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小学数学 > 题目详情
直接写得数
13×3=

30+5=

81-5=

560÷7=

360÷9=
4×30=600×3=54÷9=180÷2=720+9=
考点:整数的乘法及应用,整数的除法及应用
专题:运算顺序及法则
分析:根据口算乘法和口算除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据此解答.
解答:
解:
13×3=39

30+5=35

81-5=76

560÷7=80

360÷9=40
4×30=120600×3=180054÷9=6180÷2=90720+9=729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基本的计算能力,在计算时要细心.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小学数学 来源: 题型:

小华有一张长20厘米、宽15厘米的长方形彩纸,如果他用这张彩纸剪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小学数学 来源: 题型:

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个橘子重80
 
;  
一头大象重4000
 

一个冬瓜重8
 
;   
 一桶色拉油重50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小学数学 来源: 题型:

在横线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李刚身高130
 
,体重是32
 
.他拎着一袋重约2
 
的红枣和1500
 
的鸡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小学数学 来源: 题型:

     
6张桌子拼起来可以坐
 
人,10张桌子拼起来可以坐
 
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小学数学 来源: 题型:

32×25=32×4×25=3200.
 
.(判断对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小学数学 来源: 题型:

一圆形道路的直径两端分别为A、C两点.甲从A点出发、按顺时针方向绕圆形道路散步,乙从C点出发、按逆时针方向绕圆形道路散步.两人同时出发后,第一次在离A点80米的B点相遇,第二次在离C点40米的D点相遇.那么,他们第四次相遇时,乙比甲多行了
 
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小学数学 来源: 题型:

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其周长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小学数学 来源: 题型:

A、B两地相距28千米,甲、乙、丙三人同时从A地出发向B地前进,甲驾驶摩托车,每次只能带一人,摩托车的速度是每小时44千米,人步行每小时4千米,甲先带乙走若干千米后下车,甲立即转头接丙,遇丙后立即带丙驶向B地,结果三人同时到达B地,求乙步行了多少小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