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小学语文 > 题目详情
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
1.“身在曹营心在汉”的主人公是关羽。  

A.正确
B.错误
2.在我国文学史上,“三曹”是指曹操、曹丕和曹植;“三苏”是苏洵、苏轼和苏辙;“李杜”指李商隐和杜甫。

A.正确
B.错误
A,B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相关习题

科目:小学语文 来源:期末题 题型:判断题

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我们必须一边读一边想的习惯。”这是个病句。(      )    
2.“小明和小东好像在讨论什么问题。”这是个比喻句。(      )
3.“老虎与野兽”跟“蔬菜与茄子”的关系是一样的。(      )   
4.“流连其间,仿佛置身于幻想的境界里。”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是比喻。(      ) 
5.“白白的大米是勤劳的农民辛辛苦苦种的”可缩写为“大米是农民种的”。(      )  
6.“她终于了却了一件心事。”这句话中的“却”字是“去’的意思。(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小学语文 来源:同步题 题型:判断题

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竹楼由20根至24根柱子支撑”。运用了列举数字的说明方法。    (     ) 
2.“全寨子的人蜂拥而至,喜气洋洋,像过节一般”。运用的是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 
3.“踏上傣家人居住的土地,你就走进了绿色的世界”。让我们仿佛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     ) 
4.居住的环境对客家、傣族的建筑风格没有多大影响。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小学语文 来源:同步题 题型:判断题

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上“√”,错误的打上“×”。
1.研究生物可以对人类的创造发明有所启示。(  )
2.黄河发生变化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自然原因,二是人类对自然的破坏。(  )
3.科学家从鱼身上得到启示,从而大大提高了轮船的航行速度。(  )
4.《“打扫”森林》一文告诉我们: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小学语文 来源:同步题 题型:判断题

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上“√”,不正确的打上“×”。
1.“它总是高傲地、一动不动地挺着长长的脖子,好像头上顶着一罐水”是一个比喻句。(  )
2.“它板正的姿势啦,步态啦,和别的公鹅攀谈时的腔调啦,全是海军上将的派头。”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得很生动。(  )
3.“当白鹅在浅水滩里挺直身子,扇动起两只长长的有力的翅膀时,水面上便泛起层层涟漪,岸边的芦苇也会沙沙作响。”这句话说明鹅的翅膀力气较小,水面只泛起细小的波纹。(  )
4.拟人和夸张的写法、风趣而幽默的语言是《白公鹅》这篇文章写作上的特点。(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小学语文 来源:同步题 题型:判断题

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上“√”,错误的打上“×”。  
1.雷达的天线就像是蝙蝠的耳朵。(       )  
2.黄河发生变化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自然原因,二是因为人类对自然的破坏。(       )  
3.科学家从鱼身上得到启示,从而大大提高了轮船航行的速度。(        )  
4.研究生物可以对人类的创造发明有所启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小学语文 来源:语文教研室 题型:008

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对的在括号里画T,错的画F

1.《题西林壁》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白。

(  )

2.《游山西村》的作者是宋代诗人陆游。

(  )

3.“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诗句蕴含着人生的哲理。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

(  )

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一诗句常用以形容人或事情陷入困境,似已无望,忽而绝处逢生,出现新的契机。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小学语文 来源:语文教研室 题型:008

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上“T”,错误的“F”。

1.“它总是高傲地,一动不动地挺着长长的脖子,好像头上顶着一罐水,”这是一个比喻句。

(  )

2.“它板正的姿势啦,步态啦,和别的公鹅攀谈时的腔调啦,全是海军上将的派头。”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得很生动。

(  )

3.“当白鹅在浅水滩里挺直身子、扇动起两只长长的有力的翅膀时,水面上便泛起层层涟漪,岸边的芦苇也会沙沙作响。”这句话说明鹅的翅膀力气较小,水面只泛起细小的波纹。

(  )

4.拟人和夸张的写法,风趣而幽默的语言,是《白公鹅》这篇文章写作上的特点。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小学语文 来源: 题型:008

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上“T”,错误的“F”。

1.“它总是高傲地,一动不动地挺着长长的脖子,好像头上顶着一罐水,”这是一个比喻句。

(  )

2.“它板正的姿势啦,步态啦,和别的公鹅攀谈时的腔调啦,全是海军上将的派头。”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得很生动。

(  )

3.“当白鹅在浅水滩里挺直身子、扇动起两只长长的有力的翅膀时,水面上便泛起层层涟漪,岸边的芦苇也会沙沙作响。”这句话说明鹅的翅膀力气较小,水面只泛起细小的波纹。

(  )

4.拟人和夸张的写法,风趣而幽默的语言,是《白公鹅》这篇文章写作上的特点。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小学语文 来源: 题型:008

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对的在括号里画T,错的画F

1.《题西林壁》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白。

(  )

2.《游山西村》的作者是宋代诗人陆游。

(  )

3.“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诗句蕴含着人生的哲理。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

(  )

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一诗句常用以形容人或事情陷入困境,似已无望,忽而绝处逢生,出现新的契机。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小学语文 来源: 题型:008

根据课文的内容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

1.“人类活动的范围”“很小很小”是因为人类生活的陆地只占地球表面积的五分之一,而地球在宇宙中只像一叶扁舟。

(  )

2.如果地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是因为别的星球不接纳我们。

(  )

3.“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地球上的矿产资源必将越来越少”是因为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其中的某些资源本来可以不断再生,但目前某些地方滥用化学品使它们不能再生了。而人类本身需求继续增长,造成地球上的矿产资源必将越来越少。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