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黄铁矿的主要成分为二硫化亚铁(FeS2),工业上可利用黄铁矿煅烧的产物冶炼铁和生产浓硫酸,其工业流程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反应②不是置换反应,反应③④为化合反应

B. 反应①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改变

C. 该工业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气中的SO2可以用熟石灰溶液吸收

D. 向制得的100克98%的浓硫酸中加入100克蒸馏水,配制49%的稀硫酸

【答案】D

【解析】A、反应②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反应物均为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反应③④为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三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硫酸,均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故A错误;

B、反应①是二硫化亚铁(FeS2)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铁和二氧化硫,铁、硫、氧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改变,故选项说法正确,故B错误;

C、二氧化硫能与碱溶液反应,该工业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气中的SO2可以用熟石灰溶液吸收,故选项说法正确,故C错误;

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切不可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应将制得的100克98%的浓硫酸加入到水中,故选项说法错误,故D正确。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物质的下列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液氧(支持燃烧)

B.金属铜(制电线)

C.活性炭(做防毒面具的吸附剂)

D.不锈钢(做水壶)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地一辆满载浓硫酸的罐车翻倒,导致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20t泄漏,并向路基两边蔓延。接到报警后消防官兵立即赶来并用石灰浆(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钙)中和硫酸解除了险情。请回答:

(1)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20t中含H2SO4的质量是________

(2)计算要完全中和泄漏的98%的浓硫酸20t,理论上需要氢氧化钙的质量为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 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60g

C. t2℃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的溶液仍然是饱和溶液的是甲和乙

D. t1℃时,50g甲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可得溶液100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工厂化验室用10%的氢氧化钠溶液洗涤一定量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该产品中其它物质不与NaOH反应),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与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值关系如图所示。

(1)图中A点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A点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3)求石油产品中残余硫酸的质量___________g(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大量的实验总结得出酸碱盐之间相互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生成物中有沉淀、气体或水。依据该条件,某化学小组的同学推断稀硫酸和氯化镁溶液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为了进一步确认该推断的可靠性,该小组同学将一定量稀硫酸和一定量氯化镁溶液在烧杯中混合后,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1)甲同学取烧杯中混合溶液分别进行以下两个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如下。请依据实验现象填写实验结论:

实验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溶液变红

溶液中含有_____(写离子符号)

产生白色沉淀

溶液中含有_____(写离子符号)

(甲同学的结论)稀硫酸与氯化镁溶液没有发生反应

(2)乙同学看到甲同学的实验报告后,认为甲同学的结论不正确,原因是_____。为了进一步确认两者没发生反应,还需检验烧杯内的混合液中是否含有氯化镁。于是,乙同学设计了如下两个实验:

①取少量烧杯内的混合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过量的_____溶液,证明了混合液中含有Mg2+.整个实验过程中乙同学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

②乙同学另取少量烧杯内的混合液,通过实验成功地检验出混合液中含有Cl.他设计的方案为_____(写出操作和现象)。

(总结)通过上述实验,该小组同学证明了稀硫酸和氯化镁溶液确实没有发生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以下是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装置图:

(1)仪器d的名称是________

(2)加热KMnO4制取O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当用铁夹固定好试管后,要使试管口略低于试管底部,应调节螺旋____(选填“a” “b”或“c”)。

(3)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为使反应随开随制随关随停,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选填装置编号)。收集氢气应选择的装置是_____(选填 “戊”或“己”),若用装置丁作收集装置,收集时气体应从导管的____(填“e”或“ f ”)端通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B、C、D四种化合物,均含有同一种金属元素,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物质已略去)。

己知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_

(2)C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3)B转化为D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硝酸(HNO3)是实验室常见的一种酸。实验小组对硝酸的某些性质进行研究。

Ⅰ.挥发性

(实验1)取一瓶质量分数为68%的浓硝酸,打开瓶盖,遇潮湿的空气,瓶口可以看到________,是由于挥发出来的硝酸蒸体遇到空气里的水蒸气形成硝酸小液滴的缘故。

Ⅱ.不稳定性

(查阅资料1)硝酸是无色液体,见光或受热分解生成红棕色的NO2气体。

(1)硝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4HNO3 4NO↑+O↑+_____

(实验2)3份浓度和体积均相同的浓硝酸分别放入3支试管中,塞好塞子,放置在室外阳光充足的地方(气温为26)。记录溶液上方的气体颜色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2)实验①②对比是研究______对浓硝酸稳定性的影响。

(3)实验①③对比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Ⅲ.酸性

(查阅资料2)硝酸能够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实验3)向氧化铜粉末中加入硝酸,能够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

IV .氧化性

查阅资料3) 浓硝酸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木炭发生反应:C+4HNO() 4NO↑+CO↑+2H2O。

(实验4)如图所示,将红热的木炭伸到浓硝酸上方,观察到有红棕色气体产生。请解释生成该红棕色气体的原因可能有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