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13、读南海及周边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比较A、B两地的气候特征差异及原因。

(2)请从交通位置和资源角度,简述该海域对我国的重要意义。

(3)试分析A国发展经济的优势条件。

(4)比较图中a、b两城市的区位差异。

区位条件

城市a

城市b

海陆位置

 

 

交通

 

 

地形

 

 

在国土中的位置

 

 

 

 

13、(1)气候特征比较:气温:B气温年较差较A小,气温最高值低A地;降水:B地较A地降水总量大,雨季较长,冬季降水较多。

原因:B处山地岛屿,四周环海,海洋性更强,气温年较差小,A处雨季来得晚,气温高;B处海洋性强,降水多,另外受台风影响次数多,台风雨增加了雨量。

(2)是我国联系东南亚、南亚、非洲、欧洲等地区的重要海上通道;是我国重要的热带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基地;是我国重要的海上油气资源基地;是我国南部地区对外开放的前沿,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

(3)①位于中南半岛东部,东部和南部濒临南海;②海岸线漫长,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利于发展对外贸易;③地处热带,水热条件优越;④土地类型多样,生物资源丰富;⑤矿产资源丰富;⑥旅游资源丰富;⑦廉价劳动力丰富。

(4)

区位条件

a 城

b城

海陆位置

近海地区

沿海地区

交通

河运、陆运交通枢纽

铁路、海运交通枢纽

地形

河流冲积平原

沿海平原

在国土中的位置

南部

中部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江西省九江一中2010届高三适应性考试文综地理 题型:综合题

(36分)读南海及周边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比较A、B两地的气候特征差异及原因。(10分)
(2)请从交通位置和资源角度,简述该海域对我国的重要意义。(6分)
(3)试分析A国发展对外贸易的优势条件。(12分)
(4)比较图中a、b两城市的区位差异。(8分)

区位条件
城市a
城市b
海陆位置
 
 
交通
 
 
地形
 
 
在国土中
的位置
 
 
                                          表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江西省2010届高三适应性考试文综地理 题型:综合题

(36分)读南海及周边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比较A、B两地的气候特征差异及原因。(10分)

 

 

 

 

(2)请从交通位置和资源角度,简述该海域对我国的重要意义。(6分)

 

 

 

 

(3)试分析A国发展对外贸易的优势条件。(12分)

 

 

(4)比较图中a、b两城市的区位差异。(8分)

区位条件

城市a

城市b

海陆位置

 

 

交通

 

 

地形

 

 

在国土中

的位置

 

 

             表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南海及周边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比较A、B两地的气候特征差异及原因。

(2)请从交通位置和资源角度,简述该海域对我国的重要意义。

(3)试分析A国发展对外贸易的优势条件。

(4)比较图中a、b两城市的区位差异。

区位条件

城市a

城市b

海陆位置

交通

地形

在国土中

的位置

                                           表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南海及周边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比较A、B两地的气候特征差异及原因。

(2)请从交通位置和资源角度,简述该海域对我国的重要意义。

(3)试分析A国发展经济的优势条件。

(4)比较图中a、b两城市的区位差异。

区位条件

城市a

城市b

海陆位置

交通

地形

在国土中的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近年来,我国的攀岩运动发展迅速,某些城市充分利用其有利的自然条件,迅速发展起了野外攀岩运动,大大地推动了城市旅游业的发展。
    材料二 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及其周边地区的等高线(单位:米)(图13)

(1)图中河流干流的流向大体是__________;a、b两河段,水流较平缓的是______河段。(4分)

(2)图中城市欲在甲、乙两处选择一处发展攀岩旅游项目应选择______处。(2分)

(3)为解决城市用水紧张问题,图中①②两条引水线路。哪一条设计更合理?为什么?(5分)

(4)某中学两组同学进行登山比赛,分别沿L、P线路攀登虎山和獅山。有人建议将出发点设在丙点,你认为是否合理?并筒述理由。(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近年来,我国的攀岩运动(图21)发展迅速,某些城市充分利用其有利的自然条件.迅速发展起了野外攀岩运动,大大地推动了城市旅游业的发展。

材料二 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及其周边地区的等高线(单位:米)图22

图21

 

 

图22

 
 


(1)图22中河流干流的流向大体是 ___     ___;a、b两河段,水流较急的是__ __河段。

(2)图22中城市欲在甲、乙两处选择一处发展攀岩旅游项目,应选择___ ___处。图22中最大高差是                    

(3)为解决城市用水紧张问题.图22中①②两条引水线路.哪一条设计更合理.为什么?

(4) 某中学两组同学进行登山比赛.分别沿L、P线路攀登虎山和獅山。有人建议将出发点设在丙点,你认为不合理。请你筒述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省高三上学期9月适应性练习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9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近年来,我国的攀岩运动发展迅速,某些城市充分利用其有利的自然条件.迅速发展起了野外攀岩运动,大大地推动了城市旅游业的发展。

材料二 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及其周边地区的等高线(单位:米)

 

(1)图中河流干流的流向大体是 ___     ___;a、b两河段,水流较急的是__ __河段。

(2)图中城市欲在甲、乙两处选择一处发展攀岩旅游项目,应选择___ ___处。图22中最大高差是                    

(3)为解决城市用水紧张问题.图中①②两条引水线路.哪一条设计更合理.为什么?

(4) 某中学两组同学进行登山比赛.分别沿L、P线路攀登虎山和獅山。有人建议将出发点设在丙点,你认为不合理。请你简述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山西2012届高三第一次阶段性诊断考试)24.  (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近年来,我国的攀岩运动发展迅速,某些城市充分利用其有利的自然条件.迅速发展起了野外攀岩运动,大大地推动了城市旅游业的发展。

材料二 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及其周边地区的等高线(单位:米)图

(1)图中河流干流的流向大体是 ___▲___;a、b两河段,水流较平缓的是___▲___河段。

(2) 图中城市欲在甲、乙两处选择一处发展攀岩旅游项目.应选择___▲___处。

(3) 为解决城市用水紧张问题.图中①②两条引水线路.哪一条设计更合理.为什么?

(4) 某中学两组同学进行登山比赛.分别沿L、P线路攀登虎山和獅山。有人建议将出发点设在丙点,你认为是否合理?并筒述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届福建省永安一中高三高考模拟文综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地理选做题(15分)
A.【选修2——海洋地理】
图示意台湾岛及周边海域地形分布,据图结合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图中红树林海岸的主要分布区,并分析其成因。(6分)
(2)比较台湾东西两岸港口数量的差异,并分析其主要原因。(9分)
B.【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
下图是西藏泥石流、滑坡次数与各月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

(1)指出西藏泥石流、滑坡次数的时间特点,并分析原因。(6分)
(2)为了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你认为应当采取哪些措施? (9分)
C.[选修6——环境保护]
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西南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1)
材料二:河流实测化学耗氧量COD(mg/L)水质状况曲线图(图2)
(I级→IV级,水质由优→差)

(1)据图2,描述②处河流水质随时间变化特点,并说出影响因素(6分)
(2)简述针对A处河流水质全年都比较差的防治措施(9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2011学年福建省高三高考模拟文综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地理选做题(15分)A.【选修2——海洋地理】

图示意台湾岛及周边海域地形分布,据图结合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图中红树林海岸的主要分布区,并分析其成因。(6分)

(2)比较台湾东西两岸港口数量的差异,并分析其主要原因。(9分)

B.【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

下图是西藏泥石流、滑坡次数与各月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

(1)指出西藏泥石流、滑坡次数的时间特点,并分析原因。(6分)

(2)为了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你认为应当采取哪些措施? (9分)

C.[选修6——环境保护]

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西南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1)

材料二:河流实测化学耗氧量COD(mg/L)水质状况曲线图(图2)

(I级→IV级,水质由优→差)

(1)据图2,描述②处河流水质随时间变化特点,并说出影响因素(6分)

(2)简述针对A处河流水质全年都比较差的防治措施(9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