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案例分析及实验探究:

(1)案例一:探究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的高,实验条件除了要控制两个盛装气体样品的集气瓶大小规格相同外,还要控制________相同。

(2)案例二:用玻璃杯迅速扣住燃烧的蜡烛,并使杯口始终浸没在水中。描述此实验的实验现象:______

(3)实验探究: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如下

(1)仪器X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氧气时,能作为发生装置的有_______________(填字母,下同)。写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其中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若要控制反应速率,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若要收集较为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

(3)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收集一段时间后,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观察到火焰熄灭,则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滴入澄清石灰水的量 观察到蜡烛熄灭,水进入玻璃杯,最终杯中液面高于碗中液面 试管 A、B、C 2H2O2 2H2O + O2 C F 将导管移出集气瓶,盖上玻璃片

【解析】(1)探究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的高,实验条件除了要控制两个盛装气体样品的集气瓶大小规格相同外,还要控制滴入澄清石灰水的量和浓度相同;

(2)烧杯中的蜡烛燃烧耗尽杯中的氧气故蜡烛熄灭,瓶中的气体含量降低,内压降低,故烧杯中液面上升;

(3)实验探究:

(1)仪器X的名称是试管;

(2)A装置是固固加热型装置,可以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取氧气,装置B和C是固液不加热型装置,可以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故选ABC;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 2H2O + O2(或2KMnO4 K2MnO4+MnO2+O2↑或2KClO32KCl + 3O2);ABC三个反应装置中,C装置可以通过针筒控制加入液体的量,从而控制反应的速率,故选C;收集氧气的方法有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氧气干燥,排水法收集的氧气纯净,故选F装置

(3)检验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后应该将导管从集气瓶中取出,盖上玻璃片;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把气球中的镁粉加入到盛有稀盐酸的锥形瓶中,气球发生变化(实验装置的气密性良好)。下列关于本实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本实验能说明镁与稀盐酸反应时,有气体放出

B. 本实验能说明与稀盐酸反应时,镁粉比镁条更快

C. 本实验能说明镁与稀盐酸反应有热量放出

D. 本实验能说明温度降低时,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进行如图两个实验。

(1)甲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

(3)把甲、乙反应后的溶液倒入同一烧杯,发现有白色沉淀生成。他决定对白色沉淀的成分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硫酸钡不溶于酸。

(提出猜想)白色沉淀为:Ⅰ.________

.Mg(OH)2BaSO4

.Mg(OH)2MgCO3

(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与结论

过滤、洗涤白色沉淀备用;向白色沉淀加入盐酸至过量

①若沉淀全部溶解,且无其它现象;猜想Ⅰ成立;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________________且无气体产生,猜想Ⅱ成立。

③若沉淀完全溶解,____________,猜想Ⅲ成立。

(反思评价)如果猜想Ⅲ成立,产生此结果的原因是做甲实验时________________;上述白色沉淀的成分不可能出现的组合是Mg(OH)2、MgCO3BaSO4,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请根据实验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A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实验中,甲试管的铁钉生锈,乙试管的铁钉不生锈,说明铁钉生锈与______有关。

(3)C实验的现象是_________

(4)D实验中,将塑料瓶充分振荡后,发现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瓶子比盛有水的瓶子明显更瘪,据此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C60可用作吸氢材料,其原理是C60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氢化物;该氢化物在80 ~ 215 ℃时,又会分解放出H2

(1)C60属于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单质 B.化合物 C.混合物

(2)求算C60的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式为________

(3)C60可用作吸氢材料是利用了其________(物理化学”)性质。

()铝是目前最经济实用的材料之一。

(1)由铝制成的铝箔厚度仅为0.01 mm,广泛用于食品包装等。铝能制成铝箔,主要利用的铝的性质是________

(2)铝箔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

(3)某小组同学用铝箔做了如下实验:将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发现铝箔逐渐变软,中间有液体被外面的固体包裹住。由此可以推测氧化铝的熔点比金属铝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图(固定装置省略),请回答下列问题:

(l)仪器名称:b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

(3)B、C、D三个装置都可用来制取二氧化碳,与C装置相比,B装置操作上的优点是 ___________,D装置操作上的优点是___________,写出制取该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若用E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其中I瓶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__(填名称),请将图E补充完整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 t1时,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均为15%

C. 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

D. t2时,将50g甲物质放入100g水中,得到溶液的质量为150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通过一学期的化学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规律,以下是老师提供的一些实验装置,请你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备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完毕发现试管已经炸裂,请分析炸裂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种情况即可)。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发生装置选择_____________(填装置代号)。

(3)已知氨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其实验室制法的一种原理是NH4Cl(固)+NaOH(固)NaCl+ H2O+NH3↑,据此设计出的发生装置可以是_______,(填装置代号,下同)收集装置可以是_______。若用F装置进行密封收集氨气,气流应从______端(填“a”或“b”)流入气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与________(”、“”)相似。

(2) t2℃时,65g甲固体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并恢复到原温度后,得到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g。

(3)要使t2℃时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____

(4)若将t2℃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则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_________(变大”、“变小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