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石蕊、硫酸、氢氧化钙、碳酸钠是常见的四种物质,它们的溶液之间的反应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两圆相交部分(ABCD)表示物质间反应的主要实验现象,其中描述正确的是(  )

A.石蕊溶液变为红色B.无明显现象

C.生成无色气体D.石蕊溶液呈蓝色

【答案】C

【解析】

A处是氢氧化钙与石蕊溶液作用;B处是氢氧化钙与碳酸钠溶液的反应;C处是碳酸钠与硫酸的反应,D处是硫酸与石蕊溶液作用。

AA处是氢氧化钙与石蕊溶液作用,会观察到石蕊溶液变蓝色,故A不正确;

BB处是氢氧化钙与碳酸钠溶液的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故B不正确;

CC处是碳酸钠与硫酸的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故C正确;

DD处是硫酸与石蕊溶液作用,会观察到石蕊溶液变红色,故D不正确。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该小组同学将一定量CO2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如图所示),他们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

猜想:CO2NaOH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实验:设计了甲、乙两个实验来验证CO2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如图所示。甲中现象为软塑料瓶变瘪,乙中现象瓶吞鸡蛋

讨论:认为上述实验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____。但是有同学提出质疑,认为上述实验还不足以说明CO2NaOH发生了反应。其理由是___。于是他们又补充了一个对照实验,这个实验是___;他们还发现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石蕊溶液变成红色,请用化学方程式说明原因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蒸发水,析出的晶体质量甲大于乙

B.t2时,将50g甲加入50g水中,可以得到75g甲饱和溶液

C.等质量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时,甲溶液中溶剂质量一定大于乙溶液中溶剂质量

D.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1升高到t2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科学家最新科学研究发现:火星上不存在液态水,表面沟渠或由干冰雕凿。某小组准备利用下图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实验装置装备完毕,加入药品前先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

2)实验室用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装置A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装置B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装置C中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试液变成红色的物质是_______(填“CO2”或“H2CO3”)。

3)装置D中观察到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这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还可说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为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知,二氧化碳在生活中可用于_______

4)实验室用装置E来收集二氧化碳时,二氧化碳应从___(填“c端”或“d端”)通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炒菜时,油锅着火了,熄灭火焰最简单的方法是____

(2)新装修的房屋中经常放入一些活性炭包,以消除室内甲醛的异味,这是因为活性炭具有___作用。

(3)“西气东输中的是指天然气,写出其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探究题。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中和反应实验,请你参与下列探究:

(1)为确定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刚好完全中和,小华取出一定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向其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于是他得出“两种物质已恰好完全中和”的结论。

①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小亮认为小华得出的结论不完整,他认为除了“恰好中和”外,还有第二种可能性,这种可能性是__________________

③请你另外设计一个实验,探究上述烧杯中的溶液是否恰好完全中和,填写下表(选择甲、乙中的一个作答)

实验

实验方法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_______

_______

恰好中和

______

_________

第二种可能性

(2)玲玲同学在实验时,发现烧杯中有少量的气泡产生,她经过分析认为可能的原因是氢氧化钠溶液变质(提示:碳酸钠溶液呈碱性)。为了检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玲玲提出用酚酞试液检验,你认为该方法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__

(3)中和反应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应用极为广泛,请你举一具体实例加以说明: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Na2SO4Na2CO3BaCl2NaOH中的一种或几种。取样溶于水,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后向沉淀中滴加稀盐酸,沉淀的量与加入盐酸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由此推断白色固体中

A.肯定只存在BaCl2B.可能存在NaOH

C.肯定不存在Na2CO3D.可能存在Na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干燥氧气B. 测定溶液pHC. 量取9.0mL液体D. 向试管中滴加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将筹备建造全球第一座宝藏博物馆,收藏和展览四川彭山江口沉银遗址文物。下图是遗址发掘出的一些金属制品文物图片,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A蜀王金宝 B银锭

C铁矛 D铜币

1A图是国内首次发现明代藩王金元宝(金印章)。银和金均是曾被或仍然被当作货币的金属,人们只说“银行”、“收银台”,而不说“金行”、“收金台”,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

2)银可以形成多种合金。下列物质中属于合金且成分中含银的是______(填数字序号)

①青铜 ②水银 ③不锈钢 18K黄金

3)从上图中可判断铁比铜要活泼的信息是________。为验证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选用的试剂为铁、银____(填数字序号):①稀盐酸 AgNO3溶液③CuSO4溶液。该实验中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基本类型为_______

4)被发掘出的明末铜币已经锈迹斑斑,生成铜绿(Cu2(OH)2CO3)除有氧气和水外,还必须有二氧化碳,为证明“必须有二氧化碳”,需要进行如下图所示实验中的组合是_____

5)金属生锈是世界面临的难题。水下铁质兵器铁矛易生锈的主要原因是铁与_________等物质发生了复杂的化学反应。防止铁制品锈蚀的合理措施(至少一点)为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