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小学语文 > 题目详情
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
“人山人海、摩肩接踵”是表示“人多”的词语。

A、正确
B、错误
A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相关习题

科目:小学语文 来源:海淀考王人教课标版语文4年级上 题型:008

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诗句蕴含着人生的哲理。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小学语文 来源:海淀考王人教课标版语文4年级上 题型:008

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

《游山西村》的作者是宋代诗人陆游。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小学语文 来源:海淀考王人教课标版语文4年级上 题型:008

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一诗句常用以形容人或事情陷入困境,似已无望,忽而绝处逢生,出现新的契机。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小学语文 来源: 题型:008

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

《游山西村》的作者是宋代诗人陆游。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小学语文 来源:语文教研室 题型:008

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

1、《为人民服务》和《卜算子 咏梅》的作者是毛泽东。

(   )

2、“他说的都不对”与“他说的不全对”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不同的。

(   )

3、“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是个比喻句。

(   )

4、诗人追寻延安是因为这个地方风景美。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小学语文 来源:语文教研室 题型:008

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对的在括号里画T,错的画F

1.《题西林壁》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白。

(  )

2.《游山西村》的作者是宋代诗人陆游。

(  )

3.“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诗句蕴含着人生的哲理。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

(  )

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一诗句常用以形容人或事情陷入困境,似已无望,忽而绝处逢生,出现新的契机。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小学语文 来源: 题型:008

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

1、《为人民服务》和《卜算子 咏梅》的作者是毛泽东。

(   )

2、“他说的都不对”与“他说的不全对”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不同的。

(   )

3、“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是个比喻句。

(   )

4、诗人追寻延安是因为这个地方风景美。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小学语文 来源: 题型:008

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T”,错的打“F”。

1)“大、重、度、已”这几个字都是多音字。

(  )

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里的“山东”指的是我国现在的山东省。

(  )

3)茱萸是一种植物,古人认为它可以消灾避邪。

(  )

4)“独在异乡为异客”这句诗中用了一个“独”字、两个“异”字表现了诗人孤独寂寞的思想感情。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小学语文 来源: 题型:008

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对的在括号里画T,错的画F

1.《题西林壁》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白。

(  )

2.《游山西村》的作者是宋代诗人陆游。

(  )

3.“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诗句蕴含着人生的哲理。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

(  )

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一诗句常用以形容人或事情陷入困境,似已无望,忽而绝处逢生,出现新的契机。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小学语文 来源:同步题 题型:判断题

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锚的打 “×”。
1.郑板桥又名郑燮,字克柔,是“扬州八怪”之一。(  )
2.郑板桥笔下的竹子竹竿粗,竹叶小。(  )
3.李方膺,元朝诗画家,曾为官,不屈权贵,不阿谀奉承,耿直廉洁。(  )
4.王冕是清朝的诗人、画家、书法家。(  )
5.乾隆皇帝的题字插在《墨梅图》和题诗之间,破坏了画面的完整性。(  )
6.“岁寒三友”指的是“梅”、“松”、“竹”。(  )
7.明朝的遗臣史可法是中华民族英雄。(  )
8.《黄山松》的作者张万舒是我国当代诗坛一位著名的诗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