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小学语文 > 题目详情
读读课文,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
       在江西省瑞金城外叫沙洲坝的村子,有一口井   旁边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这是乡亲们为了纪念毛主席而立的石碑。

A、正确
B、错误
A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相关习题

科目:小学语文 来源:同步题 题型:判断题

读课文,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这篇课文是篇童话,赞美了高尚的、令人荡气回肠的友情。(  )
2.全文一共有四次对话,通过对话展开故事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  )
3.“鸟”和“鸟儿”意思一样,表达的感情也一样。(  )
4.这篇课文还告诉我们要保护环境,爱护树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小学语文 来源:语文教研室 题型:008

读课文,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T”,错的打“F”。

1.《去年的树》这篇课文是篇童话,赞美了高尚的、令人荡气回肠的友情。

(  )

2.全文一共有四次对话,通过对话展开故事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

(  )

3.“鸟”和“鸟儿”意思一样,表达的感情也一样。

(  )

4.这篇课文还告诉我们要保护环境,爱护树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小学语文 来源: 题型:008

读课文,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T”,错的打“F”。

1.《去年的树》这篇课文是篇童话,赞美了高尚的、令人荡气回肠的友情。

(  )

2.全文一共有四次对话,通过对话展开故事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

(  )

3.“鸟”和“鸟儿”意思一样,表达的感情也一样。

(  )

4.这篇课文还告诉我们要保护环境,爱护树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小学语文 来源:同步题 题型:判断题

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请打“√”,不正确的打“×”。
1.《一夜的工作》这篇课文通过周总理工作的劳苦和生活的简朴这两个方面来写周总理一夜的工作情 况。(  )
2.周总理只是一个夜晚像课文中所写的那样劳苦,其他的夜晚不是这样的。(  )
3.朗读“这就是我们新中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这两句话的重音应放在“新中国的总理”“一夜的工作”这两处。(  )
4.“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好像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分量。”这句的意思是说实际并没有增加花生米的分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小学语文 来源:同步题 题型:判断题

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上“√”,错误的打上“×”。
1.“彤”字单独念时读 tóng,在“红彤彤”这个词语里应读作“tōng”。(  )
2.《火烧云》一课写的是清晨太阳出来时的火烧云。(  )
3.课文写了火烧云上来和下去的全过程,重点写了“下去”部分。(  )
4.作者是从颜色变化和形状变化两方面来描述火烧云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小学语文 来源:同步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课文中的语段,回答问题。
  过了一会儿,小男孩站在高尔基面前了。他仔细打量着高尔基,咧开嘴笑了,然后用手指了指沙发,说:“请您坐在这儿看报纸。”
  高尔基拿了张报纸,按小男孩的吩咐坐下。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说:“一切准备停当。”高尔基侧过脸,对着他微笑。突然,小男孩往地上一坐,哭了起来。
  “你怎么了?”高尔基不知出了什么事。
  小男孩哭着说:“我把胶卷忘在家里了。”
1.根据上文中的内容填空。
(1)小男孩站在高尔基面前(    )着高尔基。
(2)小男孩想给高尔基照的相片的内容是(    )。
(3)这段文字用了大量的(    )描写。
2.给下列句子中的画线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说:‘一切准备停当。’”其中“很久很久”是说(  )。
A.小男孩儿的照相技术不熟练,浪费了高尔基很多时间。
B.小男孩儿想照一张满意的照片,所以准备了很长时间。
C.高尔基感觉时间过得很慢。
3.用“____”线画出小男孩准备给高尔基照相的句子。
4.根据这段话的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高尔基自己提出要照一张有关看报纸的相片。(  )
(2)高尔基在拍照的准备过程中尽力配合孩子的工作。(  )
(3)高尔基对这个小男孩十分关心、爱护。(  )
(4)小男孩对高尔基十分崇敬,见到高尔基既激动又惊喜。(  )
(5)小男孩“吩咐”高尔基坐到沙发上看报纸,从“吩咐”这个词可以看出小男孩有很高的权力,可以命令高尔基做事。(  )
5.“对着他微笑”说明高尔基________________。
6.小男孩为什么哭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小学语文 来源:同步题 题型:判断题

认真读课文,判断下面句子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大拇指虽然长得丑,但在五指中,却是最肯吃苦的。(    )
2.打招呼,搔痒全靠大拇指。(    )  
3.常与大拇指合作的是中指,中指地位最优、相貌最堂皇。(    )
4.食指的姿态虽不如其他三指窈窕,但工作时最勇敢,也最能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小学语文 来源:同步题 题型:判断题

根据课文内容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是正确的在括号里打“√”,错误的在括号里打“×”。
1.灰尘的主要来源是土壤和岩石。(  )
2.灰尘能阻挡强烈的阳光。(  )
3.“调节气候”和“单调”这两个词语中的“调”的读音不同。(  )
4.空气中的水蒸气必须依附在灰尘上,才凝结成小水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小学语文 来源:同步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课外语段品读。

圆明园

  圆明园位于北京大学之北,清华大学校园之西,以“万园乏园”的美誉闻名于世,由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三园组成,又称圆明三园。
  圆明园是明代遗留下来的故园,经清代康熙、雍正增建和扩建,乾隆皇帝又在圆明园之东建长春园、东北建万春园,以后,嘉庆、道光、咸丰都继续兴建、修葺(qì),历时150年,耗资数以亿万计的银钱,逐渐形成了当时与紫禁城齐名的皇家园林。
  圆明园占地约5000亩,水面占十分之四,大小山峦起伏,各态湖泊星罗棋布,凌空俯视如千岛之国。全盛时期108景,其中圆明园48景、长春园30景、万春园30景。圆明园的各种建筑千姿百态,有楼、台、殿、阁、斋、舫、堂、塔、亭、榭、轩、馆等。“西洋楼”是一组中西合璧的建筑群。
  圆明园有树木之绿、翠、阴、碧,有花草的香、芳、芬;有的似江南园林,有的取唐人诗意,有的如蓬莱仙境,有的具异国风情,就连坛庙、寺观、船坞、草舍、市肆、稻田、人家也样样俱全,无所不有;尤其是数不尽的奇珍异宝,如秦汉文物,隋唐书画,明清金玉,历代陶瓷,难怪几代帝王大半时间在此避暑听政。有的外国使节来过之后惊叹此乃人间天堂,“万园之园”。
  就是这样一座集我国造园艺术和建筑艺术之大成,我国规模最大的园林杰作,在1860年10月18日遭到英法联军疯狂的抢掠、火烧。园中珍贵文物被抢劫一空。大火燃烧三天三夜,一代名园化为废墟。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圆明园再遭劫难。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十分重视对圆明园遗址的抢救和保护工作,实施了三期整修工程。1983年成立了圆明园遗址公园筹建委员会。1988年圆明园遗址被列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 成为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闻名于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星罗棋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圆明园在全盛时期有_____景,其中圆明园有_____景、长春园有_____景、万春园有_____景。
(2)1860年10月18日,圆明园遭到__________疯狂的抢掠、火烧;1900年__________入侵,圆明园再遭劫难。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圆明园是清代留下来的故园,由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三园组成。(  )
(2)圆明园占地5000亩,水面占十分之四,如千岛之国。(  )
(3)圆明园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园林,被称为“万园之园”。(  )
(4)圆明园一共遭受了两次劫难,新中国成立后,实施了两期整修工程。(  )
4.为什么说圆明园是“万园之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面对已成废墟的圆明园,你的心情怎样?你想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小学语文 来源:同步题 题型:判断题

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
1.在“炸豆腐”一词中“炸”读“zhá”而不读“zhà”。(  )
2.大象是一种很有灵性的动物,它能准确地预感自己的死期。(  )
3.“它们(海鸥)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  )
4.为救小狐狸,狐狸爸爸和妈妈使用了“调虎离山”之计。(  )
5.“一大群战象,排山倒海般地扑向敌人,势不可当。”这句语运用了夸张的写法。(  )
6.《最后一头战象》这篇课文的体裁是动物小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