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集气瓶底部水的作用是_________

2)实验二:倾倒二氧化碳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此现象说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______

3)实验三:试管中装有氢气,该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四:试管a中的黑色粉末变成________________色。写出试管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答案】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烧杯中燃着的蜡烛从下到上依次熄灭 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检验氢气纯度,防止氢气中混有空气,达到爆炸极限,而发生爆炸

【解析】

(1)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有刺激性气味,污染空气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易溶于水,因此,集气瓶底部水的作用是吸收有害气体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2)由于二氧化碳不可燃,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如图向烧杯内倾倒二氧化碳时,下面的蜡烛先熄灭,然后上面的蜡烛才熄灭,故填写:烧杯中燃着的蜡烛从下到上依次熄灭;

该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具有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化学性质,故填写: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3)由图可知,该实验是检验氢气纯度的实验,目的是防止氢气中混有空气,达到爆炸极限,而发生爆炸;

(4)由图可知,实验四的试管a中,反应物是碳和氧化铜,高温条件下发生反应,观察到黑色粉末变为红色,故填写:红;

(5)碳和氧化铜在高温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故填写: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室温时,100mL氯化钠饱和溶液作如下图操作,最终甲、乙两烧杯中溶液


A.溶质质量相同

B.溶液质量相等

C.均为不饱和溶液

D.溶剂质量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实验。

1A中现象:烧杯②中溶液变红。请用分子的知识解释“变红”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

2B中集气瓶底部有少量水,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

3C实验完毕,集气瓶内水面上升到一定高度后,不能继续上升,这种现象说明氮气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若从烧杯中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明显小于瓶内原空气体积的1/5,可能存在的原因是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实验室制取、收集、干燥气体的常用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实验操作步骤如下①点燃酒精灯并收集气体②熄灭酒精灯 ③加入药品 并固定仪器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⑤从水槽中撒出导管。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填字母 )

A③④①②⑤ B④③①②⑤ C④③①⑤② D①②③④⑤

3)若要除去氧气中混有的水蒸气,气体应从F装置的____( ab)端进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实验桌上有如下几种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请你参与实验并回答问题:


1)写出标号①的仪器名称: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发生装置为:_____(填字母),若用该装置制取氧气,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收集到较纯净的氧气,应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3)实验室常用固体氯化铵和熟石灰在加热条件下制取氨气,氨气极易溶于水。那么制取该气体的发生装置为 _________(填字母),收集氨气应选用_________(填字母)

4)用 C 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其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硬水不仅对健康造成危害,而且会给生活带来很多麻烦。硬水受热后会产生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其他成分不参与反应,实验室由水垢制取纯净氯化钙固体的流程如下:

请按要求填空:

1)用_____区别硬水和软水。

2)步骤②中加的碱的化学式是_____;步骤③过滤操作中用到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

3)步骤④中加入适量稀盐酸的目的是_____,若盐酸过量对氯化钙固体的纯度_____(选填)影响。

4)步骤⑤是利用_____的方法得到氯化钙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测定某石灰石矿中碳酸钙的含量,兴趣小组同学称取12.5g石灰石矿样品粉末于烧杯中,将80 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充分反应,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生成的气体全部逸出):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20

20

20

20

烧杯中剩余物的质量(g

30.5

48.5

68.1

88.1

1)样品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总质量为多少g

2)计算该石灰石矿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氯化钠溶液常按以下操作顺序进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上图所示的序号表示正确配制该溶液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__

2)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应_________

A 增加适量氯化钠固体 B 减少适量氯化钠固体

C 调节游码 D 添加砝码

3)将氯化钠和水依次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 ________

4)如果量水时采用仰视读数,将导致配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原计划偏_____(填大或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走进化学变化的微观世界,有利于进一步认识化学变化。下图是某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XYZ分别表示不同类别的原子,据图回答问题:


1)该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__

2)从微观角度分析,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由X原子构成的物质,在该反应中(填:“是”或“不是”)__________________催化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化学用语填空:

13个五氧化二氮分子_________________

2)硫离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碘酒中的溶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铵根离子中氮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