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小学语文 > 题目详情
对下面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小白兔说:“是我自己种的。只有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菜。”

A、自己种的菜,靠自己辛勤劳动得来的,永远吃不完;吃别人给的菜,不自己种,总有吃
       完的时候。
B、自己种菜自己吃,永远吃不完;吃别人给的菜,总有吃完的时候。
C、自己种的菜,靠自己辛勤劳动得来的,永远吃不完,还可以送给别人吃。
A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相关习题

科目:小学语文 来源:四川省小考真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课文《大自然的秘密》片段,按要求完成下列各小题。
       ……
       那天我们上岛时,已近黄昏。我们很快就发现一只大龟巢。 突然,一只幼龟率先把头探出巢穴,却又欲出而止,似乎在侦察外面是否安全。正当幼龟踯躅不前时,一只嘲鹰突兀而来,它用尖嘴啄幼龟的头,企图把它拉到沙滩上去。     
       我和同伴紧张地看着眼前的一幕,其中一位焦急地问向导: “你得想想办法啊!”向导却若无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界之道,就是这样的。”     
       向导的冷淡,招来了同伴们一片“不能见死不救”的非议。向导极不情愿地抱起小龟,把它引向大海,那只嘲鹰眼见着到手的美食给抱走.只能颓丧地飞走了。    
       然而接着发生的事却使大家极为震惊。向导抱走幼龟不久. 成群成群的幼龟从巢口鱼贯而出。事实很快使我们明白:我们原来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那只先出来的幼龟,原来是龟群“侦察兵”,一旦遇到危险,它便会返回龟巢。现在幼龟被向导引向大海,巢中的幼龟得到错误信息,以为外面很安全,于是争先恐后地结伴而出。     
       黄昏的海岛,阳光仍很明媚。从龟巢到海边的一大段沙滩,  无遮无挡,成百上千的幼龟结群而出,很快引来许多食肉鸟,它们确实可以饱餐一顿了。    
     “天啊!”我听见背后有人说:“看我们做了些什么!”    
       这时,几十只幼龟已成了嘲鹰、海鸥、鲣鸟的口中食。我们的向导赶紧脱下头上的棒球帽,迅速抓起十几只幼龟,放进帽中,向海边奔去。我们也学着他的样子,气喘吁吁地来回奔跑,算是对自己过错的一种补救吧。    
       一切都过去以后,几十只食肉鸟吃得饱饱的,欢乐的叫声响彻云霄。两只嘲鹰仍静静地伫立在沙滩上,希望能捕捉到最后一只迷路的幼龟作佳肴。    
       我和同伴们低垂着头,在沙滩上慢慢前进。似乎在这群凡人中间,一切都寂然静止了。终于,向导发出了他的悲叹:“如果不是我们人类,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危害。”     
       ……
1.请选择下列画线字的正确读音,标上“√”。     
      巢(xué    xié)        立(zhù   chù)     
      丧(jǔ       tuí)       佳(yáo    xī)    
2.根据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写出反义词。   
       冷淡——(         )  若无其事 —— (         )  
3.用查字典知识填空,再揣摩其在文中的作用。    
(1)“探”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    ),用部首查字法在 “扌” 部中查(        )画。     
(2)在词典中的解释有:①试图发现(隐藏的事物或情况); ②做侦察工作的人;③看望;④向前伸出(头或上体)。请选择“探”字在下列词语中最恰当的解释,在括号里填上序号。
       探路(        ) 探望(       )  密探(       ) 
(3)在本文中“一只幼龟率先把头探出巢穴”中的“探”你还可 以用动词“                   ”来替换,不过作者用“探”字不仅表现出幼龟                               的动作,还表现出幼龟的                           的神态,这是非常传神的描写。    
4.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联系上下文回答问题。    
(1)“事实”指的是什么?用一两句话写出来。
                                                                                                                                                 
(2)在“愚不可及的蠢事”这个表述中,词语“                              ” 和“                                     ”的意思是重复的,从中我们体会到作者怎样的心情?请用一个词语概括:                                 
5.作者写这篇文章最想表达的是(请选择你认为最适合的选项) 

[     ]

A一个人做事情要三思而行,鲁莽行事,往往适得其反。     
B人类的所作所为必须遵循自然规律,违背它,就必然会付出惨痛的代价。    
C一个人做事要坚持原则,否则就会像向导那样,先违背常理遭无知者的谴责,后尽力弥补仍遭受良心谴责。    
D人类一定要多读书多学知识,否则将会像文中的“我们” 一样,因为无知而做错事,后悔莫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小学语文 来源:期末题 题型:单选题

选择正选择正确答案,将序号写在括号里。
1.高梁对庄稼正如笛子对(     )。
A.演奏 
B.音乐 
C.文具 
D.乐器
2.下列词语排列顺序正确的一组是(   )。
A.播种 管理 归仓 收割
B.上身 头部 嘴 牙齿
C.傍晚 黎明   中午 深夜
D.年   日   月   时 秒 分    
3.下面句子中与其他几句意思不同的一句是(     )
A.这件衣服真漂亮。
B.难道这件衣服漂亮吗?
C.谁说这件衣服漂亮?
D.怎能说这件衣服漂亮呢?
4.下面几组缩写中,正确的一项是(     )。
A.我的爸爸是出色的人民教师。 爸爸是出色的。
B.我像获得自由的小鸟尽情地玩着。 小鸟玩着。
C.灿烂的太阳放射出夺目的光芒。 太阳夺目。
D.南湖的风景美丽得使人不愿离去。 风景美丽。
5.《秋浦歌》这首古诗的作者是(     )。
A.唐代 罗隐   
B.唐代 李白
C.宋代 王安石    
D.宋代 苏轼
6.下面句子中不是比喻句的是(     )
A.在人生的旅途上,最好的身份证就是微笑。
B.太阳像一个大火球。
C.现在世界上最亮的光是激光,最快的刀是激光,最准的尺是激光。
D.他想象着他爷爷康司坦丁·玛卡里奇,好像爷爷就在眼前。
7.加粗词的意思是”关键”的一句是(   )
A.这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
B.能否成功,问题在于努力不努力。
C.那部机器又出问题了。
8.”鲸是比象大得多的动物”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
A.列数字 
B.打比方 
C.作比较
9.下面句子所用的修辞方法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1)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
(2)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3)我的小天地只有豆腐块儿大。
(4)下课了,同学们有的跳绳,有的跑步,有的打球,有的踢毽子……校园里到处是生机勃勃的景象。
A.比喻 反问 排比 夸张
B.夸张 比喻 反问 排比
C.比喻 反问 夸张 排比
D.夸张 反问 排比 比喻
10.下列句序对调后意思不变的一项是(     )。
A.(1)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2)我不犯人,人不犯我。
B.(1)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2)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C.(1)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2)屡败屡战,屡战屡败。
D.(1)艳若桃李,冷若冰霜。 
      (2)冷若冰霜,艳若桃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小学语文 来源:期末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就在伯父逝世那一年的正月里,有一天,是星期六的下午,爸爸妈妈带我到伯父家里去。 那时候,每到周末,我们姐妹三个总要轮流跟着爸爸妈妈到伯父家里去团聚。这一天,吃晚饭的时候,伯父跟我谈起《水浒传》里的人物故事。不知伯父怎么会知道我读了《水浒传》,大概是爸爸告诉他的吧。老实说,我读(   )水浒传(   )不过囫囵吞枣地看一遍(   )只注意紧张动人的情节(   )那些好汉的个性(   )那些复杂的内容(   )全搞不清楚(   )有时候还把一个人做的事情安在另一个人的身上(   )伯父问我的时候,我就张冠李戴地乱说一气。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从此,我读什么书都不再马马虎虎了。   
       那天临走的时候,伯父送我两本书,一本是《表》,一本是《小约翰》。这两本书我现在还保存着,可是伯父已经死去九年了。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1)囫囵吞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张冠李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文中空缺处加上恰当的标点。
3.读句子选择正确的一项。
     (1)伯父笑着说的“还是我的记性好”这句话的含义是
[     ]
     A.伯父夸自己的记性好。     
     B.表面是夸自己,实际上是幽默而委婉地批评“我”读书太马虎。     
     C.伯父是一位很有幽默感的人。     
     D.伯父的话使“我”很惊讶。 
    (2)“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这说明了 
[     ]
     A.“我”感到伯父是在赞扬他自己。    
     B.“我”觉得伯父记性好,而“我”的记性差。  
     C.“我”听懂了伯父的话,感受到伯父对“我”读书学习的关心。     
     D.“我”并不明白伯父说的话的意思。  
4.请你概括这段话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小学语文 来源:同步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读下面的语段,完成练习。    
       (迎、顸、向)着吹在脸上的细密的、凉凉的雨点,我看到的竟是一片花的原野。①这正是前几天那片千万朵小花藏身的草地,此刻那些花儿一下子全(露、长、冒)了出来,顿时改天换地,整个世界铺满了全新的色彩。虽然远处大片大片的花与蒙蒙细雨(溶、融、化)在一起,低头却能清晰地看到,在冷雨中,每一朵小花都傲然(站立、直立、挺立),明亮夺目,神气十足。    
       我惊奇地想:它们为什么不是在温暖的阳光下冒出来,偏偏在冷风冷雨中拔地而起呢?②小小的花儿居然有如此的气魄!③我的心头怦然一震,这一震,使我明白了生命的意味是什么,是——勇气!
1.划去括号里用得不恰当的词语。
2.给画线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神气十
[     ]
      A.脚:腿    
      B.足以
      C.充足,足够
     地而起
[     ]
      A.抽出    
      B.向高提
      C.夺取    
      D.超出,高出
3.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回答问题。 
    (1)①句中“          ”一词写出了草地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课文第二自然段中与此句相照应的句子是
                                                                                                                                   
    (2)给②句中“居然”换个近义词是               ,“如此的气魄”是指                                                 
    (3)③句在文中的作用是         
[     ]
       A.总结前文  
       B.点明中心  
       C.前后照应
    (4)对③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
[     ]
       A.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感悟。
       B.花草之类的生命,有了勇气才能面对自然界的冷风冷雨。
       C.生命中最重要的是要勇敢地面对一切风风雨雨,只要有勇气,就会有希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小学语文 来源:期末冲刺100分·语文四年级(上)人教版新课标 人教版新课标 题型:048

一元钱

  呆呆地坐在灯下,我又想起那件永远忘不了的小时候的事。

  六岁的我酷爱画画,因为想得到一张洁白的大画纸,我偷偷拿了母亲的一元钱。那个时代,一元钱可以买许多许多的东西,我到手后仍不敢用,藏在母亲的枕头下——倘若母亲发现了,我就说她记错了地方;倘若没有发现,我就得逞了!

  早上拿的,一整天坐在教室里心神不定,莫名其妙地惶恐。放学的铃声还没完全落下来,我已迫不及待地跑出教室——我要把钱放回原处。还未进家门,就看见母亲阴郁着脸,握着根竹条,厉声问我:“你偷了那一元钱?”“偷!”这个刺耳的字眼令我惊心,望着细细的竹条我越发不寒而栗。“没有!”我断然否认。

  这时哥也回来了,一听母亲也怀疑他偷了,涨红了脸大声叫屈。

  母亲望着这对都不承认的儿女举棋不定。女儿成绩好,又文静;儿子不用功,还特爱搞破坏活动。哥自然成了重点嫌疑犯。

  竹条不由分说地打在哥身上!哥流着泪,不躲不闪,倔强地承受这如狂风似的疼痛,哭着喊:“不是我!”

  母亲也流着泪说:“打你们就像打在我身上一样,我也心疼啊!谁叫你们不争气,居然去偷!你们要,妈妈几时没给过?从小偷针,长大偷金。不打,你们记不住教训!”

  晚上,我哪能睡得着,躲在被窝里流泪。母亲走过来,抚摸着另一个床上熟睡的哥哥,自责地哽咽:“我的手怎么下得这么狠?”

  我一听,越发不可收拾,泪如泉涌——我可怜的哥哥,不明不白地替我挨了打啊!我掀开被窝——妈,钱是我拿的,您冤枉了哥!打我吧!这事虽然判断不公,但母亲的竹条却帮着我与哥健康而正直地成长。

1.给下列加粗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哥zh1ng zh4ng)红了脸。

(2)哥倔qi2ng ji4ng)地承受这如狂风似的疼痛。

2.解释下面词语。

(1)心神不定:________

(2)举棋不定:________

(3)不由分说:________

3.读下面句子,把理解最恰当的一项填在括号里。

(1)“倘若没发现,我就得逞了!”“得逞”在文中指(  )

A.我去拿妈妈的钱。

B.我就可以得到那一元钱。

C.我可以瞒过妈妈。

(2)“早上拿的,一整天坐在教室里心神不定,莫名其妙地惶恐。”“我”心神不定,“莫名其妙地惶恐”是因为(  )

A.担心钱不见了。

B.自己做了不该做的事。

C.担心妈妈发现枕头下的钱。

4.请说说文中画线句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小学语文 来源:同步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练习。
故乡情
  动身访美之前,一位旧时同窗写来封航空信,(再三、屡次)托付我为他带几颗生枣核。东西倒不占分量,可是用途却很(xī qī)(qiāo qiǎo)。
  从费城出发前,我们就通了电话。一下车,他已经在站上等了。掐指一算,(分手、分别)快有半个世纪了,现在都已是风烛残年。
  拥抱之后,他就(殷切、亲切)地问我:“带来了吗?”我赶快从手提包里掏出那几颗枣核。他托在掌心,像比珍珠玛瑙还贵重。
  他当年那股调皮劲显然还没改。我问起枣核的用途,他一面往兜里揣,一面故弄玄虚地说:“等会儿你就明白啦。”
  ……
  他把我(安顿、安排)在临湖的一个房间后,就领我去踏访他的后花园。地方不大,布置得却精致匀称。我们在靠篱笆的一张白色长凳上坐下,他劈头就问我:“觉不觉得这花园有点家乡味道?”经他指点,我留意到台阶两旁是他亲手栽的两株垂杨柳,草坪中央有个睡莲池。他感慨良深地对我说:“栽垂柳的时候,我那个小子才五岁,如今在一条核潜艇上当总机(jiè xiè)长了。姑娘在哈佛教书。家庭和事业都如意,各种新式设备也都有了。可是我心里总像是缺点什么。也许是没出息,怎么年纪越大,思乡越切。我现在可充分体会出游子的心境了。我想厂句,想隆福寺。这里一过圣诞,我就想旧历年。近来,我老是想总布胡(tóng tòng)院里那棵枣树。所以才托你带几颗种子,试种一下。”
  接着,他又指着花园一角堆起的一座假山石说:“你相信吗?那是我开车到几十里以外,一块块亲手挑选,论公斤买下,然后用汽车拉回来的。那是我们家的‘北海’。”
  ……
  改了国(jí jì)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
1.在文中加粗字的正确读音上打“√”。
2.用“\”划去文中括号里用得不恰当的词语。
3.这段文字写了美籍华人向作者的诉说,诉说的中心内容是(  )
A.这花园有点家乡的味道。
B.心上总缺点什么。
C.年纪越大,思乡越切。
D.我现在可充分体会出游子的心境了。
4.对“我心里总像是缺点什么”一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心里总感到现在住的地方缺少故乡的特色。
B.家庭事业都如意,各种新式设备也都有了,但心里仍不满足,觉得缺少可玩的地方。
C.家庭事业都如意,各种新式设备也都有了,但由于不是生活在故土上,所以觉得一切都缺乏保障。
D.心里感到的是远离故土的缺憾。因为家庭事业的如意,新式设备的拥有,不能填补离乡的空落。
5.用“____”画出最能表现这篇文章中心的语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小学语文 来源:同步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练习。
月光启蒙
  童年的夏夜永远是美妙的。暑热散去了,星星出齐了,月亮升起来了,柔和的月色立即洒满了我们的篱笆小院。这是孩子眼里最美的时辰。母亲忙完了一天的活计,洗完澡,换了一件白布褂子,在院中的干草堆旁接着我,唱起动听的歌谣:
  “月亮出来亮堂堂,打开楼门洗衣裳,洗得白白的,晒得脆脆的。”
  “月儿弯弯像小船,带俺娘俩去云南。飞了千里万里路,凤凰落在梧桐树。凤凰凤凰一摇头,先盖瓦屋后盖楼。东楼西楼都盖上,再盖南楼遮太阳。”
  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飘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
  那时,我们日子清苦,但精神生活是丰富的。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不长五谷,却歌谣。母亲天资聪颖,一听就会。再加上我的外婆是唱民歌的能手,我的父亲是唱莲花落的民间艺人。母亲用歌谣把故乡的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让一颗混沌(dùn)的童心豁然开朗。
  母亲唱累了,就给我讲嫦娥奔月的故事,讲牛郎织女天河相会的故事……高深莫测的夜空竟是个神话的世界。此时明月已至中天,母亲沉浸在如水的月色里,像一尊玉石雕像。她又为我唱起了幽默风趣的童谣,把我的思绪从天上引到人间:
  “小红孩,上南山,割荆草,编箔(bó)篮,筛大米,做于饭。小狗吃,小猫看,急得老鼠啃锅沿。”
  “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喝,下不来——老鼠老鼠你别急,抱个狸猫来哄你。”
  “毛娃哭,住瓦屋。毛娃笑,坐花轿。毛娃醒,吃油饼。毛娃睡,盖花被。毛娃走,唤花狗,花狗伸着花舌头。”
  民谣童谣唱过了,我还不想睡,就缠着她给我说谜语,让我猜。母亲说:“仔细听着:麻屋子,红帐子,里边睡个白胖子——是什么呀?”
  我问:“朝哪里猜?”
  母亲说:“朝吃的猜。”
  我歪着头想了一会儿,硬是解不开。母亲笑着说:“你真笨,这是咱种的花生呀。”
  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是母亲用那一双勤劳的手为我打开了民间文学的宝库,给我送来月夜浓郁的诗情。她让明月星光陪伴我的童年,用智慧才华启迪我的想像。她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畅、含蓄、风趣的民歌民谣,使我展开了想像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
1.读一读,填一填。
(  )的月色 (  )的歌谣  洗得(  )
晒得(  )  (  )地吟唱
2.将下列句子中画横线的部分用词语替代。
(1)母亲资质聪明,有智慧,一听就会。(    )
(2)母亲用歌谣把故乡的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让一颗混沌的童心一下子开阔敞亮起来。(    )
(3)高度和深度无法测量的夜空竟是个神话的世界。(    )
(4)她又为我唱起了有趣可笑而意味深长、诙谐有趣味的童谣,把我的思绪从天上引到人间。(    )
3.文中有很多歌谣,请把你喜欢的画上“____”。
4.选择对下列句子中画线的字理解正确的一项。
(1)小院立即飘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
[     ]
A.小院里的空气是芳香的。
B.母亲那甜甜的嗓音,令人舒心而陶醉,犹如花的“芳香”使人迷醉一样。
C.母亲的声音里有一种香味。
(2)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不长五谷,却歌谣。
[     ]
A.生长
B.产生
C.出产
5.文章最后一段说“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为什么这样说呢?请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画上波浪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小学语文 来源:同步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练习。

生命的补丁

  有一天,妹妹拿着一件后背上有很大一个口子的衬衫,惋惜地说:“一百多块钱买了件衬衫,才穿了几天就不能穿了。”母亲接过来左看右看,说:“我帮你补补看。”三天后,再看到那衬衫时,我惊呆了:那不规则的口子全被细细的白丝线手工缝合,呈树枝状,看上去就像北方冬天的雾凇一样,美极了。为了强调这种效果,母亲特意在树枝下用棉花拼贴了一个胖乎乎的小雪人和森林木屋。一件本来被毁得不能穿的衬衫,现在变得这么独特。我赞叹道:“太漂亮了,就像艺术品一样。”
  补丁,原本是一种遗憾,但还可以让它呈现出另一种美。生命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缺憾已经存在了,再伤心也无济于事,还不如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它开出别样的花朵。
  台湾知名画家谢坤山从小家境贫寒,很早就辍学了。12岁时就到工地上打工,用那柔弱的双肩撑起这个家。命运没有垂青这个懂事的孩子,且总把灾难降到他头上。16岁那年,他因误触高压电,失去了双臂和一条腿;23岁时,一场意外事故,又使他失去了一只眼睛。随后,心爱的女友悄然离他而去……
  面对命运接连不断的打击,谢坤山没有因此沉沦。为了不拖累父母,他毅然选择了流浪。他要通过自己的努力给生命一个美丽的补丁。
  在流浪的日子里,谢坤山渐渐迷上了绘画,经常去艺术学校旁听,学习绘画技巧。没有手,他就用嘴作画,先用牙齿咬住画笔,再用舌头搅动,嘴角常常渗出鲜血。少条腿,他就“金鸡独立”作画,通常一站就是几个小时。他尤爱在风雨中作画,捕捉乌云密布、冷风吹袭的感觉……在他人生最困顿时,一个漂亮的女孩被他的执著与坚强感动,不顾父母的反对,毅然走进了他的生活。
  有了一个支点,从此谢坤山更加勤奋作画,多次参加绘画比赛并获奖。后来他成了一位有名的画家,赢得了社会的尊重。在他的生命中,一幅幅获奖的画,美丽的妻子和两个可爱的女儿,是他人生最美丽的补丁。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不可能总是完美的,生命中有伤害、病痛、残疾等。伤口已经存在,就不能指望通过展览伤口来博得同情,那没有任何意义。我们能做的,就是用补丁缝合伤口,并且还要努力在“伤口”上开出最美丽的花朵,像谢坤山那样,通过自己的努力,为残缺的、不完美的生命打一个完美的补丁。
1.给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划的打“√”。
(1)那不规则的口子全被细细的白丝线手工(tèng féng)合。
(2)台湾知名画家谢坤山从小家境贫寒,很早就(chuò zhuì)学了。
(3)为了不拖(lèi lěi)父母,他毅然选择了流浪。
(4)他嘴角常常(shèn cān)出鲜血。
2.给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找一个近义词。
(1)妹妹惋惜地说:“一百多块钱买了件衬衫,才穿几天就不能穿了。”(  )
(2)我赞叹道:“太漂亮了,就像艺术品一样。” (  )
(3)12岁时就到工地上打工,用那柔弱的双肩撑起这个家。(  )
(4)在他人生最困顿时,一个漂亮的女孩走进了他的生活。(  )
3.请用“~~”线画出画家谢坤山年轻时遭受到灾难的句子。
4.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伤口就是伤口,没有必要因为伤口而痛苦,也没有必要去愈合伤口。
B.生命中本来就有伤害、病痛、残疾等,我们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创造出完美的生命。
C.伤口可以通过展览来博得同情,以便治好。
5.文中哪一句话表明了中心意思?请抄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