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A﹣G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A、B、C、D、E为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A为红棕色固体,D为蓝色溶液,G的俗称为苏打。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图中“﹣”表示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请回答:

(1)若C由两种元素组成,请写出A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

(2)写出B与D反应的现象_____

(3)若F与E的物质类别相同,则F的化学式可能是_____

(4)写出E→G的化学方程式_____

【答案】 Fe2O3+6HCl=2FeCl3+3H2O 复分解反应 有红色物质生成,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Ca(OH)2 2NaOH+CO2=Na2CO3+H2O

【解析】

根据A﹣G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A、B、C、D、E为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G的俗称为苏打,G是碳酸钠,碳酸钠和E会相互转化,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钙,则E是氢氧化钠;A为红棕色固体,A可能是氧化铁,A会转化成B,会与C反应,氧化铁与一氧化碳(或氢气或碳)反应生成铁,氧化铁能与盐酸(或硫酸)反应生成氯化铁(或硫酸铁),B可能是铁,C可能是盐酸或硫酸;铁与D能反应,D能与氢氧化钠反应,D为蓝色溶液,则D中含有铜离子,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铜,D是铜盐,可能是硫酸铜、氯化铜等;F既能与铜盐反应又能与碳酸钠反应,氢氧化钙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钙,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钙,硝酸钡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钡和硝酸铜,硝酸钡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和硝酸钠,F可能是氢氧化钙或硝酸钡等,将假设代入框图,假设成立。

(1)根据上述分析,A是氧化铁,C是盐酸或硫酸,若C由两种元素组成,AC的反应是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该反应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基本反应类型为复分解反应;

(2)BD的反应是铁和铜盐如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实验现象为:有红色物质生成,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3)若FE的物质类别相同,E是氢氧化钠属于碱,则F是氢氧化钙,化学式是:Ca(OH)2

(4)E→G的反应是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取氯化钙和盐酸的混合溶液51.88g,逐滴滴加10.6%的碳酸钠溶液。所加入碳酸钠溶液的质量和混合溶液pH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分子质量:CaCl2﹣111 HCl﹣36.5 Na2CO3﹣106 NaCl﹣58.5 CaCO3﹣100 CO2﹣44 H2O﹣18)

(1)BC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CD段溶液pH>7的原因是_____

(3)计算充分反应至C点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至0.1%)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不同类别的物质,相邻两物质都可以发生化学反应,分别生成甲、乙、丙、丁四种物质(部分生成物已经略去),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B为杀菌剂波尔多液的成分之一,其溶液呈蓝色;C为应用最广泛的金属;丙为氯化物。

(1)B的化学式是_____;A所属的物质类别是_____

(2)B的溶液与C反应后,溶液的质量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A与B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1)实验一:棉球上的酒精燃烧而水不燃烧,由此得出燃烧条件之一是_____

(2)实验二:实验结束后,测量结果小于1/5原因可能是_____(写一条即可)

(3)实验三:当蒸发皿中出现_____时,停止加热。

(4)实验四:用冲洗后未擦干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会导致测得结果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化学用语填空

(1)3个甲烷分子_____

(2)2个氢原子_____

(3)3个亚铁离子_____

(4)氯酸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曲线是x、y、z分别表示X、Y、Z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t1℃时,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Y、Z、X

B. t2℃时,X和Y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C. t3℃时,在100g水里分别加入三种物质各mg,X和Y能形成饱和溶液

D. 从混有少量Z的X物质中提取较纯净的X,最适宜采用降温结晶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在白色点滴板1~6的孔穴中,分别滴加2滴稀盐酸。

(1)无明显变化的孔穴有________(填孔穴序号)。

(2)孔穴3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孔穴5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写出所有可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5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不仅生成氧化镁、氮化镁,还有少量镁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镁的氧化物。

1)已知氮化镁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请你写出氮化镁的化学式

2)写出镁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指出该反应的基本类型: 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X

Y

Z

W

(1)X能形成多种单质,写出其中两种单质的名称_____

(2)Z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

(3)元素的非金属性为(原子的得电子能力):Y______W(填“大于”或“小于”)。

(4)W位于周期表的_____周期,_____主族,该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是_____。(中心元素可用字母W表示)

(5)“碳捕捉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CO2分离出来进行储存和利用。常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过程如图所示(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

请根据“捕捉”CO2过程图回答问题:

①加入A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分离操作Ⅰ的名称是_____

②可循环利用的B物质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

③该过程中还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