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用电解水的方法测定水的组成后,提出问题:测定水的组成还有其他的方法吗?经过讨论后,得到了肯定的答案,邀请你一起对此展开探究。

[设计方案]甲同学利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原理和下图装置及药品进行实验(操作规范)。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洗气瓶B中浓硫酸的作用为

[实验探究]当玻璃管中固体由黑色转变为红色时,实验测得:装置C的玻璃管和其中固体的总质量在反应后减少了1.6g;装置D的干燥管和其中物质的总质量在反应后增加了1.82g,用此数据算得水中H、O元素的质量比为 ,而由水的化学式算得H、O元素的质量比为

[分析交流]针对上述结果与理论值有偏差,乙同学认为:该装置存在缺陷,此观点得到了大家的认同,你对此改进的方法是 (假设生成的水完全被D中碱石灰吸收,装置内空气中的水蒸气、CO2忽略不计)。小组同学用改进后的装置重新实验得到了正确结果。

[意外发现]丙同学不小心将反应后的少量红色固体a洒落到多量稀硫酸中了,发现除了有红色固体b以外,溶液的颜色由无色变为蓝色。

[提出问题]铜与稀硫酸是不反应的,这里溶液的颜色为什么会变蓝呢?

[查阅资料]CuO被还原的过程中会有Cu2O生成,Cu2O也能被还原在Cu;

Cu2O固体是红色的,它一稀硫酸的反应为:

Cu2O+H2SO4=CuSO4+Cu+H2O.

[得出结论]红色固体a中含有Cu2O。

[分析交流]红色固体a中含有Cu2O是否会影响水组成的测定结果 (填影响不影响)。

[提出猜想]针对红色固体a的成分,小组同学提出猜想是:Cu2O和Cu;猜想是:

[拓展探究]丁同学利用改进后的装置及药品重新实验,通过测量反应前后固体质量的方法去确定哪种猜想成立,他已称得:玻璃管的质量;反应前红色固体a和玻璃管的总质量,完全反应后,你认为他还需要称量 的质量。

[教师点拨]称取一定质量的红色固体a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经过滤、洗涤、干燥后再称量红色固体b的质量,也可以确定哪种猜想成立。

[定量分析]小组同学再次实验,他们开始称取质量为3.6g的红色固体a,与足量的稀硫酸完全反应后得到红色固体b为2g 。假如3.6g红色固体a都是Cu2O,请你计算出生成铜的质量(利用Cu2O+H2SO4=CuSO4+Cu+H2O.进行计算,写出计算过程);然后,通过与实际得到的固体2g进行比较,判断猜想 成立(填)。

【答案】[设计方案]Zn+H2SO4==ZnSO4+H2;干燥

[实验探究]11:80 ;1:8

[分析交流]在D装置的后面,再连接一个D装置,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对实验造成干扰

[分析交流]不影响

[提出猜想]Cu2O

[拓展探究]反应后玻璃管的质量和红色固体的总质量

[定量分析]

【解析】该题中水是实验的关键,故需要对水的质量从各个方面防止其它不是本实验产生水的干扰。为了防止制取H2的过程带出水分,故要对H2进行干燥处理,H2是中性气体,故可选择浓硫酸干燥;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对实验造成干扰,故需要在D装置后再连接一个和D一样的装置;

由于装置C中发生H2+CuO Cu+H2O,D中的水其实是C中反应产生的水,装置C的玻璃管和其中固体的总质量在反应后减少了1.6g,其实质是CuO中氧元素的质量为1.6g;装置D的干燥管和其中物质的总质量在反应后增加了1.82g,其实质是产生水的总质量为1.82g,故氢元素质量为1.82-1.6=0.22g,所以水中H、O元素的质量比=0.22:1.6=11:80 ;

红色固体a中含有Cu2O是不会影响水组成,原因是它的存在不产生水;本实验中测定C、D装置质量变化是关键,而C、D装置质量变化都是由于水的质量变化引起的。

解:设生成铜的质量为x,则

Cu2O+H2SO4=CuSO4+Cu+H2O

144 64

3.6 x

x=1. 6g

答:生成铜的质量为1.6g

由于 1.6g<2g ,故红色固体中一定含有Cu2O,猜想1成立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右图是XY 两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 为离子,Y 为原子 B. XY 均属于金属元素

C. X 在反应中可失去6 个电子 D. X Y 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YX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测定某纯碱(Na2CO3)样品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钠杂质)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现称取6g试样放在烧杯中并滴入稀盐酸,当稀盐酸滴加至36.5g时,烧杯内溶液的总质量为40.3g(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产生气体的质量与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A点产生气体的质量m为_______, 此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为 ______

(2)B点时,烧杯内溶液中粒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粒子符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课外活动小组对失去标签的稀硫酸浓度进行测定:取稀硫酸50g于烧杯中,逐滴滴加3.42%的氢氧化钡溶液,烧杯内溶质质量与滴加氢氧化钡溶液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1)参加反应的Ba(OH)2质量共有 g。当滴加Ba(OH)2溶液50g时,烧杯内溶液的pH 7(填“>”“<”或“=”)。

(2)求该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答题过程,结果保留0.01%)。

(3)在下图中画出产生沉淀质量与滴加Ba(OH)2溶液的质量关系。

(4)滴加Ba(OH)2溶液至150g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结果保留0.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A. 等质量的锌片、铝片分别与足量且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

B. 向H2S04和CuS04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

C. 一定量的稀硫酸与锌片反应

D. 向不饱和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硫酸铜粉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下图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几种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A装置中标号①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若利用A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备氧气,该装置需改进的一处是________

(2)实验室常用B装置制备CO2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若用C装置收集氢气,则产生氢气的导气管应与________(填“a”或“b”,下同)相连,若C装置中充满水,则产生氢气的导气管应与________相连。

(4)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欲得到一瓶干燥的氧气,应在B和C间连接一个装有________(填药品名称)的装置。

(5)将一瓶充满CO2的试管倒立在水槽中如图D所示,用镊子拔掉橡皮塞,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若证明CO2能与NaOH溶液反应,还应做一个对比实验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请根据装置回答。

①用氯酸钾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若需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所选装置组合是___,若制取0.01molCO2,需要_____mol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③很多反应均能产生CO2,例如a.2NaHCO3Na2CO3 + H2O +CO2↑ b.NH4HCO3NH3↑ + H2O + CO2

在实验室制取CO2,以上两个反应哪个更合适?理由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溶液可能含有HCl、H2SO4、NaNO3、CuCl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探究其组成,向一定质量的该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所加Ba(OH)2溶液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1)O至P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P至Q段产生的沉淀物是__________

(3)Q点时,所得溶液的pH___7(填“>”“<”或“=”)。

(4)N点时,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可能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化学符号填空:

氢原子______保持氮气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__

两个铵根离子______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