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实验室有碳酸钡和碳酸钙的固体混合物50g,与足量盐酸充分反应,将反应后的溶液蒸干得到53.3g固体,则原混合物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 64%B. 40%C. 36%D. 69.5%

【答案】A

【解析】

碳酸钡、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BaCO3+2HClBaCl2+H2O+CO2↑、CaCO3+2HClCaCl2+H2O+CO2↑,由上述化学方程式可知,碳酸钡、碳酸钙与盐酸完全反应后,可看成碳酸根离子被两个氯离子取代,两个氯离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和是71,一个碳酸根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0,差是11,即完全反应后质量增加了11份质量。实际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了53.3g50g3.3g,设原混合物中含碳酸根的质量为x,则6011x3.3gx18g,则所含金属元素质量为50g18g32g,原混合物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64%,故选A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同学们在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时,有如图操作:

1)图A中,标号a的仪器名称是_____;加热铜片一端,观察到另一端的蜡烛熔化,说明铜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同时观察到加热部位的铜片表面变黑,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图B的实验目的是_____

3)图C中,把铝丝放入稀硫酸中刚开始没看到气泡产生,其原因是_____

4)图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如果要比较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在图CD的基础上还需补充的一个实验,该实验方案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

2)将等质量的AC两种物质分别配成t2℃时的饱和溶液,所需溶剂的质量较多的是_____

3t1℃时,将40gA40gB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达到饱和状态的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合成氨工业中,常用碳酸钾溶液吸收产生的二氧化碳得到碳酸氢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K2CO3+CO2+H2O=2KHCO3。现向碳酸钾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恰好完全反应,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50 g。试计算:

1)若把该50 g溶液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溶液,需加水的质量是___g

2)原碳酸钾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班同学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进行中和反应实验:

1)甲同学实验操作如下:

在烧杯中加入约5 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此时溶液呈________色。接着用滴管滴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再用玻璃棒____________,发现溶液为无色,于是甲同学得出两者恰好中和的结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对甲同学的结论提出了质疑,并对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实验探究)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一:只有NaCl

猜想二:NaClHCl

猜想三:NaClNaOH

以上猜想中,你觉得不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___

为了验证另外两种猜想,乙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Na2CO3溶液

________

猜想二成立

(反思交流)实验结束后,废液处理方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 倒入下水道 B 倒入废液缸 C 带出实验室

(拓展延伸)乙同学再设计一个验证猜想二的实验: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氧化铜粉末,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猜想二成立。

3)用溶质质量分数为5%NaOH溶液完全中和73 g10%的稀盐酸,需NaOH溶液多少克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有一包固体,可能由硝酸铜、硫酸钠、氯化钠、碳酸氢钠、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了探究该固体的组成,某化学小组设计并开展以下实验:

已知,步骤Ⅰ中固体全部消失,溶液呈蓝色.无气泡产生.步骤Ⅱ、Ⅲ中均可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原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

2)原固体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证据是_______

3)步骤II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4)步骤Ⅲ所得蓝色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物质甲、乙、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t1℃时,甲、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是16.7%

B. 使甲从溶液中结晶,只能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

C. t2℃时150 g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能析出30g晶体

D. t2℃的三种物质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水在生活、生产和科学实验中非常重要,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

A.活性炭可以吸附水中的异味 B.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软化硬水

C.生活污水可以任意排放 D.经处理后的工业用水可以循环使用

(2)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可燃物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白磷、红磷均不超过绿豆大小,锥形瓶中的白磷A与红磷被铜条隔开)。

①写出锥形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②能得到“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这一结论的现象为____

③该实验中热水的作用____

(3)根据铜锈蚀生成铜绿[Cu2(OH)2CO3],某同学猜想:铜锈蚀时要有氧气、水和二氧化碳共同参与。为证明铜生锈“必须有水参与”,需要进行下图所示实验中的________

(4)不同温度下,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变化如右图所示。图中t1对应的温度为20℃,则t2对应的温度____(填字母)。

A.大于20℃ B.小于20℃ C.无法确定

(5)按如图所示装置,将液体x注入装有固体y的试管中,会导致U形管中右端液面升高。则可能的组合是____

选项

x

y

A

稀盐酸

B

氧化钙

C

硝酸铵

D

氯化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 价。

2))C为尿素[CONH22],农业上常用作_____(填“氮”、“磷”或“钾”)肥。

3)该反应中AB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