上城楼,只见城楼中央,建有重檐轩亭,雕窗推门,古朴雅致。居高而眺,可览城市风貌,高楼林立,市景繁荣,交通如织,秩序井然;放眼洞庭,但见自然风光,水天一色、一碧万顷、白帆点点、玉影波光。遥望远处,亦晓天时地利,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西来爽气,东临岩疆。

③穿过瞻岳门,从两座飞檐翘角的城门楼通过,爷孙仨踏进了一条充满明清古韵的仿古街——“汴河街”。沿着青石板路而行,两侧是青砖青瓦,雕梁画栋,一派古香,客栈、酒家、茶馆、雕室、画社、戏台,古朴典雅,美不胜收。各式各样的岳阳特产,吃的、喝的、用的、玩的,琳琅满目,好不诱人。用不着吆喝,“我要咸的”,“我要甜的”,两个孙子捧起擂茶就喝。茶毕,沿街而上,每人的手里都是一大抱吃的玩的,好不快哉。

④在绿草香花的伴随之中,我们沿街而下,走进了滨湖的一级台阶。举目之间,孙子唤我看沙鸥;俯首之间,外孙叫我看锦鳞。湖光、山色、绿树、花卉、城墙、雕塑,他们指个不停,问个不停;我则看个不停,说个不停。当我们的眼睛落在湖畔的石碑诗文上时,李白、杜甫、白居易、孟浩然、刘禹锡等诗人们的风采,仿佛吸引了我的孙辈们。除潦草过甚的字要问问爷爷外,大都能读之有声,诵之有韵,看来他们对这些传统文化还挺有兴趣。

⑤爷在画中走,孙在景中行。爷孙仨读诗怀古,观湖赏楼,感慨万千之中,我们拾级而上,走过弯弯曲曲的游路,达民本广场,览《政通人和图》浮雕,在孙子们的牵扯下,穿过大气、庄重的“巴陵胜状”南大门牌匾,进入了岳阳楼核心景区。嗅着姹紫嫣红的花香,我领着孙子们径直前往岳阳楼。一字一句,一句一字,教他们读《岳阳楼记》;一点一滴,一滴一点,讲有关岳阳楼的故事。走出大门,我要他们背出一两句话,孙子脱口而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外孙年小,在哥哥的帮助下,竟也慢条斯理地背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

⑥孙子们尾随在爷爷的背后,踩过爷爷走过的路,欢蹦乱跳,不知不觉间,我们玩完了三醉亭、仙梅亭、怀甫亭,来到了双公祠。双公祠内,陈列别致,微缩的岳阳楼景区模型、滕子京、范仲淹的生平事迹、历朝历代名家的诗词歌赋。全厅上下,营造的氛围,仿佛是一种生活的原型,仿佛是一幅古老的图画,它告诉人们的是一种可歌可泣的民族精神,极力张扬的是一种可赞可颂的忧乐情怀。边走边看边思,我的心被震撼。忧乐情怀,它使我们这个民族赢得了昨天的辉煌,带来了今天的厚重。同时,我想它也应成为一颗种子,深深埋在人们心里。走出双公祠,我问孙子外孙,今天的日记怎么写,一个说,我要发愤学习,长大以后写一篇与《岳阳楼记》齐名的《民本岳阳记》;一个说,我要勤奋努力,长大后修一座忧乐宫,把更多的范仲淹、滕子京展现出来。

⑦我深深地亲吻着孙子们的脸,心里有一种吃蜜样的感觉。 

18、阅读全文,在下面空格处填写出作者“领着孙儿登名楼”的行踪。瞻岳门→       

→      →      → 核心景区(三醉亭、仙梅亭、怀甫亭) →        。(4分)

19、简要说说第①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3分)

                                                                              

20、文中有一句话,集中而生动地描绘出了爷孙仨登名楼时愉快的心情,这句话是“                                           ”。(3分)

21、结合全文,简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3分)

我领着孙子们径直前往岳阳楼。一字一句,一句一字,教他们读《岳阳楼记》;一点一滴,一滴一点,讲有关岳阳楼的故事。

                                                                               

22、本文主要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是(   )(3分)

A、表达了作者对岳阳楼美景的喜爱与赞美。

B、表达了作者享受天伦之乐的欣慰之情。

C、表达了对范仲淹、滕子京等名家忧乐情怀的敬仰与赞颂之情。

D、表达了对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诗人优美诗文的赞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追思滕子京

    重修岳阳楼的这一年是公元一千零四十五年。

    3年前,藤子京还在西北的甘肃泾州当知州。那是个边关阻隔,动乱无常的荒凉之地。这年9月,西夏大举攻宋,宁夏定川寨一仗,打得昏天黑地,血肉横飞。藤子京镇守城池,手中兵卒无几。“乃集农民数千戎服乘城”,又“会范仲淹引番汉兵来援”。之后,他动用公款犒劳边关将士,祭奠英烈,抚恤遗属。事隔一年,便有人弹劾(弹劾,担任监察职务的官员检举官吏的罪状)滕子京滥用公款,“其间数万贯不明”。于是,“泾州挪用公款案”闹得沸沸扬扬。幸得欧阳修、范仲淹从中解释,方未处刑,仅贬官而已。于是就有了“庆历四年春,藤子京谪守巴陵郡”。

    藤子京是背着沉重的十字架来到巴陵岳阳的。

    岳阳这地方怎么就成了贬官们的钟爱之地?上自屈原数起,涉足岳阳的各朝名家大都是仕途坎坷,累有贬迹。无论“去国怀乡,忧谗畏讥”也好;“心旷神怡,宠辱偕忘”也好,只要贬官们踏上岳阳这块土地,总是文思泉涌,佳作叠出。

    是洞庭山水抚慰了落魄的人生,还是人生的苦难打磨了岳阳的灵魂?这一拨拨朝廷的弃儿,将热泪抛洒在岳阳楼头的时候,巴陵的山捧着它,洞庭的波含着它,分明就铸成了岳阳城头一块块苦涩的砖石,从屈夫子一直垒砌到今天。

    那么,藤子京为岳阳留下了什么呢?

    他留下了一座岳阳楼。

    那古楼上写着“不以物喜”。他是不以物喜的。他在岳阳的3年,承前制,重修岳阳楼;崇教化,兴建岳州学宫;治水患,拟筑偃虹堤。三年治政,成就三件大事,此君足矣!同朝史学家司马光赞其在岳州“治为天下第一”。藤子京是完全有资本以物为喜的,他却不能喜,“负大才,为众所嫉”,他如何喜得!

   古楼上还写着“不以已悲”。他又何尝以己悲之?一个负罪的贬官,仕途的失意,人生的坎坷,要消沉当可消沉,论哀怨亦可悲之。而这位藤公却“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他是不喜不悲,不艾不怨,上任一年便“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于政治是如此的投入,于黎民是如此的体恤!此种襟怀,问谁领会得来!当岳阳楼重修落成之日,藤子京也只是“痛饮一场,凭栏大恸(恸,大哭)十数声而已”,可见其忍辱负重仍然勤于政绩的惨淡心境。男儿有泪不轻弹,这“凭栏大恸十数声”是何等的悲怆,何等的壮烈!

    岳阳楼是重新耸立起来了。设若没有藤子京重修岳阳楼,何来此大观?没有藤子京修书求记范仲淹,有何来“先忧后乐”的《岳阳楼记》传诸后世?范仲淹是“先忧后乐”精神的宣扬者,藤子京何以不是这精神的践行者?

    滕子京谪守岳州3年,于庆历七年初调任苏州,离开岳阳3个月之后不幸病逝于苏州任所,时年56岁。《宋史》对他有这样的评价:“宗谅(藤子京,名宗谅,字子京)尚气,倜傥自任,好施与,及卒,无余财。”     

    无余财呀!这便是一个受诬贬官的结局。可悲的是,当年弹劾藤子京的那个人,受命“审讯”此案,他的调查结果却是“藤子京所用钱数分明。并无侵欺入己”。可怜藤子京们已是遍体鳞伤,欲哭无泪,小人却在一旁暗自窃笑。范相藤公今安在?于是,让我想起了刻在岳阳楼上的那半副楹联:“范秀才,亦多事,数十年光景,甚么先甚么后,万家忧乐独关心!”

1.文章是从哪两个方面赞美滕子京的?你觉得最令人感动的是哪一方面?请作简要阐述。

2.岳阳楼重修落成之日滕子京“凭栏大恸十数声”,这哭声为什么是悲怆而又壮烈的?

3.作者为什么写《宋史》对滕子京的评价?又为什么写当年弹劾滕子京的那个人的调查结果?

4.联系全文看,作者“追思滕子京”的目的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边一篇文章,完成1—6题。

追思藤子京

  重修岳阳楼的这一年是公元一千零四十五年。

    3年前,藤子京还在西北的甘肃泾州当知州。那是个边关阻隔,动乱无常的荒凉之地。这年9月,西夏大举攻宋,宁夏定川寨一仗,打得昏天黑地,血肉横飞。藤子京镇守城池,手中兵卒无几.“乃集农民数千戎服乘城”,又“会范仲淹引番汉兵来援”。之后,他动用公款犒劳边关将士,祭奠英烈,抚恤遗属。事隔一年,便有人弹劾(弹劾,担任监察职务的官员检举官吏的罪状)滕子京滥用公款,“其间数万贯不明”。于是,“泾州过用公款案”闹得沸沸扬扬。幸得欧阳修、范仲淹从中解释,方未处刑,仅贬官而已。于是就有了“庆历四年春,藤子京谪守巴陵郡”。

  藤子京是背着沉重的十字架来到巴陵岳阳的。

    岳阳这地方怎么就成了贬官们的钟爱之地?上自屈原数起,涉足岳阳的各朝名家大都是仕途坎坷.累有贬迹。无论“去国怀乡,忧谗畏讥”也好;“心旷神怡,宠辱偕忘”也好,只要贬官们踏上岳阳这块土地,总是文思泉诵,佳作叠出。

  是洞庭山水抚慰了落魄的人生,还是人生的苦难打磨了岳阳的灵魂?这一拨拨朝廷的弃儿,将热泪抛洒在岳阳楼头的时候,巴陵的山捧着它,洞庭的波含着它,分明就铸成了岳阳城头一块块苦涩的砖石,从屈夫子一直垒砌到今天。

   那么.藤子京为岳阳留下了什么呢?

   他留下了一座岳阳楼。

   那古楼上写着“不以物喜”。他是不以物喜的。他在岳阳的3年,承前制,重修岳阳楼;崇教化,兴建岳州学宫;治水患,拟筑偃虹堤。三年治政,成就三件大事,此君足矣!同朝史学家司马光赞其在岳州“治为天下第一”。藤子京是完全有资本以物为喜的,他却不能喜,“负大才,为众所嫉”,他如何喜得!

    古楼上还写着“不以己悲”。他又何尝以己悲之?一个负罪的贬官,仕途的失意,人生的坎坷,要消沉当可消沉,论哀怨亦可悲之.而这位藤公却“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他是不喜不悲,不艾不怨,上任一年便“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于治政是如此的投入,于黎民是如此的体恤!此种襟怀,问谁领会得来!当岳阳楼重修落成之日,藤子京也只是“痛饮一场,凭栏大恸(恸,大哭)十数声而已”,可见其忍辱负重仍然勤于政绩的惨淡心境。男儿有泪不轻弹,这“凭栏大恸十数声”是何等的悲怆,何等的壮烈!

    岳阳楼是重新耸立起来了。设若没有藤子京重修岳阳楼,何来此大观?没有藤子京修书求记范仲淹,有何来“先忧后乐”的《岳阳楼记》传诸后世?范仲淹是“先忧后乐”精神的宣扬者,藤子京何以不是这精神的践行者?

    滕子京谪守岳州3年.于庆历七年初调任苏州,离开岳阳3个月之后不幸病逝于苏州任所,时年56岁。《宋史》对他有这样的评价:“宗谅(藤子京,名宗谅,字子京)尚气,惆傥自任,好施与,及卒,无余财。”

    无余财呀!这便是一个受诬贬官的结局。可悲的是,当年弹劾藤子京的那个人,受命“审讯”此案,他的调查结果却是“藤子京所用钱数分明,并无侵欺入己”。可怜藤子京们已是遍体鳞伤,欲哭无泪,小人却在一旁暗自窃笑。范相藤公今安在?于是,让我想起了刻在岳阳楼上的那半副楹联:“范秀才,亦多事,数十年光景,甚么先甚么后,万家忧乐独关心!”

                                                        (作者王和声,有删改)

1.我们所读的诗词中.有一些是描写塞外景象的。请选择最能表现上文“边关阻隔,动乱无常的荒凉”情景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答]                                                                           

2.文章是从哪两个方面赞美藤子京的?你觉得最令人感动的是哪一方面?请作简要阐述。

[答]                                                                          

3.岳阳楼重修落成之日滕子京“凭栏大恸十数声”,这哭声为什么是悲怆而又壮烈的?

[答]                                                                          

4.作者为什么写《宋史》对藤子京的评价?又为什么写当年弹劾藤子京的那个人的调查结果?

[答]                                                                          

5.“是洞庭山水抚慰了落魄的人生.还是人生的苦难打磨了岳阳的灵魂?”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含义?

[答]                                                                          

6.联系全文看,作者“追思藤子京”的目的是什么?

    A.探寻藤子京“谪守巴陵郡”的原因,从而为他鸣冤申雪。

    B.表明藤子京虽一再遭贬.但仍然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昭示藤子京的廉洁和他的“倜傥自任,好施与,及卒,无余财”。

    D.赞颂藤子京“先忧后乐”的践行,呼吁藤子京的悲剧不再发生。  

                                                                 [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07年苏州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语文试卷 题型:048

阅读下边一篇文章,完成下题。

追思藤子京

  重修岳阳楼的这一年是公元一千零四十五年。

  3年前,藤子京还在西北的甘肃泾州当知州。那是个边关阻隔,动乱无常的荒凉之地。这年9月,西夏大举攻宋,宁夏定川寨一仗,打得昏天黑地,血肉横飞。藤子京镇守城池,手中兵卒无几。“乃集农民数千戎服乘城”,又“会范仲淹引番汉兵来援”。之后,他动用公款犒劳边关将士,祭奠英烈,抚恤遗属。事隔一年,便有人弹劾(弹劾,担任监察职务的官员检举官吏曲罪状)滕子京滥用公款,“其间数万贯不明”。于是,“泾州过用公款案”闹得沸沸扬扬。幸得欧阳修、范仲淹从中解释,方未处刑,仅贬官而已。于是就有了“庆历四年春,藤子京谪守巴陵郡”。

  藤子京是背着沉重的十字架来到巴陵岳阳的。

  岳阳这地方怎么就成了贬官们的钟爱之地上自屈原数起,涉足岳阳的各朝名家大都是仕途坎坷。累有贬迹。无论“去国怀乡,忧谗畏讥”也好;“心旷神怡,宠辱偕忘”也好,只要贬官们踏上岳阳这块土地,总是文思泉诵,佳作叠出。

  是洞庭山水抚慰了落魄的人生,还是人生的苦难打磨了岳阳的灵魂这一拨拨朝廷的弃儿,将热泪抛洒在岳阳楼头的时候,巴陵的山捧着它,洞庭的波含着它,分明就铸成了岳阳城头一块块苦涩的砖石,从屈夫子一直垒砌到今天。

  那么。藤子京为岳阳留下了什么呢

  他留下了一座岳阳楼。

  那古楼上写着“不以物喜”。他是不以物喜的。他在岳阳的3年,承前制,重修岳阳楼;崇教化,兴建岳州学宫;治水患,拟筑偃虹堤。三年治政,成就三件大事,此君足矣!同朝史学家司马光赞其在岳州“治为天下第一”。藤子京是完全有资本以物为喜的,他却不能喜,“负大才,为众所嫉”,他如何喜得!

  古楼上还写着“不以己悲”。他又何尝以己悲之一个负罪的贬官,仕途的失意,人生的坎坷,要消沉当可消沉,论哀怨亦可悲之。而这位藤公却“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他是不喜不悲,不艾不怨,上任一年便“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于政治是如此的投入,于黎民是如此的体恤!此种襟怀,问谁领会得来!当岳阳楼重修落成之日,藤子京也只是“痛饮一场,凭栏大恸(恸,大哭)十数声而已”,可见其忍辱负重仍然勤于政绩的惨淡心境。男儿有汨不轻弹,这“凭栏大恸十数声”是何等的悲怆,何等的壮烈!

  岳阳楼是重新耸立起来了。设若没有藤子京重修岳阳楼,何来此大观没有藤子京修书求记范仲淹,有何来“先忧后乐”的《岳阳楼记》传诸后世范仲淹是“先忧后乐”精神的宣扬者,藤子京何以不是这精神的践行者

  滕子京谪守岳州3年。于庆历七年初调任苏州,离开岳阳3个月之后不幸病逝于苏州任所,时年56岁。《宋史》对他有这样的评价:“宗谅(藤子京,名宗谅,字子京)尚气,惆傥自任,好施与,及卒,无余财。”

  无余财呀!这便是一个受诬贬官的结局。可悲的是,当年弹劾藤子京的那个人,受命“审讯”此案,他的调查结果却是“藤子京所用钱数分明,并无侵欺入己”。可怜藤子京们已是遍体鳞伤,欲哭无泪,小人却在一旁暗自窃笑。范相藤公今安在于是,让我想起了刻在岳阳楼上的那半副楹联:“范秀才,亦多事,数十年光景,甚么先甚么后,万家忧乐独关心!”

(作者王和声,有删改)

(1)

我们所读的诗词中。有一些是描写塞外景象的。请选择最能表现上文“边关阻隔,动乱无常的荒凉”情景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答]________

(2)

文章是从哪两个方面赞美藤子京的你觉得最令人感动的是哪一方面请作简要阐述。

[答]________

(3)

岳阳楼重修落成之日滕子京“凭栏大恸十数声”,这哭声为什么是悲怆而又壮烈的

[答]________

(4)

作者为什么写《宋史》对藤子京的评价又为什么写当年弹劾藤子京的那个人的调查结果

[答]________

(5)

“是洞庭山水抚慰了落魄的人生。还是人生的苦难打磨了岳阳的灵魂”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含义

[答]________

(6)

联系全文看,作者“追思藤子京”的目的是什么

[  ]

A.

探寻藤子京“谪守巴陵郡”的原因,从而为他鸣冤申雪。

B.

表明藤子京虽一再遭贬。但仍然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

昭示藤子京的廉洁和他的“倜傥自任,好施与,及卒,无余财”。

D.

赞颂藤子京“先忧后乐”的践行,呼吁藤子京的悲剧不再发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