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小学语文 > 题目详情
比一比,形近字组词不对的是

A、会作 开合  
B、往常 行走 
C、爷爷 爸爸 
D、看见 看着
A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相关习题

科目:小学语文 来源:专项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珍贵的礼物
       妈妈从国外访问演出回来了,我去机场把她接回家。一回到家里,我就急着要她把给我的礼物拿出来,因为妈妈在信里告诉我,她给我买了一件十分珍贵的礼物。    
       妈妈笑着递给我一小包东西,我打开一层又一层的棉纸,才看见一个小小的盒子。我打开了小盒子,一看,不禁哑然失笑,那是什么呀!是一个铜塑的光着身子撒尿的小男孩。我笑了半天,红着脸把它还给了妈妈,嘟囔着说:“你不给我买一个金发洋娃娃,却给我这么一个撒尿小男孩。”我撅着嘴巴,妈妈却笑了,她告诉我:“这可是一件珍贵的礼品呀!”我说:“什么珍贵不珍贵的,我连看都不好意思呢。”妈妈笑得前俯后仰,掰开我捂着双眼的手,叫我仔细看看这个小铜人,但我仍然不肯看它。    
       妈妈严肃了,一把把我拉到身边,给我讲了这个小男孩的故事。    
     “这个男孩是比利时的民族小英雄。普鲁士士兵攻打比利时时,准备用炸药炸毁整个城市,药线点燃了,嗤嗤直冒烟,大人们都在战场上抗战。这孩子急中生智,在药线上撒了一泡尿,炸药因此没有爆炸,他救下了整座城市。比利时人民感谢这位民族小英雄,为他树了纪念碑,就是这个样子的。”妈妈举起了她手中的小铜人,我从捂着双眼的手缝里望去,这两寸高的小铜人闪闪发光,发出一圈奇异的光彩,我一把夺过小铜人,轻轻地抚摩着。    
       妈妈接着又对我说:“直到今天,比利时人民还在怀念他,他们把小孩的形象制成大大小小的雕塑,在主要街道、商店里出售,不仅卖给本国人民,还卖给外国朋友。”    
       这时,我紧紧地握着小铜人,爱不释手。妈妈叫我好好想一想,为什么她要给我这么一件稀奇的礼物呢?    
       这一夜,小铜人在我的枕边度过,我好像在和它细细对语:你是一个爱国的民族小英雄,我是一个热爱祖国的好孩子,我爱我的祖国,不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我的一切都属于哺育我成长的祖国。我们两个将成为最亲密的好朋友。
I.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珍贵(      ) 严肃(      ) 奇异(      ) 抚摩(       )  怀念(       ) 哺育(      )
2.按要求填空,并造句。   
(1)“释”的意思有:a.解释;b.消除;c.放开、放下;d.释放。
“爱不释手”中的“释”  应选第                    种解释,用其他三种意思分别组成一个词是                                                     ,用  “爱不释手”造句:                                                       。 
 (2)“前俯后仰”的“前”查                                    部,再查____ 画,请你写出四个以“前”字开头的成语。 
3.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1)“哑然失笑”究竟是笑了还是没笑?请写出文章的有关内容。
                                                                                                                    
(2)“急中生智”是什么意思?文章中这个孩子他“急”什么?“智”指什么?
                                                                                                                 
4.给短文分段,并写出段意。
                                                                                                                
5.回答问题。
( l)为什么说铜塑小男孩是一件珍贵的礼物?
                                                                                                                 
 (2)为什么说“我们两个将成为最亲密的好朋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小学语文 来源:(人教课标)4年级下刘淑明老师自编题 题型:048

阅读直通车

蜗牛

  很久以前,蜗牛长着一对翅膀,四只脚,一对触角,在空中自由地飞舞着。

  在一次重大的飞行比赛中,蜗牛遥遥领先,甩下了所有的对手:蜜蜂、蝴蝶……夺得了冠军。于是,奖杯便授给了蜗牛。

  蜗牛得了奖杯,得意洋洋地飞舞着,叫喊着。这以后,它把奖杯时刻带在身边,生怕别人不知道它是飞行冠军。可是,这奖杯很大很重,蜗牛背上它就只能在地上爬行了。晚上,蜗牛就睡在奖杯里,生怕被别人偷走。

  好心的朋友见蜗牛背着沉重的奖杯,艰难地爬行着,便劝它把奖杯放下来。蜗牛却把别人的好心当成恶意。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去劝它了。

  天长日久,蜗牛和奖杯连在了一起,它再也不能飞行了。只能背着沉重的奖杯,在地上慢慢地爬行。由于它睡觉时头缩在奖杯里,现在只能勉强地从奖杯里伸出长着一对触角的头。

  看,荣誉竟成了蜗牛的负担。

1.给下面的形近字组词。

涡(  )赛(  )蜜(  )睡(  )杯(  )

蜗(  )塞(  )密(  )垂(  )怀(  )

2.结合短文内容,给加粗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荣

[  ]

A名誉  B称赞

2)遥领先

[  ]

A来回摆动  B遥远  C看望

3

[  ]

A传授,教  B交付,给予

3.对比蜗牛以前和现在的样子,想一想它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小学语文 来源:语文教研室 题型:048

阅读直通车

蜗牛

  很久以前,蜗牛长着一对翅膀,四只脚,一对触角,在空中自由地飞舞着。

  在一次重大的飞行比赛中,蜗牛遥遥领先,甩下了所有的对手:蜜蜂、蝴蝶……夺得了冠军。于是,奖杯便授给了蜗牛。

  蜗牛得了奖杯,得意洋洋地飞舞着,叫喊着。这以后,它把奖杯时刻带在身边,生怕别人不知道它是飞行冠军。可是,这奖杯很大很重,蜗牛背上它就只能在地上爬行了。晚上,蜗牛就睡在奖杯里,生怕被别人偷走。

  好心的朋友见蜗牛背着沉重的奖杯,艰难地爬行着,便劝它把奖杯放下来。蜗牛却把别人的好心当成恶意。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去劝它了。

  天长日久,蜗牛和奖杯连在了一起,它再也不能飞行了。只能背着沉重的奖杯,在地上慢慢地爬行。由于它睡觉时头缩在奖杯里,现在只能勉强地从奖杯里伸出长着一对触角的头。

  看,荣誉竟成了蜗牛的负担。

  1.给下面的形近字组词。

   涡(  )赛(  )蜜(  )睡(  )杯(  )

   蜗(  )塞(  )密(  )垂(  )怀(  )

  2.结合短文内容,给加粗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荣[  ]

   A.名誉   B.称赞

  (2)遥领先[  ]

   A.来回摆动   B.遥远   C.看望

  (3)给[  ]

   A.传授,教   B.交付,给予

  3.对比蜗牛以前和现在的样子,想一想它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小学语文 来源: 题型:048

阅读直通车

蜗牛

  很久以前,蜗牛长着一对翅膀,四只脚,一对触角,在空中自由地飞舞着。

  在一次重大的飞行比赛中,蜗牛遥遥领先,甩下了所有的对手:蜜蜂、蝴蝶……夺得了冠军。于是,奖杯便授给了蜗牛。

  蜗牛得了奖杯,得意洋洋地飞舞着,叫喊着。这以后,它把奖杯时刻带在身边,生怕别人不知道它是飞行冠军。可是,这奖杯很大很重,蜗牛背上它就只能在地上爬行了。晚上,蜗牛就睡在奖杯里,生怕被别人偷走。

  好心的朋友见蜗牛背着沉重的奖杯,艰难地爬行着,便劝它把奖杯放下来。蜗牛却把别人的好心当成恶意。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去劝它了。

  天长日久,蜗牛和奖杯连在了一起,它再也不能飞行了。只能背着沉重的奖杯,在地上慢慢地爬行。由于它睡觉时头缩在奖杯里,现在只能勉强地从奖杯里伸出长着一对触角的头。

  看,荣誉竟成了蜗牛的负担。

  1.给下面的形近字组词。

   涡(  )赛(  )蜜(  )睡(  )杯(  )

   蜗(  )塞(  )密(  )垂(  )怀(  )

  2.结合短文内容,给加粗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荣[  ]

   A.名誉   B.称赞

  (2)遥领先[  ]

   A.来回摆动   B.遥远   C.看望

  (3)给[  ]

   A.传授,教   B.交付,给予

  3.对比蜗牛以前和现在的样子,想一想它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小学语文 来源: 题型:048

阅读理解

  一个风和日丽的初春,我在海南岛琼山碰到海上奇观。那是涨潮的时候,一片密密麻麻的红树林浸沉在海水里,露出一顶顶青翠的树冠,浮荡在海浪之中。一会儿退潮了,红树林带着海泥芳馨的枝干和婀娜的身姿重新回到海滩上。刹那间,我的眼前出现了一片绚丽多姿的世界。海风吹来,绿浪翻滚,浪声里又夹着红树林的涛声,欢迎我这来自北国的远客。

  我乘着小船,慢慢划进红树林深处。这简直是一个海上的世外桃源,一个神秘的植物天地。一株株红树纵横交错,褐红色的树干弯弯曲曲,盘根错节,形成一座座立体栅栏,支撑着硕大的树冠。树干七上八下,低的二三米,高的十来米,东拉西扯织成一张海上的绿色大网。树枝上盛开着红的、白的花朵,微风中飘着淡淡的幽香。我被这幽静而神奇的仙境陶醉了,好像走进了神话里龙宫的大花园。

  (1)给加粗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①奇观

[  ]

    A.看

    B.景象或样子

    C.对事物的认识或看法

  ②幽静

[  ]

   A.深远;僻静

B.隐蔽的

C.沉静

  (2)写出3个描写春天的词语。

  风和日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下面两组词语,量词重复后意思有什么不同。

  

  (4)在选文找出2句把红树林当作人来写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5)从选文第2节中找出一组近义词。

  (  )——(  )

  (6)这两节课文主要介绍了红树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小学语文 来源:海淀名校每课一考 四年级语文下学期 (新课标北师大版) 新课标北师大版 题型:048

开卷有益。

美的启发

  我家住在古城的一角,窗外有一块空地,附近的居民竟把它当成了堆垃圾的地方。怎么办?我做了个“禁止倒垃圾”的木牌插在那里,可人们连看都不看它一眼,这里照样垃圾成堆,臭气熏天,为此,我们伤透了脑筋。

  一个星期天的早晨,爸爸、妈妈嘀咕了一会儿,爸爸对我说出了一个好主意。我听了,乐得直拍手。于是我们全家动手,先将垃圾铲成一堆,再从河边挑来石块,砌成一个椭圆形的花坛,再糊上水泥,并在石缝外勾出美丽的图案,又在花坛的垃圾上面堆上一尺多厚的细土,栽上各种花苗,还就近挖来了两笼翠竹,栽在花坛东西两旁。一天工夫,这儿变成了另一番景象。附近的居民(  )没来这儿倒垃圾,(  )纷纷把家里珍贵的花木奉献出来,为这小小的花圃增美添色。

  春去秋来,这里花团锦簇,翠木葱茏,竟然成了古城的一角风景。人们工作之余,便来这儿休息聊天,看书下棋。你瞧,一位小姐姐正坐在花坛边抚弄着琴弦呢!

  窗外,飘散着动人的琴声;窗外,洋溢着沁人心脾的清香;窗外,小鸟在枝头欢乐自在地歌唱……

  看着窗外美丽的风景,我蓦然懂得了:只有用美,才能启发更多的人爱上美!

1.在加粗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后面画“√”。

近  茏  然  

A.f( ch#ng m) qi5(  )

B.f( c#ng m^ q@(  )

C.f) c#ng m) q@(  )

D.f) ch#ng m^ qi5(  )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美丽(  )  奉献(  )

蓦然(  )  清香(  )

珍贵(  )  启发(  )

3.联系上下文解释成语。

沁人心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花团锦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第二自然段括号里填上关联词语。

5.第二自然段写建造花坛的经过是什么?

铲垃圾、挑石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横线上每处写3个字)

6.第四自然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在正确答案后画“√”。

(1)拟人

(2)排比

(3)拟人和排比

7.用“”画出文章的中心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小学语文 来源:同步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步步高。
美的启发
  我家住在古城一角,窗外有一块空地,附近的居民竟把它当成了堆垃圾的地方。怎么办?我做了个“禁止倒垃圾”的木牌放在那里,可人们连看都不看它一眼,还是照样垃圾成堆,臭气熏天,为此,我们伤透了脑筋。
  今年初春的一天早上,爸爸、妈妈嘀咕了一会儿,爸爸对我说出了一个好主意。我听了,乐得直拍手。于是,我们全家动手,先将垃圾铲成一堆,再从河边挑来石块,砌成一个椭圆形的花坛,再糊上水泥,并在石缝外勾出美丽的图案,又在花坛的垃圾上面堆上一尺多厚的细土,栽上各种花苗,还就近挖来了两笼翠竹,栽在花坛东西两旁。一天工夫,这儿变成了另一番景象。附近的居民(  )没有往这儿倒垃圾,(  )纷纷把家里的花木奉献出来,为这小小的花圃增美添色。
  (  ),这里花团锦簇,翠木葱茏,竟然成了古城的一角风景。人们工作之余,便来这儿休息聊天,看书下棋,你瞧,一位小姐姐正坐在花坛边抚弄着琴弦呢!
  窗外,飘散着动人的琴声;窗外,洋溢着沁人心脾的清香;窗外,小鸟在枝头欢乐自在地歌唱……
  看着窗外美丽的风景,我蓦然懂得了:只有用美,才能启发更多的人爱上美!
1.第1自然段中画线的词语指的是
[     ]
A.“我”和爸爸、妈妈
B.附近的居民
C.爸爸和“我”
D.妈妈和“我”
2.第2自然段括号里加入(  )组关联词语最合适。
[     ]
A.如果……就……
B.只有……才……
C.不但……而且……
D.因为……所以……
3.在第3自然段开头的括号里加入下面(  )组词最恰当。
[     ]
A.冬去春来
B.春去秋来
C.寒来暑往
D.秋去冬来
4.第2自然段写建造花坛的经过是:铲垃圾、挑石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条横线上填三个字)
5.第4自然段的写作使用了(  )的修辞手法。
[     ]
A.拟人
B.排比
C.拟人和排比
6.本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小学语文 来源:同步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理解。

美伊战争随想

  2003年美英对伊拉克发动战争。这场战争搅得世界不得安宁,激起各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即使在美国和英国反战浪潮也震天撼地。     
  美伊战争中,美国总统布什始终重复着一句话:这场战争才刚刚开始,这是一场“艰苦的战争”。“艰苦的战争”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流血,意味着密集的空袭,意味着震颤的爆炸。战火无情地燃烧,伤亡不断地增加,3月25日,伊拉克的中部城市纳杰夫,在短短的24小时内六百五十多名伊军将士战死沙场。翻开阵亡名录看着一个个曾经鲜活的生命变成一串名字,谁都会有一股彻骨的寒意,然而,美国中央司令弗兰克斯和他的副手们却一律以“凡战争都会有无辜平民的伤亡”来回答与平民死亡有关的问题。     
  人的生命是宝贵的,保障生命、安定生存,是人类的基本权利、基本公德。可是,战争的发动却把生命的摧残谱上动听的音符,希冀在流血的土地上营造“自由的伊拉克”,培植他们所谓“民主的国家”。然而,任何一个有理智的人都会明白,战争与伤亡,根本无法注解自由与民主。炮火无情,战争无论是怎样的结尾,都是天下的悲剧。
  美国和伊拉克,相隔着半个地球,一个是发达的超级大国,年均军费开支近4000亿美元;一个是困境中的中小国家,年国防支出不足14、亿美元。强大与弱小,犹如“大象与蚂蚁”的对比一样。但是美国说:伊拉克可能拥有大规模的杀伤性武器。于是,不等联合国的调查组向联合国汇报调查情况,就迫不及待地发动了美伊战争,生灵涂炭。但是,世界皆知美国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比谁的都多,战略导弹可以打到世界的任何地方。如此无拘无束地发动战争,国际秩序岂不大乱?     
  美国势力强大,为了战争,耗费千亿而不伤国力,美国的军火商最懂生财之道,石油大亨更是看中了伊拉克位居世界第二的石油资源。或许如此,美国才会把一枚又一 枚的价值百万元的导弹随意的抛撒,伊拉克人民好不容易用他们的石油换取了他们谋生度日的食品,却又遭此战争的浩劫。    
  美伊战争已经结束,但布什的声音依然回荡在世人的耳边:“这场战争离结束还很远……”
1.在下列加粗字的正确读音下打“√”。
费(hào háo) (xuè xuě) (ěr ér)
(yì jì) (shǎ sǎ) (sù shù)
2.根据解释写出文章中出现的词语。
(1)形容人民群众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中。(  )
(2)没有任何拘束。形容自由自在。(  )
(3)指大灾难。(  )
3.把“如此无拘无束地发动战争,国际秩序岂不大乱?”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艰苦的战争’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流血,意味着密集的空袭,意味着震颤的爆炸。”这句话是

[     ]

A.设问句
B.既是设问句,又是排比句
5.请你根据文章内容说一说这场战争给伊拉克人民带来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小学语文 来源: 题型:048

阅读理解

白鹤梁的沉浮

  涪陵白鹤梁的石鱼还能浮出水面吗?三峡工程开工以后,人们就一直关心着这个问题。

  白鹤梁是一座天然石梁,位于靠近涪陵长江南岸的大江中,是一个长约1600米、宽15米的袖珍小岛。每年12月到次年3月长江水枯的时候,才露出水面。三峡大坝蓄水后,它将沉入100多米的水底,再也不能露出水面了。

  古人认为,冬天长江的水位回落到一定位置时,第二年一定是个风调雨顺的丰收年,于是人们就用“刻石鱼”的方法记录长江枯水水位。这一做法从唐朝延续至近代,每当石鱼露出,就成为一件盛事,人们在长江上聚会,在白鹤梁上刻石记载,文人墨客也赋诗填词。

  岁月相积,白鹤梁刻上了十几尾石鱼,题刻170多段,计3万余字。与水文有关的题刻100多处,记载了唐代之后共千余年间的70多个枯水年份。白鹤梁题刻是世界江河水文记录最早之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保存完好的世界唯一古代水文站”。石梁上还刻有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白鹤、弥勒佛,以及风格不同、甚为宝贵的历代文人的诗文、书法和绘画作品。因此白鹤梁又被称为中国书法绘画艺术的水下博物馆。1988年国务院将白鹤梁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白鹤梁一定要保护,这样的共识不难达成,但困难的是如何保护。

  第一个保护方案是水下博物馆方案。它的基本思路是在白鹤梁题刻段上面建一个椭圆形的密封罩体,罩体两端各开一个隧道通到岸上,人们可以通过隧道进行维护和参观。这个设想的长处是方便人们参观,但白鹤梁会长年暴露在空气之中,不利于保护。并且要建一个能顶住30米水压的巨大密封罩体,工程难度大、花费高。因此这个方案被否决了。

  第二个方案是岸上博物馆方案。它的基本思路是让白鹤梁淹没水下,自然保护。在岸上建立博物馆,复制白鹤梁题刻陈列其中。这个方案简单可行,所需资金相对也少。但复制品的价值,怎能和白鹤梁本体相提并论!

  苦苦寻觅中诞生了第三个方案。这个方案充满想象,运用现代技术,对白鹤梁题刻进行修复和加固,让它能在江底长久留存;而在白鹤梁近旁高处选择一个地点,把原样复制的白鹤梁碑林放置其上。这个方案的设计者,期望当三峡工程完成之后,在三峡库区依然可以重现白鹤梁随水隐现的自然景观。

  此后的两年里,再没有人提出比这个方案更理想的新方案了。经过反复的论证和实验,至2000年末,一部分设计书已经做了出来。国家文物局决定召开专家评审会,邀请工程院院士葛修润担任专家评审组组长。

  评审会前,葛修润从上海出差到北京,特意去了一趟国家文物局,了解这个方案。他快速地翻阅着资料,大脑也在快速地转动。看完,他抬起头来,正碰上国家文物局同志期待的目光。

  ▲他说 我认为这个方案也不理想

  为什么 国家文物局的同志显然没想到

  因为这个方案 也是把文物淤埋掉

  那您有什么办法使文物不被淤埋掉呢

  我想我有办法改变这个状态

  葛修润想了约5分钟 一个设想浮出了脑海 我们可以运用 无压容器 的原理 把白鹤梁本体在水下保护起来 听了他讲的设想 国家文物局的同志半信半疑 ▲

  告辞时,他说:“请把这些资料借给我,我要再看看。”

  从北京返回上海的火车上,葛修润一夜未眠,把借来的资料,从头到尾细读了一遍,反复想:“那些方案不行,我的方案是可行的吗?”隔了一天,他从上海赴重庆,在火车上仍然没有睡觉,反复思考自己设计的方案。

  评审会按既定程序一项一项进行。葛修润一面听,一面思想激烈地斗争:第三个方案的设计者做了那么多的工作,自己还要不要提出不同意见?

  会议进行中,涪陵博物馆的同志给大家播放白鹤梁的录像片。

  葛修润又一次为白鹤梁的丰姿深深打动,长江在屏幕上翻腾,他的心也在翻腾。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何等的神奇!生生不息的炎黄子孙,在这段石梁上的创造,何等的丰富和美妙!大自然和我们的祖先把这宝贵的财富留给我们,难道我们只能把复制品留给后人?

  葛修润院士又一夜未眠。第二天专家们继续审议方案。上午的会议即将结束,会议组织者请葛修润发言。

  葛修润站起来:“我想耽误一会儿大家的吃饭时间,再谈谈白鹤梁的保护问题。”这位身材高大、精神矍铄的老人,此刻面容极其凝重,“迄今为止,我们提出的白鹤梁保护方案,包括即将通过的这个方案,都不能改变白鹤梁被淹埋的命运。”他的语气沉重起来,“作为中国的科技工作者,原地保护白鹤梁责无旁贷。如果不能这样,那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失职!

  最后一句话,震撼了在座所有人的心。然后他就用投影仪一边放昨天夜里准备的透明胶片,一边讲解他的新方案的思路。他认为:白鹤梁题刻历经1200年还很完整,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白鹤梁绝大多数时间是在水里。因此,我们可以运用“无压容器”原理,在白鹤梁原址修建一个充水的透明壳体,定期从长江抽水过滤后注入壳体,以清水来抵消壳体外江水的巨大压力,并使白鹤梁题刻免受风浪和泥沙石砾的销蚀。再建一条透明水下管道,让人们透过管道欣赏白鹤梁题刻。这样,既能保护白鹤梁,又能让人观赏,而且花费也少。

  葛修润讲完,会场一片寂静。领导们面有难色地说:“葛院士,您的方案好是好,可惜晚了。20036月,三峡水库就要开始二期蓄水了呀!

  葛修润深深感到形势严峻,时间紧迫。考虑再三,他给总理写了一封信,谈了自己对白鹤梁保护的看法和方案,信里还附了一张图。接着,葛修润又给当时的中国工程院院长写了一封信。院长写了一句话:请听听院士的呼声。把信批给了有关部门。

  葛修润保护白鹤梁的建议终于得到了国家文物局的支持。

  从此以后,葛修润院士放弃了节假日的休息,带领一批专家,近四个月夜以继日地紧张工作,一个完整的设计方案问世了。国家有关部门对这个方案非常重视,请八位院士参与评审,经过严格审查和反复论证,设计方案获得通过。

  2003213日上午,一个隆重的开工仪式在重庆市长江南岸举行。欢乐的鞭炮在半空炸响,宣告了白鹤梁水下保护工程施工的开始。

  得到这个消息,那些世代守望着这座珍贵的水下碑林的涪陵人,那些像热爱自己生命一样热爱白鹤梁的文物工作者,那些为白鹤梁的保护付出了巨大心血和智慧的科技工作者,都感到欣慰。为白鹤梁终于可以在三峡水库建成后仍然留存于人类社会中,供人类一代代观赏下去而高兴。

1)画“▲”部分缺少标点,请加上。

2)摘录成语。(至少5)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3)下列句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

①涪陵白鹤梁的石鱼还能浮出水面吗?

[  ]

A.疑问

B.反问

②大自然和我们的祖先把这宝贵的财富留给我们,难道我们只能复制品留给后人?

[  ]

A.疑问

B.反问

4)用“——”画出排比句。

5)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①白鹤梁题刻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________________”。因为它是_____________

②白鹤梁被称为中国书法绘画艺术的水下博物馆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葛修润院士的新方案,提出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他提出这个原理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方案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被得到了认可。

7)按要求填空。

  “如果不能这样,那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失职!”中“这样”指的是______________,从这句话可以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写出你对题目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从保护白鹤梁的原貌方案的设计和保护工程的隆重开工,反映了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