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向两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A.B两种物质至不能溶解为止,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较大的是___________溶液(“A”“B”)

(2)t2℃时,欲配制等质量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关系是A___________B(填写,下同)

(3)t2℃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200g,降温至t1℃,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是A_______B

(4)t2℃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200g,升温至t3℃,欲使它们仍为饱和溶液,若不改变溶剂质量,所需加入固体溶质的质量关系是A_______B

【答案】 B = > >

【解析】根据溶解度曲线分析解答。(1)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1B物质的溶解度大于A物质的溶解度。故向两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A.B两种物质至不能溶解为止,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较大的是B;(2)t2时,A物质的溶解度等于B物质的溶解度。欲配制等质量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关系是A=B;(3)由溶解度曲线可知,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B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将t2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200g,降温至t1,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是A>B;(4) 由溶解度曲线可知,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B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t3,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物质的溶解度。将t2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200g,升温至t3,欲使它们仍为饱和溶液,若不改变溶剂质量,所需加入固体溶质的质量关系是A >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氯化钠、氯化铵和碳酸氢钠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在20℃时,三种物质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NH4Cl>NaCI>NaHCO3

②在20℃时,氯化钠和氯化铵固体各20g分别溶于50g水,所得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③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40℃降温到0℃,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NH4CI>NaCI>NaNCO3

④利用结晶法从氯化钠、氯化铵混合物中分离出氯化铵的最佳温度控制在10℃以下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现有生石灰、二氧化锰、铁、水、稀硫酸、苛性钠溶液、硝酸铜溶液、过氧化氢溶液,用以上物质按要求写出化学方程式(物质不能重复使用)

(1)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置换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中和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时,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比乙溶液的大

B.将40时甲的一定量饱和溶液降温至20,溶液质量不变

C.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D40时,分别在100g水中各加入30g甲、乙,同时降温至20,甲、乙溶液均为饱和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铝合金是工业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类有色金属结构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机械制造、 船舶及化学工业中已大量应用。工业经济的飞速发展,对铝合金的需求日益增多,使铝合金的研究也随之深入。已知某铝合金粉末除铝外,还含有铁、铜中的一种或两种。某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对铝合金粉末中铁、铜的存在情况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方程式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 产物NaAlO2溶于水)FeCu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猜想1:该合金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铁。

猜想2:该合金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铜。

猜想3:该合金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铁、铜。

【实验探究】下列实验仅供选择的试剂:10%盐酸、30%NaOH溶液。

实验方案

实现现象

结论

①取一定量的合金粉末,加过量的___________,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备用。

粉末部分溶解,并有气体放出。

合金中一定含有________

②取步骤①所得滤渣,加过量的___________,充分反应。

滤渣部分溶解,并有气体放出,溶液呈浅绿色。

合金中一定含有_________

【探究结论】猜想 _________成立。

【反思】一般来说,活泼金属能与盐酸等酸反应,而铝与酸、碱都能反应,说明铝具有特殊的性质。写出铝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与分析】

为了验证铝、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小刘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把表面积相同的铝丝和铁片同时投入到相同体积的稀盐酸中,比较反应的剧烈程度。请你评价该方案在操作过程中和控制变量上的不足之处。

操作过程中的不足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

控制变量上的不足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你再设计一种不同类型的实验方案,验证铝、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初中化学中,我们学习了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OH=H2O.像这种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叫离子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一般按以下步骤:(Na2SO4BaCl2反应为例)①写出Na2SO4Ba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②把易溶于水的物质写成离子形式,把难溶的物质、气体和水等仍用化学式表示。上述方程式可改写成:2Na+SO42-+Ba++2Cl-=BaSO4↓+2Na+2Cl- ③删去方程式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Ba2++SO4-═BaSO4↓。 ④检查方程式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和电荷总数是否相等。

请回答:

(1)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________

A、Na+、Mg2+、Cl、SO4 B、Na+、H+、Cl、OH

C、Na+、Cu+、Cl、SO42 D、Na+、NH4+、Cl、OH

(2)写出稀盐酸滴在石灰石上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

(3)写出一个与离子方程式Mg+2H+=Mg2++H2相对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学习化学离不开实验

(1)在实验课上,老师要同学们配制15%的氯化钠溶液50 g。

①计算:配制15%的氯化钠溶液50 g,需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g。

②甲同学按下图所示步骤依次操作。

其错误的操作步骤有_______(填字母序号);E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③乙同学在将称量好的氯化钠倒入烧杯时,有一部分氯化钠固体撒出,则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与15%相比___________(填“偏低”、“偏高”、或“相等”)

(2)请根据下图装置,回答相关问题:

①写出图一中标号①的仪器名称:____________

②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O2,可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填写图一中装置序号)。

③小红想利用A装置通过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此发生装置中还缺少的一种实验用品是______________。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图二为某种“微型”实验装置。如果G处装稀盐酸,F处放少量锌粒,进行氢气还原氧化铁的实验;写出用“微型”装置进行该实验具有的一个优点: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列的实验常用仪器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___,仪器G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现有一瓶溶质质量分数为35%的浓盐酸,将其稀释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若不使用仪器A,查阅资料,必需知该浓盐酸有关________的数据,从而可以利用上述仪器中的DE、玻璃棒和仪器_______(填序号)配制溶液。实验室制取CO2,装配一个是能够控制反应速率的发生装置,应选用上述仪器中的__________,其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仪器A称量5gNaCl固体,需要仪器A进行调平:游码归零,在两端的托盘分别放等质量的________,调节两端的平衡螺母,若天平往左端倾斜,应该将K2_________(选填,下同)调节。

(4)某微型实验装置如图,甲酸与热的浓硫酸反应生成CO ,利用CO还原氧化铁,反应过程中氧化铁的颜色变化为______澄清石灰水处的现象是___________,该装置为微型实验装置,微型实验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1℃时甲、丙物质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B. 将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乙>甲>丙

C. t2℃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等量的水,析出溶质的质量:甲>乙>丙

D. 若使点a的甲溶液60g,转化到点b,至少应加入30g甲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