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甲是80℃含有100g水的KNO3溶液,操作过程如图所示。

已知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

温度/

20

30

40

50

60

70

80

溶解度/g

32

46

64

85.5

110

138

170

对以上过程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甲、乙、丙、丁四种溶液中,饱和溶液只有2

B. 丙和丁溶液中的溶质质量相同

C. 四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乙>甲>丙=丁

D. 如果将甲溶液直接冷却到析出固体,开始析出固体的温度在6070℃之间

【答案】A

【解析】

由表格数据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A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2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32g,所以80g水中最多溶解硝酸钾质量为25.6g;即丙溶液是饱和溶液,已经析出晶体,过滤出110.4g硝酸钾,所以甲溶液中含有硝酸钾的质量为:110.4g+25.6g136g,而甲是80℃含有100g水的KNO3溶液,溶解度是170g,所以甲是不饱和溶液,蒸发20g水,得到乙,乙溶液中含有80g水,因为80℃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70g,所以80g水最多溶解136g,而现在溶解了136g,所以乙溶液是饱和溶液,丙、丁溶液是析出晶体后的溶液属于饱和溶液,故A不正确;

B、丁溶液是丙溶液过滤得到的,所以丙和丁溶液中的溶质质量相同,故B正确;

C、甲溶液蒸发20g水得到乙,甲、乙溶质质量相等,所以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甲,乙析出晶体后得到丙,丙过滤得到乙,所以四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乙>甲>丙=丁,故C正确;

D、由于溶液中溶质质量是136g,所以如果将甲溶液直接冷却到析出固体,开始析出固体的温度在6070℃之间,故D正确。故选A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是造福人类的科学,请利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新型材料有着广泛的应用。

应用

蛟龙号深潜器

神舟五号宇航员航天服

新型水处理剂

用到的材料

特种钢

高强度涤纶

纳米铁粉

①上述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

②纳米铁粉能吸附废水中的某些污染物,被吸附后的废水经沉降、过滤可去除污染物。

下列物质也能因吸附而具有净水作用的是______(填字母)

a.生石灰 b.活性炭 c.纯碱

(2)溶液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图I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

②某同学按图Ⅱ所示进行实验,得到相应温度下的ABC三种溶液,其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______(填字母)

t3℃时向盛有40g甲物质的烧杯中加入50g水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结果精确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有人提出工业生产回收利用空气中CO2的构想:把空气吹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溶液可吸收CO2生成碳酸氢钠;加热碳酸氢钠固体又分解放出CO2;在合成塔内CO2与氢气反应生成甲醇(CH3OH)和水。简要的生产流程如下图所示:

碳酸氢钠分解温度是270,碳酸钠在856熔化,但还未达到分解温度。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大气中CO2浓度不断增大的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造成的后果是______。

A、温室效应B、南极出现臭氧空洞C、酸雨

2)分解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3)合成塔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4)该流程中能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应用都正确的是(  )

A. Fe3O4+4CO3Fe+4CO2,工业上用于冶炼铁

B. BaCl2+H2O+CO2═BaCO3↓+2HCl,用于制取透视检查胃肠的钡餐

C. Al3O2=3Al+O2,工业上用于冶炼铝

D. NaCl+NH3+CO2+H2O═NaHCO3+NH4Cl↓,用于制取复合肥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Na2O为白色,Na2O2为淡黄色;Na2O+H2O=2NaOH.某兴趣小组对钠和铜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①将铜片置于铁架台的铁圈上,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到铜片表面变黑;

②趁热将钠置于铜片表面,钠剧烈燃烧,有淡黄色物质生成,将此淡黄色物质转移到试管中待用,再用蒸馏水冲洗铜片,观察到铜片上钠燃烧处出现了光亮的铜斑;

③向盛装淡黄色物质的试管中滴加蒸馏水,观察到冒气泡,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木条复燃。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产生的黑色物质是________,步骤②淡黄色产物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价。

(2)步骤②中产生铜斑反应的另一产物,进一步与氧气反应也转化为淡黄色物质,则产生铜斑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步骤③产生的气体物质为________

(4)猜想步骤③还可能有一种常见物质________(填化学式)生成,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________溶液(可供选择的试剂:H2SO4CuSO4KOHNa2CO3),观察到________的现象时,即证明了你的猜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兴趣小组的同学学习了碳酸钠的性质后,对碳酸氢钠的性质也进行探究。

(问题1)碳酸氢钠溶液与碳酸钠溶液的酸碱性

(实验1)用pH试纸测定等浓度的碳酸氢钠和碳酸钠溶液的pH,分别为912

(结论1)两种溶液都呈碱性,它们的碱性强弱顺序为_____

(问题2)碳酸氢钠溶液、碳酸钠溶液与酸的反应

(实验2)等浓度的碳酸氢钠和碳酸钠溶液分别与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

操作和现象如下表:

序号

操作

现象

实验

碳酸氢钠溶液逐滴加入盐酸中

立刻产生气泡

实验

碳酸钠溶液逐滴加入盐酸中

立刻产生气泡

实验

盐酸逐滴加入碳酸氢钠溶液中

立刻产生气泡

实验

盐酸逐滴加入中碳酸钠溶液中

滴加一会后才有气泡产生

(问题3)实验④与另外三个实验现象不同的原因

(实验3)将等浓度的碳酸氢钠和碳酸钠溶液与相同浓度的盐酸互滴,利用手持传感器测定反应中溶液pH变化,四个实验的pH变化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分析)

1)如图表示的实验是_____(填实验2中的序号)。

2)比较如图与如图发现:如图中的阴影部分与如图叠合后,图象基本重合。

则如图中的AB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BC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D点的溶质为_____(写化学式);所以,“盐酸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中,滴加一会后才有气泡产生”的原因是_____

3)比较如图与如图发现:不同的操作有不同现象,试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_____

(应用)

用稀盐酸来鉴别一瓶溶液是氢氧化钠还是碳酸钠时,应如何操作? 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75月,我国开采海底可燃冰获得成功。

1)可燃冰是由甲烷分子和水分子等形成的笼状结构的固体物质,则可燃冰属于_____ (填纯净物混合物)。

21m3可燃冰可释放出约l60180m3天然气。从分子性质的角度分析,其主要原因是___

3)图为甲烷转化为其它燃料的微观示意图。由图所示书写化学方程式_____,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填标号)。

A 以上四种物质都属于化合物

B 反应物乙与生成物丙质量比为914

C 反应物甲与生成物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草酸亚铁晶体(FeC2O42H2O)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FeC2O42H2OFeO+CO+CO2+2H2O.通过如图装置验证该反应得到的气体产物,其说法错误的是(  )

A. ①中固体无水硫酸铜变蓝,可验证原气体产物中有水蒸气

B. ②中固体由黑色变红色,可验证原气体产物中有一氧化碳

C. ③中石灰水变浑浊,可验证原气体产物中有二氧化碳

D. ③中尾气可点燃,可验证原气体产物中有一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回答下列与水有关的问题。

日常生活中,常用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在水的净化过程中,常利用活性炭的______性除去异味;

③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是由于它们的___________不同。

2)下图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接通电源观察两电极都有气泡产生。

①通电一段时间后,玻璃管a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ab两玻璃管收集的气体体积比约为____。实验时常在水中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目的是________

②下图为水分解的微观过程:

水的分解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微粒是__,结合实验现象,写出水通电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