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A是无色溶液,A在B的作用下生成C和D,常温下C为无色液体,A和C结构组成相似,C在一定条件下可生成D和E.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物质中显负价的元素为氧元素显-1价.
(2)A生成C和D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3)C在一定条件下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
(4)检验E时,需要利用小试管收集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移近火焰.若听到声音很小,说明氢气是纯净的.

分析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燃烧生成水.

解答 解: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水是无色液体,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燃烧生成水,因此ABCDE分别是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水、氧气和氢气;
(1)A是过氧化氢,其中显负价的元素是氧元素,显-1价.
故填:氧元素;-1.
(2)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故填: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3)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
故填: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
(4)检验氢气时,需要利用小试管收集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移近火焰,若听到声音很小,说明氢气是纯净的.
故填:利用小试管收集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移近火焰;氢气是纯净的.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只有掌握了各种物质的性质,才能够判断物质之间相互转化时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从而可以进行各方面的判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根据下图实验装置进行回答: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长颈漏斗,②集气瓶.
(2)若要制取并收集一瓶氧气,用于做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试验,则需a(或c)和d配套.(在a~f中选择)
(3)在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可选用ce装置(填字母编号),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验证二氧化碳收集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于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满.
(4)若将g装置装满水,用于收集氧气,则应将⑥(填“⑤”或“⑥”)与发生装置相连.
(5)以下是某研究小组探究影响反应速率部分因素的相关实验数据.
实验
序号
H2O2
液浓度%
H2O2溶液体积/mL温度℃MnO2
用量/g
收集氧气
的体积/mL
反应所需
的时间/s
51200.1416.75
151200.146.04
30535249.21
30555210.76
通过实验①和②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浓度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1991年,我国著名化学家,张青莲与另一位科学家合作,测定了铟元素(In)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铟元素的核电荷数为49,相对原子质量为115.则铟原子的中子数为6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25克,直到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得到残余固体质量为15.4克.
求:①产生的氧气质量是多少?
②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关于下列转化过程:H2→H2O,CO→CO2,C→CO2,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都能通过置换反应实现
B.变化前后都有元素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C.都能通过化合反应实现
D.都能通过与单质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的反应现象不明显,如何进行实验才能保证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写出具体操作和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乙基雌烯醇是兴奋剂的一种,其化学式为C20H32O.下例说法错误的是(  )
A.乙基雌烯醇由碳、氢、氧原子构成
B.乙基雌烯醇分子由碳、氢、氧原子构成
C.乙基雌烯醇由碳、氢、氧元素组成
D.一个乙基雌烯醇分子里有53个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结合如图原子结构示意图及相关信息,回答问题:
(1)图中x的数值为13.
(2)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99.
(3)从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分析:这两种元素排在同一周期的原因是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用“”和“”代表两种不同的单质分子,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B.该反应有2种生成物
C.每个生成物分子由3个原子构成
D.参加反应的“”和“”分子的个数比是 3: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