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地理 > 题目详情
地形雨多形成于(  )
A.沿海平原B.内陆高原C.山地迎风坡D.山地背风坡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0-2011学年广西北海市合浦县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地形雨多形成于( )
A.沿海平原
B.内陆高原
C.山地迎风坡
D.山地背风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地形雨多形成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地形雨多形成于(  )
A.沿海平原B.内陆高原C.山地迎风坡D.山地背风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如图,完成下列要求.
精英家教网
(1)此图反映了由
 
演变为
 
的过程.
(2)观察和分析地图,可以说明该聚落的人口总数不断
 
,占地规模不断
 
;聚落的建筑群不断
 
,并有向高空发展变化的趋势;聚落的交通将会越来越
 

(3)聚落的常见形式有
 
 

(4)关于聚落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聚落变得越小越好   B.世界上所有的聚落都在扩大范围
C.世界上多数城市聚落都在变大   D.北京应将低矮的旧房子变成高楼大厦
(5)城市的形成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十分突出.下列地区,容易形成城市的是
 

A.河流附近  B.山麓地带  C.公路、铁路附近 
D.高山高原  E.热带雨林  F.南极大陆   G.中低纬度的沿海平原
(6)从聚落的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哪些优越的自然条件对早期聚落的形成有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读图回答:
(1)我国不受冬季风影响的地区有
 

A.华北平原  B.海南岛  C.台湾岛  D.黄土高原
(2)每年的7,8月份,台风在我国登陆,对农业生产有利的一面是
 

A.带来狂风  B.带来大量的降水  C.形成闷热天气  D.给沿海地区带来渔汛
(3)夏季风强、向北方推进较快的年份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洪涝现象  B.华北平原出现干早现象
C.东北地区出现严重的干旱现象  D.北方地区出现洪涝现象
(4)下列关于我国非季风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受冬季风影响不明显  B.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
C.受西北季风影响不明显  D.位于秦岭一淮河以北的地区
(5)四大盆地中,位于季风区的是
 

A.柴达木盆地  B.四川盆地  C.塔里木盆地  D.准噶尔盆地
(6)影响我国的夏季风来自于
 

A.北冰洋和太平洋  B.大西洋和印度洋  C.大西洋和太平洋  D.太平洋和印度洋
(7)能给我国带来大量降水的季风是
 

A.西北季风  B.东北季风  C.西南季风  D.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
(8)我国大部分地区气候的大陆性较强,主要标志是
 

A降水量多,降水的季节分配均匀        B.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大
C.气温最热月是8月,最冷月是2月      D.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9)世界上大多数农作物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方,主要原因是
 

A.雨热同期  B.地形复杂  C.气候复杂多样  D.季风气候显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图回答问题.
精英家教网
(1)泉州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大致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Ⅰ级阶梯主要是戴云山脉,它经过德化、永春、A
 
,海拔不低于500米.
Ⅱ级阶梯地势较为开阔,海拔介于200-500米.
Ⅲ级阶梯上有B
 
、惠安、晋江等县(区、市),地形以平原、丘陵、台地为主,海拔大多在200米以下.
(2)泉州山地和丘陵所占的比重约为
 
%,地形坡度大,
 
(季节)多暴雨,常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3)泉州的“母亲河”晋江,发源于
 
山脉,注入
 
.晋江沿岸地带,植被遭受严重破坏,大量泥沙汇入晋江,使它成为福建省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沿江两岸挖山采矿,人口工业集中,造成的严重的水污染,保护“母亲河”已刻不容缓.针对“母亲河”晋江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至少两方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读图回答问题.

(1)泉州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大致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Ⅰ级阶梯主要是戴云山脉,它经过德化、永春、A______,海拔不低于500米.
Ⅱ级阶梯地势较为开阔,海拔介于200-500米.
Ⅲ级阶梯上有B______、惠安、晋江等县(区、市),地形以平原、丘陵、台地为主,海拔大多在200米以下.
(2)泉州山地和丘陵所占的比重约为______%,地形坡度大,______(季节)多暴雨,常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3)泉州的“母亲河”晋江,发源于______山脉,注入______.晋江沿岸地带,植被遭受严重破坏,大量泥沙汇入晋江,使它成为福建省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沿江两岸挖山采矿,人口工业集中,造成的严重的水污染,保护“母亲河”已刻不容缓.针对“母亲河”晋江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______.(至少两方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材料和地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A、B、C、D、E五国作为新兴经济体的代表和发展中国家的领头羊,经济发展迅速,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倍受世人关注,被称为“金砖国家”.
材料(二):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下午1点46分,多震之国日本遭遇了历史上最强烈地震及最强烈海啸.9.0级的地震引发最高达10米的大海啸,瞬间扑向日本沿海地区.

(1)B国家地跨
亚欧
亚欧
两大洲,传统上属于
欧洲
欧洲
国家.
(2)C国家半岛上的气候类型是
热带季风
热带季风
气候,是该国水旱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D国家
亚马孙
亚马孙
平原上分布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
热带雨林
热带雨林
(植被). 
(3)图中E国位于中国的
西南
西南
方向,当该国的学生正沐浴着夏日阳光之时,北京的中小学生最有可能
B
B
 (选择填空)
A.到北戴河去避暑  B.聆听着新春的钟声
C.观看世界杯比赛   D.到香山赏红叶美景
(4)遇上大海啸,普通人应该如何应对?
要远离海岸线,往地势高的地方跑
要远离海岸线,往地势高的地方跑

(5)虽然金砖国家的政治体制不同,面临的国际利益与地区形势也不同,但是为了达成更多共识,应对国际上的各种挑战,五国需要加强合作,从全球来看,国际合作是促进发展的重要前提.目前,金砖国家正成为当代
C
C
D
D
的重要载体(选择填空).
A.南北对话    B.南北合作    C.南南合作    D.强强合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2011?青岛)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拟探究“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下面是他们的探究程序,请你与他们一道完成探究过程吧.
探究主题: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
探究资料:图1、图2.

尝试探究:
(1)地形与人口分布.从地形类型看,我国约65%的人口主要分布在
平原
平原
地区.
(2)海陆位置与人口分布.从海陆位置看,图2反映出我国人口的分布规律是
沿海、沿江、沿湖地区多
沿海、沿江、沿湖地区多

(3)纬度与人口分布.我国东部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大部分位于降水较多、气候温和的中低纬度.
归纳总结:
(4)综合归纳,我国人口分布具有集中于地势
低平
低平
地区、中低纬度地区和
临海
临海
地带的趋向性.
验证迁移:

(5)从世界人口分布图可以看出,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有
亚洲的东部和南部
亚洲的东部和南部
欧洲西部
欧洲西部
,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等.它们都位于中低纬度的临海平原地带.
拓展延伸:
(6)图3中A地区是世界上最大的平原,但人口稀少,其主要原因是
A地区为炎热的热带雨林区
A地区为炎热的热带雨林区

(7)图3中B地区紧临暖湿的大西洋,但人口稀少,其主要原因是
B地区为干旱的荒漠
B地区为干旱的荒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②地区与③地区的分界线D是______(山脉).该山脉1月的平均气温接近______℃.
(2)界限④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确定界线④的主导因素是______.
(3)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是______(A、B、C).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位于______(A、B、C).
(4)①地区的主要少数民族是藏族,藏袍是藏族服饰的代表,这样的服饰对于藏民来说,最为合适不过了,这是因为______.(请选填直接原因的代号)
A、当地空气稀薄  B、当地降水多  C、当地昼夜气温变化大  D、当地海拔高
(5)到C地区旅游,不能见到的景观是______.

(6)长江沿江地带沟通了我国沿海经济带与西部地区,构成“______”型经济格局.
(7)长江上游因植被破坏,造成的突出生态问题是______,长江沿江工业带因工业废气排放过多和降水丰富而形成的环境污染是______污染.
(8)截止2013年4月5日,我国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数为16例,其中浙江确诊3人死亡2人.请将浙江省的简称写在图中相应的省级行政区的轮廓图中.
(9)我国长江以南地区,与同纬度的西亚、北非相比没有形成沙漠,而成为“鱼米之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A、冬季风影响   B、气候复杂多样  C、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   D、气候具有大陆性特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