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2:7 B. 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 丁一定是化合物 D. x的值是7

【答案】A

【解析】由图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减少了14g2g=12g,故甲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甲的质量为12g;同理可以确定丁是生成物,生成的丁的质量为36g5g=31g;丙的质量不变,丙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由质量守恒定律,乙应是反应物,且参加反应的乙的质量为31g12g=19g,故X的数值为26g19g=7g。A、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12g19g=12:19,错误;B、丙的质量不变,丙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正确;C、该反应的反应物为甲和乙,生成物是丁,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丁是化合反应的生成物,一定是化合物,正确;D、由质量守恒定律,乙应是反应物,且参加反应的乙的质量为31g12g=19g,故X的数值为26g19g=7g,正确。故选A。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有一种石灰石样品的成分是CaCO3SiO2。课外小组同学将88.8 g盐酸加入到35 g石灰石样品中(已知SiO2不与盐酸反应),盐酸与碳酸钙恰好完全反应,收集的气体质量为8.8g,(以下计算均需写出计算过程,假设实验过程中溶液损失忽略不计)

(1)写出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计算35g样品中CaCO3的质量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3)反应后过滤,得到CaCl2溶液,将此溶液配成10%CaCl2溶液,①计算:这时还需要向滤液中加入水多少克?②量取:量取一定量体积的水,倒入氯化钙溶液的烧杯中。③混匀:用玻璃棒搅拌,使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室里用A装置来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制氧气,请将A图方框中气体的发生装置补画完整。利用补画完整后的装置完成后面的实验________

(2)写出在实验室用A装置在试管口塞团棉花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过氧化钠(Na2O2)固体可在潜水艇里作为氧气的来源,因为它能与CO2在常温下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B和C装置均可制取CO2,其中C装置的优点是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请简述使C装置中反应停止的原理_______

(5)若用D装置采用排水法收集O2,请简述操作步骤______

(6)实验室可用无水醋酸钠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加热制取甲烷气体,通常情况下,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且难溶于水.则实验室制取甲烷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标号),欲用装置的D采用排空气法收集甲烷气体,进气口应为_____端(填a或b)。

(7)实验室要制取8.8g二氧化碳,至少需要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多少克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常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2KClO3 催化剂2KCl+3O2↑),其受热过程中某变量y随时间变化趋势如右下图。纵坐标表示的是( )

A. 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

B. 生成氧气的质量

C. 固体中MnO2的质量

D. 固体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回答下列与含碳物质有关的问题。

(1)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有很大的差异,其原因是________

(2)CO2与H2O反应,生成一种能使石蕊溶液变红的物质,这种物质是________

(3)在CO2与CO转化的反应CO2+C2CO中,发生氧化反应的是________

(4)固定和利用二氧化碳能有效减少空气中的温室气体。例如工业上利用CO2和NH3

生产尿素的反应:CO2+ 2NH3=CO(NH2)2+X 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依据________推断出X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仔细观察下列四个实验并回答相关问题:

(1)写出A处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2)写出B处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处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对应的图像正确的是 (  )

A. 将等质量的镁和锌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

B. 向PH=2的盐酸中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C. 向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澄清石灰石至过量

D. 向PH=12的氢氧化钠中加水稀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1)3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g。

(2)30℃时,a、b两点中,_____点为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

(3)10℃时,两曲线交点的意义是_____

(4)20℃时,比较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甲_____(填<”或“=”)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B在常温下是液体,A与黑色固体甲混合可产生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C和液体B,白色固体D与黑色固体甲在加热的条件下也能生成C,同时得到白色固体E,红色固体G在C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回答:

(1)D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黑色固体甲的化学式__________

(2)A转化成B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符号表达式:D生成C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G在C中燃烧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