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37105  37113  37119  37123  37129  37131  37135  37141  37143  37149  37155  37159  37161  37165  37171  37173  37179  37183  37185  37189  37191  37195  37197  37199  37200  37201  37203  37204  37205  37207  37209  37213  37215  37219  37221  37225  37231  37233  37239  37243  37245  37249  37255  37261  37263  37269  37273  37275  37281  37285  37291  37299  97155 

科目: 来源:gzdl 题型:

7、下图中,甲图为某地等高线图,乙图为甲地中A城某学校测得的全年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情况,当记录太阳在a位置时,北京时间为12:40。回答下题。

A地计划在当地丰富的农业原料基础上建设一种新的工业,这种工业可能是(    )

       A.棉纺织工业                                        B.苹果罐头加工业

       C.毛纺织工业                                        D.制糖工业

试题详情

科目: 来源:gzdl 题型:

6、读我国沿30°N几种地理参数随经度变化趋势示意图,判断图中三条曲线代表的地理要素分别是(    )

       A.①地势   ②年太阳辐射量   ③7月均温

       B.①地势    ②7月均温   ③年太阳辐射量

       C.①7月均温   ②年太阳辐射量   ③地势

       D.①年太阳辐射量   ②地势   ③7月均温

试题详情

科目: 来源:gzdl 题型:

5、读某城市略图和2005年该城市各区域人口变动统计图,完成下题。

(注:人口迁移差额率为人口迁入与迁出的差额与总人口的比重)

    

该城市的地域形态是(    )

       A.组团式               B.条带状               C.集中式               D.放射式

试题详情

科目: 来源:gzdl 题型:

4、读某城市略图和2005年该城市各区域人口变动统计图,完成下题。

(注:人口迁移差额率为人口迁入与迁出的差额与总人口的比重)

    

由图可以看出该市③区域的人口增长率约为(    )

       A.10‰                   B.5‰                   C.0‰                   D.15‰

试题详情

科目: 来源:gzdl 题型:

3、牛仔文化是19世纪60-80年代美国西部“畜牧王国”的衍生物,是一种多元素构成的街头文化的总称,它包括牛仔精神、牛仔音乐、牛仔舞、牛仔服饰等。据此回答下题。

在当今世界各国的餐桌上,都能享用到来自“牛仔之乡”的乳肉制品,主要得益于(    )

       A.市场需求变化                                     B.政策干预和交通发展

       C.机械化程度提高                                 D.保鲜、冷藏技术发展

试题详情

科目: 来源:gzdl 题型:

2、牛仔文化是19世纪60-80年代美国西部“畜牧王国”的衍生物,是一种多元素构成的街头文化的总称,它包括牛仔精神、牛仔音乐、牛仔舞、牛仔服饰等。据此回答下题。

今天,美国的牛仔文化已通过电影、电视、商品贸易和时尚流行等融入世界,成为一种国际文化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美国牧牛文化区与美国温带草原地带完全重合

       B.美国牛仔文化在世界的传播主要依靠迁移扩散

       C.在我国,牛仔裤的接受人群从城市到乡村,属于等级扩散

       D.美国知名牛仔服品牌在中国投资设厂,主导因素是市场

试题详情

科目: 来源:gzdl 题型:

1、河水断流、水井干涸、农田龟裂……,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导致中国西南五省的旱情不断加重。其中云南、广西、贵州省部分地区旱情甚至百年一遇。地区抗旱减灾办公室能迅速掌握干旱地区范围大小情况,所利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是(    )

       A.地理信息系统                                     B.遥感技术

       C.全球定位系统                                    D.“数字地球”系统

试题详情

科目: 来源:gzdl 题型:

35、

(1)说出图中夏季风的成因以及对此区域气候的影响?

(2)在右侧方框内画出1月赤道附近的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用表示低压带,箭头表示风向)

(3)甲乙两河流从源头到入海,流量经过明显的多→少→多变化的是            ,并简要分析原因。

(4)甲河流域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有哪些?

 

 

试题详情

科目: 来源:gzdl 题型:

34、实验原理分析。

[步骤一]如下图在一个平盆中加适量的水,直到水盖满盆底。把一个装满沙子的小瓶放入盆中。

[步骤二]用透明的塑料纸盖住盆,用橡皮筋扎住盆口,并把一块小石头放在塑料纸上,压住塑料纸;小石头要放在装沙小瓶正上方。

[步骤三]将盆放在阳光下直晒,过足够长的时间后观察。

(1)这个实验模拟了什么现象?具体环节是什么?

(2)对于沙子所言,水的作用相当于地质作用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科目: 来源:gzdl 题型:

33、读图1、2,完成下列要求。

图1                      图2

(1)在答题卡的图1公转轨道上用“  ”和字母A标出图2所示日期的位置。

(2)北京地区出现寒潮的天气多位于图1中的            时段。当地球运行到③位置时,地中海地区的气候特征为         ,其成因是                

(3)图2所示太阳直射的纬度是      ;此时地球公转速度是     (选择填空)。

A.逐渐加快          B.逐渐变慢            C.接近最快            D.接近最慢

(4)图2中a-d四地按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排序为        。再过4个月后,太阳直射在        半球,其移动方向是     ;北京的昼夜长短变化是       

(5)写出图1中地球运行在“②~④时段”海口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