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下面是燃烧的条件实验活动的部分操作示意图:

1)由实验一可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

2)实验二分别加热片刻观察到A棉球然烧产生火焰,B棉球不燃烧,由此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

3)实验三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

【答案】物质具有可燃性 温度达到着火点 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 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解析】

1)实验一通过燃烧木条和玻璃棒的对比可知,木条能够燃烧,玻璃棒不能燃烧,可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物质具有可燃性;

2)实验二分别加热片刻观察到A棉球然烧产生火焰,B棉球不燃烧,由此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着火点;

3)实验三观察到的现象是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草酸(H2C2O4)又名乙二酸,是一种有机酸,易溶于水,广泛存在于植物源食品中。草酸不稳定,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草酸固体受热分解生成碳的氧化物和水,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对生成物中碳的氧化物种类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温馨提示)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一样都可以与二氧化碳反应,氢氧化钠是易溶物质,氢氧化钙是微溶物质。

(提出问题)生成物中有哪几种碳的氧化物?

(实验猜想)猜想1:只有CO;猜想2:只有______(填化学式);猜想3:含有COCO2

(设计实验)基于猜想3,根据COCO2的性质,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知下实验:

(实验探究)

(1)观察到A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草酸分解有CO2气体生成,请写出A装置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2)有两种实验现象都能分别证明草酸分解的气体中含有CO

C装置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F装置中出现______的现象;

E装置中出现______的现象;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探究证明:猜想3成立。

(1)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

(2)该实验装置的设计还有一处明显不足(实验前已排尽装置内的空气),请提出改进措施______(任写一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装置A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常用装置A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证明二氧化碳已经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B所示,将二氧化碳慢慢倒入烧杯中,观察到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应选用的药品是________________。用装置C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中细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五种物质。在通常情况下,A为黑色粉末状固体,BC均为无色无味的气体,D为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在实验室常用含D的物质与稀盐酸反应制取C,单质E是组成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反应条件及反应④和⑤中某些反应物、生成物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D的名称是________E的化学式________

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

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图象分别表示4个实验过程中某些物质质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

A.加热一定质量的碳和氧化铜的混合物

B.将等质量的镁片和铁片投入到足量的稀硫酸中

C.用酒精灯加热一定质量高锰酸钾固体

D.向有一定量二氧化锰的烧杯中不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烧杯中加入2.4g久置的铝箔,再滴加稀硫酸,铝箔全部溶解,放出气体的质量与所加稀硫酸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产生氢气的质量为______g

2)计算2.4g久置的铝箔中金属铝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3)实验刚开始没有气泡产生的原因是______,久置的铝箔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只有一种溶质,这种溶质是______(用化学式填空),此时溶液质量为______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欲想收集到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收集装置为_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若观察到______,说明瓶中已充满二氧化碳。向该集气瓶中加入紫色石蕊溶液,振荡后,观察到溶液变红,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用装置B、E组合制取氧气,停止加热前,要先____________。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试管______

(5)选用装置B制取气体时,对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的要求是______

(6)通过查阅资料得知,硫化氢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其密度比空气的大,且能溶于水形成氢硫酸。实验室通常用块状固体硫化亚铁(FeS)和稀硫酸混合,在常温下通过发生反应制取硫化氢(H2S)气体。制取硫化氢气体的发生装置可以选用______,收集装置可选用如图装置,硫化氢气体从______端导入(填“a”或“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b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

1P点的含义是______

2t3时,2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70g溶液吗?______(填写不能);

3t3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是______(填写物质序号);

4)将t1时,ac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3时,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______aca=cac

5)图中阴影部分相对于ac的溶液来说,分别代表______状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结论错误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

现象

热水中未燃烧的白磷在通入氧气后燃烧

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氧气中复燃

紫色石蕊试液在通入二氧化碳后变红

燃烧的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

实验

结论

燃烧需要氧气

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

使石蕊变红的是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