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0分)

材料一  长江、黄河分布图

材料二  黄河不同河段水文站测得的河流含沙量

材料三  长江流域湖泊面积、森林覆盖率、水土流失面积变化

(1)长江和黄河均发源于       高原,其流向均是自西向东,主要原因是                  

(2)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黄河泥沙主要来自     (上、中、下)游河段,为了有效地解决该河段的忧患,一方面在该河段建了          水利枢纽,其最主要作用用来        ;另外一方面还应该通过             来加强水土保持。

(3)由材料三可知,长江流域的湖泊面积、森林覆盖率有        (上升或下降)的趋势,水土流失有        (增加或减弱)的趋势,这些问题通常会削弱长江中下游对        灾害的抵御能力。

(4)由上可知,治理黄河的关键在于治沙,而治理长江的关键在于中下游的           

 

【答案】

(1)青藏   地势西高东低

(2)中   小浪底   拦沙   植树造林

(3)下降   增加    洪涝 

(4)防洪

【解析】

试题解析:(1)根据图1进行判断,长江黄河均发源于青藏高原,由于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所以都向东注入太平洋。

(2)通过分析材料一二,可以得到信息:陕县的泥沙含量最大,说明黄河的泥沙来源于中游的黄土高原,为减少泥沙,在该河段修建了小浪底水利枢纽其主要的作用是用来拦沙的,另一方面还要减少泥沙来源,也就是说通过植树造林来加强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

(3)由材料三可知,长江流域的湖泊面积、森林覆盖率有的趋势,水土流失有增加的趋势,这些问题通常会削弱长江中下游对洪涝灾害的抵御能力。

(4)根据上面的分析,可判断,治理黄河的关键在于治沙,而治理长江的关键在于中下游的防洪。

考点:河流和湖泊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07?大连)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G8+5峰会即八国集团同中国、印度、巴西、南非和墨西哥五个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对话会议于2007年6月6日-8日在德国北部小镇海利根达姆举行.根据东道国德国的提议,今年对话会议主要讨论了世界经济、发展和气候变化等议题.(八国集团成员包括:日本、美国、加拿大、俄罗斯、德国、英国、法国和意大利)
(1)八国集团中的国家,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大部分属于
发达
发达
国家;从半球位置来看都位于
北半球
北半球

(2)气候变化对世界每一个地区都有着深远的影响.目前全球气候有变暖的趋势,假如这一趋势得不到及时的遏止,将会产生哪些负面影响?答出一条即可.
(3)面对全球变暖的趋势,人类应当怎样做.(至少说出两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07?大连)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二2007年7月1日上午,庆祝香港回归祖国10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三届政府就职典礼在香港举行.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对于我们正在从事的“一国两制”事业来说,这10年具有前无古人的开创性意义.香港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桥梁,是内地企业走向世界的大通道,是内地经济体制创新的重要借鉴.
(1)香港是世界著名的自由贸易港,它最大的转口贸易伙伴是
祖国大陆
祖国大陆

(2)充分利用紧邻港澳的优越地理位置,就近接受港澳产业扩散的地区是
珠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
.该地区与香港充分利用两地的互补优势,形成了“
前店后厂
前店后厂
“的合作模式.其中香港扮演”
“的角色,其产品主要销往
祖国大陆
祖国大陆
等地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同步题 题型: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去年11月以来,北京、天津、河北大部、山西、山东、河南、安徽北部、江苏北部、湖北东北部、陕西北部、宁夏、甘肃东部等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五至八成,山西中部、河北中南部、河南东北部和中部、山东西部、安徽西北部等地降水量偏少八成以上。根据国家防总办公室统计,到2月3日,粮食受灾面积发展到1.39亿亩,重旱4102万亩,另外有393万人、194万头大牲畜因旱发生饮水困难,部分地区的气象干旱已达重度干旱或特旱。这次受旱面积之大、持续时间之长、影响程度之重,均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少有。
(1)此次旱灾主要发生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_地区,对该地区的_________(粮食作物)的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
(2)此次旱灾发生的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_____。
(3)为缓解该地区长期缺水现状,我国从长江水系调水,实施了__________工程。
(4)针对水资源不足的现状,请你为该地区农业的发展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