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1)实验一:棉球上的酒精燃烧而水不燃烧,由此得出燃烧条件之一是_____

(2)实验二:实验结束后,测量结果小于1/5原因可能是_____(写一条即可)

(3)实验三:当蒸发皿中出现_____时,停止加热。

(4)实验四:用冲洗后未擦干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会导致测得结果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答案】 需要可燃物 红磷不足 较多固体 偏大

【解析】

(1)根据实验对比以及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来分析;

(2)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如果装置漏气、红磷不足、没有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都能够导致进入集气瓶中的水不到集气瓶容积的五分之一;

(3)运用蒸发时的注意事项解答;

(4)根据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的方法进行分析。

(1)小棉花球蘸水后,因水不可燃,反而会蒸发吸收热量,所以温度达不到棉花的着火点,不会燃烧;而小棉花球蘸酒精后,酒精是可燃物,在酒精灯上被点燃后会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使温度达到棉花的着火点,引发棉花球燃烧,因此实验的结论是燃烧的物质必须是可燃物;

(2)如果装置漏气、红磷不足、没有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都能够导致进入集气瓶中的水不到集气瓶容积的五分之一;

(3)蒸发操作中防止固体溅出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停止加热;

(4)测定溶液pH时用洗净但未擦干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稀释了待测溶液,使稀硫酸溶液的酸性减弱,导致测得结果偏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甲组物质中加入乙组物质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沉淀的质量与加入乙的质量的关系,符合如图所示关系的是

A. 甲组:硫酸钠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乙组:氢氧化钠溶液;

B. 甲组:氯化钠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乙组:纯碱溶液;

C. 甲组:稀盐酸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乙组:纯碱溶液;

D. 甲组:稀盐酸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乙组:氯化钡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通过升温可以将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B. 甲、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 10℃时,分别用 10 g 水配制饱和溶液,所用甲的质量少于乙

D. 20℃时,甲、乙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请分析图中的信息并回答下列问题。

(1)原子序数为3的元素属于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位于第3周期第VIA族的元素是_____(填元素符号)。

(2)氮元素和磷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氮原子和磷原子的_____相同。

(3)在化学反应中,原子序数为17的元素的原子容易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4)由原子序数为1、8、12三种元素组成的碱的化学式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以下是实验室常用的部分实验装置,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1)常用于洗涤或干燥气体的装置是__________(写标号);写出D装置中任意一种玻璃仪器的名称_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均可选用的发生置有____(填写标号),写出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可用于实验室还原氧化铜的装置有______(填写标号),若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或氧化铁,最好选用的装置是____(填写标号),原因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1)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为_____

(2)若甲中含有少量乙,提纯甲的方法是_____

(3)t3℃时,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

(4)t1℃时,溶质与溶剂质量比为2:11的甲溶液是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G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A、B、C、D、E为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A为红棕色固体,D为蓝色溶液,G的俗称为苏打。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图中“﹣”表示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请回答:

(1)若C由两种元素组成,请写出A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

(2)写出B与D反应的现象_____

(3)若F与E的物质类别相同,则F的化学式可能是_____

(4)写出E→G的化学方程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它能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某化学学习小组对其进行如下研究:

(查阅资料)维生素C常温下为白色晶体,易与氧气、高锰酸钾等物质反应。

.探究维生素C的性质

(进行实验)

实验序号

1-1

1-2

1-3

1-4

操作

现象

白色固体消失,形成溶液

溶液变为红色

……

紫色溶液褪色

结论

……

维生素C溶液为酸性

维生素C能与

碳酸氢钠反应

维生素C能与高锰酸钾反应使其溶液褪色

(1)由实验1-1现象推测维生素C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

(2)实验1-2中使用的试剂a_________(填序号,下同)。

A.紫色石蕊试液 B.无色酚酞试液 C.氢氧化钠溶液

(3)实验1-3中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

.测定食品中维生素C的含量

(进行实验)

实验序号

2-1

2-2

2-3

2-4

2-5

实验操作

鲜榨的猕猴桃汁

鲜榨的橙汁

鲜榨的西红柿汁

加热后冷却至室温的鲜榨西红柿汁

放置12小时的西红柿汁

紫色溶液褪色时所滴加的样品滴数

6

8

11

14

……

(解释与结论)

(4)实验2-12-4中,维生素C的含量最高的是___________

(5)由实验2-12-4可知,影响食品中维生素C含量的因素有_________

(6)请你推测实验2-5中,紫色溶液褪色时的样品滴数可能为_________

A.9 B.11 C.1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你吃过木糖醇口香糖吗?

木糖醇为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溶解时吸收大量热,甜度与蔗糖相当。

木糖醇广泛存在于各种水果、蔬菜、谷类中,但含量很低。商品木糖醇是将玉米芯、甘蔗渣等农作物进行深加工制得的。我国木糖醇生产工艺路线如下:原料水解中和…….加氢、结晶包装。其中原料水解时用硫酸做催化剂,再用碳酸钙将硫酸除去。

龋病是人类常见的一种口腔疾病,其发生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微生态环境是牙菌斑。目前普遍认为,牙菌斑中的细菌在代谢食物中糖类的过程中产生酸性物质,酸性物质可导致牙釉质溶解,进而形成龋病。牙菌斑pH 变化可反映牙菌斑内产生酸性物质的情况。

木糖醇不致龋且有防龋齿的作用。第三军医大学韩旭对木糖醇防龋过程进行了研究,部分内容如下。

研究1:用10%的蔗糖、葡萄糖、木糖醇溶液漱口,牙菌斑pH的变化

研究2:用蔗糖溶液涑口后咀嚼口香糖,牙菌斑pH的变化

研究表明,饭后咀嚼木糖醇口香糖可以起到防龋的作用,可以明显降低患龋率。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木糖醇生产中用碳酸钙将硫酸除去,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龋病的形成是______(酸性碱性”)物质导致。

(3)根据研究1,木糖醇不致龋的原因是______

(4)根据研究2,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5)下列有关木糖醇与蔗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甜度相当

B.均能形成溶液

C.分别食用蔗糖、木糖醇,蔗糖对牙菌斑酸性变化影响小于木糖醇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